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2008,(1):17-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2年组织并设立了重大项目“对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和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联合主持,经过4年的努力,于2007年9月通过了结题验证。  相似文献   

2.
悦图     
<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国际国内对于中草药的强力关注。10月23日,国际保健品巨头安利抢先在中国无锡落成安利植物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历经6年筹备,致力于中草药植物的有机种植研究、提取物研究,开发具有保健美容功能的创新中草药新原料。落成典礼上,安利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专注于探索土壤与中草药品质关系及中草药有机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寄语     
朱兆良,1932年生,浙江省奉化县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迄今。自1960年以来,对土壤氨素转化与氮肥合理施用问题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开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4,(1):11-13
<正>【"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一】院士遭举报论文造假专著抄袭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发现了举报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王正敏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医生,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王正敏申报院士的时候,王宇澄正是他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上院士论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3,(7):36-37
杨焕明:获日经亚洲科技奖 日本经济新闻社日前在东京举行了第8届“日经亚洲奖”的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研究员获“日经亚洲奖”的科学技术奖。这是继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尹澄清研究员、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赵其国院士后第3位荣获此奖的中国科学家。“日经亚洲奖”由日本经济新闻社主办,是为表彰亚洲地区在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杰出人士和机构而设的奖项。杨焕明此次获奖是因其主持的长粒稻基因研究,他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的排序。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了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稀土农用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的结题验收会。该重大项目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先生,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白求恩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验收组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  相似文献   

7.
远远 《科学大众》2000,(2):18-19
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天安门西侧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稷坛,内墙的方坛上曾经覆盖了黄、青、白、红、黑五色土,代表着中、东、西、南、北。撇去其他的象征意义不说,古往今来,土一直在人们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日前,笔者来到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幸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教授聊聊土的话题,听他讲讲有关土的故事。记者: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您长期从事土壤学研究,那么,土壤学究竟是研究哪些内容的,  相似文献   

8.
朱显谟,1915年12月生于上海。著名土壤学与国土整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化系。先后在江酉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从事发生、土壤侵蚀等研究工作。曾赴美国、印度、意大利、泰国、德国等地考察、访问。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朱显谟是我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发展了黄土高原的风成学说,拟定了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问题,为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河害的…  相似文献   

9.
葛颂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303-304,320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 1987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院开放实验室 ,挂靠植物研究所 ,是我国系统学和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惟一的专业开放研究室。实验室主任 :洪德元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 :路安民研究员。本届学术委员会由 17位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 ,包括实验室名誉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 .H .Raven博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F .Ehrendorfe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教授。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16位 ,其中研究员 12位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2位 ,博士生导师 7位 )、副研究员 2位、助…  相似文献   

10.
《资源科学》2005,27(5):F0003-F0003
席承藩,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土壤地理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同年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1947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一直在中科院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 0 0 4年度学术年会于 2 0 0 4年 1 1月 8日至 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来自全国 4 5个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 330多名代表与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科学的机遇与挑战”。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主持 ,出席的领导和嘉宾有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名誉理事长石玉林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研究员 ,学会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甘霖正带领中国团队,参与一份全球科学家联合开展的“全球土壤数字制图计划”。  相似文献   

13.
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负责人。1980年以来,先后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期间,他在导师钟树福教授、章熙谷教授、赵其国院士和张桃林研究员的指导和带领下,对鄱阳湖区耕作制度、红壤旱地资源利用、南方冬闲田开发和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等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相关研究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科技导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史》等多种学术期刊上。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21—23日,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湘潭大学承办的中国数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湘潭举行。这是中国数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1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近800位中国数学界精英与会。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周向宇院士、江松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方复全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刘小博教授共4位华人数学家作大会报告,百余位数学家就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常微动力系统等10个领域作分组报告。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数学会党委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46-15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在南京的科研单位,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社会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地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69年撤销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1978年11月,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设立的研究所历经变迁,现中国科学院在南京地区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4,(1):11-13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一】院士遭举报论文造假专著抄袭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战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发现了举报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04,(11):9-9
<正>白春礼院士的经历很奇特,年少时他做文学梦,没想到却进入自然科学的前沿;他当过兵,开过大卡车,若干年后,这名热血澎湃的战士竟然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院士风采 盯了一天,记者才把白春礼院士从会场约出来,他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精神抖擞且不失儒雅,令人实在不能相信,这位浓眉大眼、和蔼可亲的英俊中年人竟然是一位51岁的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出生年月专业或专长单位川0920经济地理农业区划国情分析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1932}地貌学、冰川学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13414地层古生物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1748古植物学、地层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164!地层古生物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 921515地层古生物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23.!悦3太阳物理紫金山天文台}939916天体物理紫金山天文台1912212农业化学.南京土壤研究所寸9302.25土壤地理南京土壤研究所19366巧天文光学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19份4!1沉积学、沉积岩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1洲2.训16泥沙及河流…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继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按照工作关系在四川的科学家,如增选为两院院士,则将计入在川两院院士总数的统计原则,2019年我省共有4位科学家增选为两院院士,分别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入选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罗先刚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核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