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今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若论作品被造假最多、最滥的现代画家,恐怕非张大千先生莫属了。书画拍卖行业中流传这样一句说法:"没有大千不成拍。"张大千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赏心悦目,家喻户晓,历来是造假者的首选。以往,针对艺术  相似文献   

2.
张凯 《收藏》2009,(3):36-38
八大山人和石涛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在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中,凭借高超的绘画技巧、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无畏的创造精神,锻造出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中国花乌画和山水画的经典风貌,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数百年。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作品在市场上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现状却是其赝品充斥,鱼目混珠,从历史研究与当前收藏看,二人作品不仅存在着有待研究的空间,而且在收藏市场上具备无限的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3.
李何 《收藏》2009,(4):33-38
张大千是近现代绘画史上杰出的国画大师、书法家、书画鉴藏家,他艺术经历传奇,艺术交游广泛,融汇古今,创立了泼墨泼彩绘画新技法,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十大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较早地进入了艺术市场流通领域,市场价位基础坚实,因此是在美术史上和拍卖市场中得到双重肯定的艺术大师,如此境遇,实为古今所少有。张大千的绘画作品在书画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直是艺术交易市场中有着“大盘”地位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何循真 《收藏》2006,(10):62-63
古代绘画赝品多难鉴定,非高手一般不敢贸然收藏,近现代绘画名家精品价位已不菲,升值空间有限;所以,今天大多数收藏家,投资家都年上当代绘画这一块。全国有上万职业画家,当代绘画产销两旺。火爆的市场刺激了画家的“创作力”,有的画家一天能画十几张相同的作品,比画百元大钞还快。  相似文献   

5.
李遇春 《收藏》2007,(5):104-105
友人镜明先生,一生雅好收藏,其收藏目的颇为鲜明,那就是着重于藏品的文化内涵,面并非以投资价值为取向。侯权《太平景象十二屏》是镜明先生以重金购藏的一件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清代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闫立群 《收藏界》2010,(1):91-96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高鸿 《收藏界》2011,(10):22-23
2008年2月2日我应约在《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上撰文《张大千作品中的机遇与风险》,对张大千及其作品有过这样的分析:向有“画坛皇帝。的张大千.其作品成为书画市场的。龙头股”,继而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是考察与研究市场整体趋势的“风向标”或“指标股”。  相似文献   

8.
董三军 《收藏》2013,(17):32-40
徐悲鸿先生既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他一生酷爱收藏,很多重要的藏品都历尽坎坷而得来。他以毕生的心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鉴赏能力收藏了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绘画作品达千幅之多,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唐代《八十七神仙卷》、宋代《朱云折槛图》《罗汉像》、明代《梅妃写真图》《右军书扇图》、清代的《风雨归舟图》等等,还有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的多幅佳作,以及他在法国留学时收藏的许多欧洲名家作品。在其诸多藏品中,达仰的《奥菲利亚》和唐代的《八十七神仙卷》的收藏经历最为坎坷。  相似文献   

9.
李理  沙海燕 《收藏》2013,(17):50-57
徐悲鸿先生是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泰斗级的人物,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确定了其在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顶级位置,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不仅收藏于专门的徐悲鸿纪念馆,在全国各地大小博物馆以及私人藏家手中也有不少收藏。因此,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徐悲鸿艺术风貌的认识,也对鉴赏和收藏徐悲鸿画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费先生平生博览群书,广结名家,不断精研和提高鉴赏书画艺术学养,形成了一套颇见功力且行之有效的独特鉴赏方法。他酷爱书画艺术品收藏,尤其对收藏近现代名人书画成扇最为用心,不遗余力。目前,费先生所藏书画成扇几乎囊括清末、民国、建国初期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名流闺秀、扇刻家的精华佳作,其中不乏吴湖帆、吴昌硕、何绍基、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等知名画家的作品,堪称代表这段  相似文献   

11.
于在海 《收藏》2008,(5):44-47
作为中国当代弗画艺术大师,他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不是很多。随着人们对其艺术的深入了解和艺术品收藏水平的提高,赖少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在不断走高。  相似文献   

12.
老赵 《收藏界》2010,(5):34-39
印象派油画作品的交易向来被国际上看作艺术的保险投资,也最能反映艺术市场基本走向。买入印象派作品的第一次热潮是在1973年至1975年间:即在所谓"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印象派作品下跌了54%,而在此之前曾于1965至1971年价格上涨了117%。第二次购入热潮更为疯狂。1982年至1990年之间印象派作品价格上涨了602%,而接下来3年55%的下跌幅度则大大刺激了艺术投机行为。从2005年起至2008年印象派作品价格恢复了1989年至1990年间价格水平的两倍。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会对国际艺术品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印象派绘画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地位如何?印象派绘画与中国传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本文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向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长安 《收藏》2009,(10):83-85
2008年度,《收藏》曾经推出“文革”绘画专辑,受到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为什么人们会对“文革”时期的绘画如此关注?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革”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画坛上出现了极不正常的现象,除了少数流行一时的极左作品外,我国建国以来的不少红色绘画也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9)
正费先生平生博览群书,广结名家,不断精研和提高鉴赏书画艺术学养,形成了一套颇见功力且行之有效的独特鉴赏方法。他酷爱书画艺术品收藏,尤其对收藏近现代名人书画成扇最为用心,不遗余力。目前,费先生所藏书画成扇几乎囊括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名流闺秀、扇刻家的精华佳作,其中不乏吴湖帆、吴昌硕、何绍基、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等知名画家的作品,堪称代表这段时期折扇书画艺术的高峰。2015年,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7,(3):178-179
朱浩云文章遭质疑 《收藏》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上海朱浩云先生的文章《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作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领域,20世纪划时代的人物当数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陆俨少。在介绍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时,作者配发了一幅名为黄宾虹《拟包安吴》的作品图片。这期杂志发行不久,这幅画作遭到黄山市书画收藏爱好者毕永和先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庞洪奇 《收藏》2008,(6):55-55
《收藏》杂志2007年8期刊载马小青先生《磁州窑“豫让刺赵襄子”绘画枕考》一文,对绘画内容为“陈桥兵变”之说的否定言之有理,但“豫让刺赵襄子”的提法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林晖 《收藏》2007,(2):70-73
岭南画派是20世纪初至40年代崛起于中国画坛而活跃于广州地区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时与海上画派、京津画派三足鼎立,共同主宰近现代中国画坛。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岭南画派第一、二代中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名家作品的价格正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仃先生是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几乎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重大美术活动,是当今独具艺术面貌与个人特色,又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代造型艺术大师。他的绘画作品深受美术界的高度评价,并得到广大艺术品爱好者的赞赏,本文仅对他的绘画作品与市场问题谈点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9.
阿珍 《健身科学》2009,(2):56-56
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是人人称奇的高寿老人。他和另一位名人张大千的一段故事,堪称是仁者长寿的典范。1930年,时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对书画艺术情趣极浓,经常请书画界名流,来公馆共赏收藏。这时有专家说:“汉卿,你收藏的清代画家石涛的作品有不少是赝品,出自张大千之手。”  相似文献   

20.
应一平 《收藏》2011,(6):38-49
西安美术学院历经半个世纪收藏的古代及近现代绘画作品数量宏富,名家之作众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谓一部综合历史宗教、民俗文化、地缘风情、造型艺术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