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辅导点拨:小作者用歌曲引入,从地方特色文化"菊花会",体现岭南水乡的"水色匝"以及龙头产业"五金制品",充分展示了珠江三角地区一个特色小镇在文化、经济上的发展。字里行间,表现了小作者对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南海之滨,美丽的菊城,你是祖国的一颗明星……"这首《菊城赞歌》萦绕在我耳畔,使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小榄。小榄素以"菊城"著称。记得2008年第九届小榄菊花会就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一进入菊花会,一阵芳香就会扑鼻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2,(6):81
中山市菊城小学以“生命感召生命”为办学理念,把菊花“顽强适应、自强不息、雅而不俗、卓尔不群”的精神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致力于培养“知能并举有个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办学犹如菊花那样具有坚韧不屈的生存能力,拥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办学特色,更达到“昂首向东天一方”的办学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大自然里惟有菊花在傲霜独放,迎着这飒飒的秋风起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菊花一直被看作是凌霜怒放、冷傲高洁的象征。《山海经》载:"女人之山(在河南宜阳),其草多菊。"《礼记·月令》也说:"秋冬之月,菊有黄花。"屈原在遭谗被逐后,写《离骚》以寄志:"朝饮木兰以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  相似文献   

4.
文田 《语文天地》2008,(7):23-23
菊花又名"黄华"、"长寿花",其色彩斑斓,花形多变,姿态万千,为我国名花之一。千百年来菊花与诗人墨客、诗词歌赋结下了不解之缘。骚人墨客或爱其素,或赞其姿,或歌其节,或颂其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传诵千古的咏菊诗篇。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栽菊赏菊,爱菊成癖。其咏菊佳句"采菊  相似文献   

5.
小孔雀菲(fēi)菲放学回来,见到妈妈就说:“今天学校里举行菊(jǘ)花展,各班同学都带了菊花放在教室门外,红的、白的、蓝的……真是美极了。”“那你们班上有多少盆(pén)菊花呢?”孔雀妈妈问菲菲。“一共有多少我不知道。只记得我的菊花从左向右数是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菊花就以其独特的品性感染着世人。尤其到了晋代,因了"独爱菊"的陶渊明,从此,菊花便以素洁高雅的外形、坚贞不屈的风骨而备受世人青睐,文人雅士更倾尽笔力引菊入诗文,笔法各异,表现的意趣也很是丰富。小小的一朵菊花,在诗人的笔下可算是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陶诗中的菊花意象大凡有三类。食菊,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赏菊,强调菊花的观赏价值及其风骨:傲睨风霜,卓尔不群;赞菊,彰显菊花的精神价值:随性适意,心与自然泯一。纵览诗歌菊花意象之流变,可以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的意义:以菊喻人,以菊比德;无我之境,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8.
桐乡,相传是菊花仙子栖息过的地方;菊花,让这个享有“百花地面”美誉的江南水乡到处弥漫着芳香。每年秋天,热情好客的桐乡人都会举行隆重的菊花节,以菊会友、以菊兴旅、以菊活市。桐乡的市花——婀娜多姿的杭白菊己成了人们心中美丽的化身。你瞧,茫茫菊海中,菊花仙子正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  相似文献   

9.
<正>"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君子之气,被唐代诗人元稹描绘到了极致。漫步在菊花丛中,轻吟着优美的诗句,我被菊花不遗余力的绽放感动。难得有个忙里偷闲的机会,我参加了一次菊花展。端详一簇簇菊  相似文献   

10.
正九花我国养菊花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礼记·月令》篇云:"鞠有黄花。""鞠"通"菊",可见从三千年前人们就重视养菊花了。自宋代而后,写"菊谱"的就有刘蒙泉、范至能、史正志、马泊州、王荩(jìn)臣等数家之多,著录菊品多至三百余种,真可以说是洋洋大观了。北京人旧时一到秋天把看菊花和种菊花当作一件大事,不论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辅导》2012,(34):F0002-F0002,F0003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到现在品种多达三千多种,也称艺菊,别名秋菊、寿客、金英、黄花、黄华、陶菊,也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我国的菊花文化历史幽久.最早记载菊花栽培的书始见(于)儒家经典著作《周官》和宋代陆佃撰写的《埠雅》.  相似文献   

12.
正师:有人说,"看菊"是本文的线索,文章通过写母亲央求"我""看菊"被拒,到"我"答应母亲"看菊"未果,最后妹妹推"我""看菊"告慰母亲,来表达"秋天的怀念"的。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生:第二三次是看菊,第一次是看"花儿","菊花"与"花儿"不同。生:没有什么不同吧,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已。生:我也这样认为。题目是"秋天的怀念",而菊花是秋天的典型意象,母亲一再央求儿子看菊,  相似文献   

13.
香飘飘     
菊花为什么这么香?它分哪些种类?“菊城”的来历是什么?河南省开封市县街小学大队辅导员杨爽带领队员们来到公园,徜徉在菊花的海洋,品味菊花的芬芳,学习菊花的品质,感受菊城的魅力。“汴梁风情皆锦绣,宋都文化尽风流。”几年来,杨爽和宋都少年一起,挖掘七朝古都开封灿烂的宋都文化,创造性地开展了“探访宋都文化”、“红领巾赞家乡——宋都文化展示”、“走近家乡的小巷和老字号”、“红领巾看家乡社会小调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 这个关于菊花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在邀菊中请菊花仙子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菊花;在赏菊中初步观察菊花、认识菊花;在品菊中抓住菊花的特点去了解菊花;在话菊中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菊花,在赞菊中通过课前搜集的咏菊的诗句来赞美菊花,并作成礼物送给菊花仙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对菊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升华;在画、写菊中通过对菊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之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成曙霞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1):54-56,63
以菊花为吟咏对象的咏菊诗是咏物诗中别具审美价值的一类诗歌.但纵观历代咏菊诗人的创作,起初文人看重的是菊花的药用价值,随后才发现菊花独特的审美价值.古代咏菊诗主要是通过以菊比德、以菊抒情两方面体现出它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年年岁岁花如此,岁岁年年人不同。十月花潮照人影,百里飘香动菊城。"一年一度的以"菊花"为主题的校园插花比赛又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成功创刊《菊苑》儿童诗报(菊花少儿诗社社刊)。为倾情打造诗教特色品牌,学校开设诗教特色课程,按日课表上课,把诗歌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在广东省内开诗歌课堂教学之先河。并由浙江省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18.
正【经典文本】菊痴凌鼎年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中,品种也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大凡名贵品种都娇贵,绿荷也极难培植,只少数大公园才有此品种,其珍其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爱菊,赏其色、香、节、用,可称为菊花知己。陶渊明重阳赏菊饮酒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民俗中重要组成。而陶渊明诗中之菊更是具有了深刻的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甚至与自然大道联结为一体。陶渊明赏菊的多个侧面,给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爱菊,赏其色、香、节、用,可称为菊花知己。陶渊明重阳赏菊饮酒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民俗中重要组成。而陶渊明诗中之菊更是具有了深刻的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甚至与自然大道联结为一体。陶渊明赏菊的多个侧面,给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