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电话给朋友,问他周末的安排。他答:“钓鱼。”《断背山》之后,钓鱼二字万万不能乱说。我轰然大笑,他笑骂我曰:“想什么呢,我是陪我父母钓鱼。”我揭露他:“不是吧。是不想送小孩上新东方吧。”  相似文献   

2.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3.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4.
许林 《新闻实践》2010,(3):9-11
金像奖涉假披露缘起 2009年12月31日16点多,我与老伴正在北京王府井给孙女买小金锁,手机响了,是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的电话,他约我有事面谈。见面后.直性子的延光单刀直人地问我:“认识桑玉柱吗?”我说:“不认识。我只知道他是个拍照片的。”“郎琦呢?”他又问。“郎琦我知道,他是《吉林画报》的老人儿,树挂拍得很好。可我没与他接触过。”紧接着,他就说:“桑玉柱获得的金像奖掺假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悄依旧猜疑与冷漠。“我怎么不是专家呢?”我被迫掏出证件给他看:“第一,我是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此次代表中国人才研究会出席新疆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做了学术报告;第二,我是作家;第三,我是光明日报的主任记者。……”  相似文献   

7.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上“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情依旧猜疑与冷漠。  相似文献   

8.
迂回采访     
战士小柯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笔者慕名前访,结果吃了“闭门羹”。原因是他不愿被宣传。听说他爱好打乒乓球,于是,我便找他切磋技艺。五局下来,我对他说:“你干什么都是默默无闻的,没想到你的乒乓球打得这么好。”找准了“突破口”,话题顺势切入正卷,在其不知不觉中我获取了所需的素材。当我拿着写出的稿子请他审查时,他连呼“上当!”无独有偶,我采访小牛时也遇到类似情况。小牛钟情于缪斯女神,在报刊上发表了五十多首诗歌,被干部战士称为“连队小诗人”。当我去采访他时,他毫不客气地把我拒之门外。正面进攻不行,我就  相似文献   

9.
认老乡     
我们连那时候有一个“家门口兵”,他家离营房的距离不超过五公里。我们都觉得他很幸福,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没有“老乡”。按说,营房外面全是他的老乡,但是他却十分无奈地说:“是呀,可是谁认识我呢,谁管我呢。”  相似文献   

10.
同桌     
我的同桌故事多,我的同桌真快乐。可不是,每天他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每天都吃了“开心果”似的。他喜欢唱歌,是个名副其实的“追星族”,每天都搅得我心神不定。可当我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的记事本时,才觉得他其实并没有那么疯狂。他把许多歌词改了改,变成自己想说的话。他这样锻炼自己,有什么不好吗?尤其是他的一句“我喜欢音乐是为了陶冶情操,让我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原来他和其他歌迷不一样。他在狂热中没忘记自己是谁。从那以后,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听他唱歌,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和他接触多了,…  相似文献   

11.
樟楠印象     
“别看我矮,我矮得匀称;别看我黑,我黑得透亮;别看我眼睛小,我小得聚光!”樟楠这样描述自己。 樟楠从中原大地来到戈壁军营,抑或说从懂事起,他的心里就贮藏了足够的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誓将今生赌明天!这种“狂妄”的自信,使他浑身是胆。特别是迷上新闻报道之后,他更觉得要想把新闻这碗饭吃得有滋有味。他带着那副貌不惊人的“尊容”,靠着这股敢闯敢干的“狂”劲,他硬是把“业余新闻报道”这碗饭吃得津津有味:下连队与战士谈心,他可以彻夜不眠,上访总部首长他毫不畏畏缩缩。特别是那一双“小得聚光”的眼睛,走到哪就把哪里的新闻“盯”得“浑身发抖”、“举手投降”。 在一次探家归队途中,列车上,女列车长胡佩琴  相似文献   

12.
香港苹果用户协会简介有次和朋友谈话家常,我问他说:“香港有乜?”他反问我:“香港乜都有,你想要乜?”我说:“不是香港乜是香港MUG!”看他一面无奈的表情,我想他心中一定在说“你在讲乜!”才知道他不懂什么是香港MUG。1997年9月9日尖沙咀Marin...  相似文献   

13.
与13年前在上海种下第一棵蔬菜时一样,62岁的美国人朗杰士始终在媒体前保持低调。朗杰士在上海被称作“洋农民”,他的“农场”是外国人在此地投资时间最长的“常青树”。尽管如此,他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大部分时候都报之以“NO”。不仅对媒体,对于其他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参观”“评比”之类活动,他也一概拒绝。其园艺场所在的乡镇农业部门曾有意把他300亩大小的种植基地列作“现代农业示范性基地”,朗杰士同样谢绝了。他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在上海种菜,是“我的实验”,也是“我的生意”,更是“我的享受”,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上海共发…  相似文献   

14.
方力钧是我想念最多的一个朋友。其实我只写过一篇关于方力钧的稿子,有时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写什么,而且我又不会象那些艺评家那样评论他的画,说他“玩世”或者“泼皮”,而且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以为是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对我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读过他的“艺术手记”,其实那“手记”在别人看来好象跟艺术没大关系,说是全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也看到过别人的文章里援引“手记”,每当这时我都想发笑——因为我觉得他的“手记”象小学生作文,稚嫩得能掐出一把水来,而引用者居然还真把它当一  相似文献   

15.
在编纂传记丛书《新闻人》过程中,使我陷入敬重、感激心绪而深切怀念的,莫过于我的新闻启蒙老师邵红叶。在1948年末平津战役中,我被调到天津日报后,是邵红叶分配我当记者的。在房东的东屋里,他操着上海口音问我想做什么工作?我说:“服从组织分配。”他说:“好,你做文字记者怎样?”我说:“那可不行。我不会。”他问我会做什么?我说:“我会摄影,冲卷、洗印放大照片都会点儿。”他说:“摄影,以后再说,你先搞一段文字记者试试,好不好?”我说“不行”,他却说:“就这样定了!”从那时起,我和从华北局城工部调来的十几个…  相似文献   

16.
我与505征文     
505胜过“偏方”今年春季,我原在部队的一位老战友老李,从咸阳来看我,见面后,却使我大吃一惊。几年不见,人变得胖了,也精神多了。我几乎不敢相认了。他在部队时,胃病比我还严重,1.75米的个头,却瘦得只有120多斤,因此大家都叫他“李排骨”。我问他的缘由,他说是用一个“偏方”。我问什么“偏方?”他却解开了衣扣。让我瞧。咳!原来是只505神功元气袋。说实在的,我一直对它没有产生兴趣。但老李的变化使我信服了这神袋子。  相似文献   

17.
我有位朋友,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浏览报纸。一日,陪他到报摊挑选报纸,有的他爱不释手,有的他扔到一边。我问他为什么讨厌那几份报?他说:“这几份报‘看人下菜碟’,太势利眼!”我是搞新闻的,很有兴趣听他对“势利眼”的解释。他边走边罗列了“势利眼”的种种表现。我归纳起来,主要“症状”是:一曰嫌贫爱富。对财大气粗的企业,腰缠万贯的大款,左一篇通讯,右一篇专访,篇幅长似“床单”;而对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则连一个“豆腐块”也舍不得。二曰  相似文献   

18.
书香门第     
我爷爷有一种奇怪的性格,那就是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见闻乃至于知识的性格。他的口头禅是:“有这么回事儿吗?”“你这是跟俺说故事!”“俺才不信哩。”这些口头禅一旦冲出,表示他已经很能信得过什么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摇头、拍桌子。我奶奶曾经背着我爷爷取笑他这种德行,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一位作者向报社领导告状,信上指责我在给他的退稿信上,“胡乱”地批了一通话,措词是那样“不客气”,令他“伤心”,使他“不能容忍”。还耸人听闻地说我“扼杀”了他的“投稿自由”!作为报纸的编辑,倘果真如此,那真是  相似文献   

20.
难在何处     
美国有个名叫琼斯的新闻记者,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他的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大吃一惊:“我怎能要求单独访问他?布兰代斯不认识我,他怎么肯接见我?” 在场的一个记者立刻拿起电话打到布兰代斯的办公室,和大法官讲话:“我是明星报的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很快,他放下电话,对琼斯说:“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