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历史源远流长。明代杰出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饮茶之事。”他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期。也有人根据汉代王褒《僮约》,认为饮茶始于西汉。而成书于西汉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古人在备尝百  相似文献   

2.
江南茶楼     
朋友或客人进门,主人总会问一句:“喝茶吗?”,简单的问候道出了中华民族一种经久不衰的嗜好——饮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排最后但饮茶之俗早在史前就有了,“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在当时仅限于药用,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到唐代陆羽专门写著《茶经》论饮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茶叶     
我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饮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饮茶的历史最为悠久,据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茶与咖啡和可可并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一、茶树原产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叶作为饮料,始于公元前2737年前的神农时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史记·周本记》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该书又载:“园有芳香茗,”表明在巴蜀一带,周代已有人工栽培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节 茶叶的功用 茶叶由药用发展成为饮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演变而成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古书上曾对茶叶的功用有过各种记载。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顾元庆所著《茶谱》中也记载着:“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顽、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种植与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的神农氏时代 ① 。但是 ,人们对茶的认识及其饮用方式却是逐步深化与完善的。唐朝是茶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唐以前 ,人们把茶初当药用 ,后才成为提神解渴的饮料 ,进而在南方形成风气 ;至盛唐 ,饮茶在南北方蔚为风气 ,茶事活动上升了一个层次 ,而形成了茶道。本文试对茶道的形成、茶道的内容作一论述。一早期的茶称“荼”、“茗”等。据文献资料记载 ,茶树原产于巴蜀地区。茶是从南向北、从西南向东南传播的。人们最初主要利用茶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云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品茶、话茶最早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据《神农本草经》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先是被人们当作药材使用的,在先秦古籍中,“茶”“荼”二字通用,所以茶也称作“苦荼”。《神农食经》上说,常饮茶可以“令人有力悦志”。《广雅》记载:“其饮,醒洒,令人不眠。”由于茶能清热解渴,兴奋神经,且气味芬芳,助人消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  相似文献   

7.
东丰 《初中生辅导》2011,(16):39-41
史载,饮茶当始于秦汉,我国是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但先是以为药。《神农本草经》就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谓“荼”,就是“茶”。三国、两晋时不但民间已有饮茶习惯,而且还传入了宫廷。至唐,  相似文献   

8.
从古文献看古人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古代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及佛教徒、道教徒的有关论述,古人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大致有以下几点认识:一、饮茶可以解毒疗疾;二、饮茶可以除肉食之腻而消食;三、饮茶可以止渴解乏而恢复体力;四、饮茶可以破睡提神而使人善思;五、饮茶可以防病治病而延年益寿。由于茶对人体是利害兼有,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古人认为饮茶时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真茶而尽量避免假冒伪劣之杂茶;第二,切忌空腹饮茶;第三,唾前不宜饮茶;第四,忌用茶水服药;第五,脾胃虚寒之人,宜少饮或不饮茶。  相似文献   

9.
坐在游船上欣赏沧山洱海的旖旎风光,品着那令人回味无穷的白族“三道茶”.的确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招待嘉宾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第一道茶为“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为“甜茶”,寓意“苦尽甘来”。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桂皮等配料。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  相似文献   

10.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己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并喜爱,几千年的制茶、饮茶历史,使其与文化不断融合,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饮茶这一生活形式演变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而上升到道的高度,下面就中国茶道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一、中国茶道的形成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饮茶这一过程达到增进友谊、美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06,(7):77-77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堪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日:“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日:“甚热。”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五节车厢编一本书花了11年明安图有喝茶的习惯,这源于小时候在草原的生活习惯。蒙古族每天都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人人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来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壶或锅里,以慢火煮2-3分钟,再加入鲜奶和盐,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加奶皮子、炒米等,这样制作出来的奶茶味道芳香,咸爽可口,是含  相似文献   

13.
英国人与tea     
英国人爱喝茶(drinktea)是世界闻名的,茶是英国最流行的饮料(populardrink),近半数英国人喜欢饮茶。然而tea的故乡不在英国(England),而是在中国(China)。中国是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英国最早的茶是在300多年前从中国运过去的。据说,英语中的tea[ti:]的发音源于我国厦门方言对茶[dei]的叫法。曾有一位英国剧作家说过,"While there is tea,there  相似文献   

14.
敦煌故事赋《茶酒论》与争奇型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茶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2800-2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和墓葬出土物中,就有尊、斝、盉之类的酒器,很早就有神农制茶的传说。种茶和饮茶始于原始社会,不是不可能的。自古以来,茶和酒就成为我国人民饮食的一部分。“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而“酒之于世也……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父樵妇,无一可以缺此。”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茶酒的记述和诗文,就十分丰富,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茶和酒的传说,如今本《搜神记》的“千日酒”故事。这些故事怪异,但也可以看到古代茶酒传说的神奇化。茶与酒,性质和功能并不相同,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往往联系在一起。有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茶和饮用茶的国家。茶作为一种特殊饮料,既具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有欣赏、助兴与情趣,千百年来,茶文化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我们日常饮用的茶,经过了一个从药用到食用再到茗饮的漫长过程,茗茶的方法从古到今也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中国现代人的饮茶方式,仍以泡茶为主流,但因地域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区别而使饮茶方式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深入的研究则会发现,饮茶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跟农业技术的发展、历代文化审美取向以及环境地理因素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茶史说略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明远古人类在备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开始知道具有苦味而甘香的“茶”可为药用。茶叶是作为药物进入人的生活领域的。但随着饮用者的增多,逐渐发现了  相似文献   

17.
二月品茶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一)前后,是采茶、制茶的黄金季节。尤其“雨水”之前,茶芽嫩小,犹如雀舌,冲泡饮用,香味浓郁。这时采制加工的茶叶称为“雨前茶”,堪称茶中珍品。茶和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而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世界上以咖啡、可可为主要饮料的地区有美洲和非洲,而普遍饮茶成风的则以亚洲地区和欧洲的英、俄等国为主。鸦片战争,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造成中英贸易英方的大量入超。为了得到中国的白银,英国竟采取卑鄙手段,向中国出口鸦片,并最终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清朝,“晋商”庞大的骆驼商队,越…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茶与文化艺术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历代名流学者与文人墨客对茶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喜好.吟诗作画,要讲究意境,而饮茶能给人们一个芳馨的世界,有助于诗人、画家的构思与想象.晋代杜育的“赋”和左思的“娇女诗”是我国最早赞茶的诗赋.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张载、刘琨、左思、李白、杜甫、白居易、苏拭、陆游以及扬州八怪等都是茶的崇拜者,他们不仅嗜茶,有的本身就是品茶大家,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茶的诗作,由于士大夫阶层的推崇,饮茶品茶成为高雅之举,品茶逐被人们区分雅士与俗人的一条标准.因此,古人将饮茶、品茶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被看作是一种养生术.本文拟从宋代的斗茶之风分析当时社会风气及习俗,并对当时斗茶用盏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性善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朴素的天道自然色彩,它上与天道相关,下与万物相联.“天”乃自然之天,它客观存在,运动变化,生生不息.此之所谓“善”.人与物是天道自然之一体,而受日趋于善之大道所制约,故人与物之性不能背离天道自然之性,即趋善之性.如是,则人与物固有相通之理,人性之善必通过与具体物之交往而表现,而充盈;离开具体物则其善性不显,更无善性可言.故“万物皆备于我”者,谓我与万物之情理本皆相通,据此情理则可得进退、行藏之宜.孟子并由此而引申其王道教化的主张,于是始带有政治、道德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茶习俗包括了制茶习俗、饮茶习俗等内容。通过详细说明蒙古地区制茶.饮茶的饮食生活习惯,对各地区茶习俗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和普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不仅对茶用具、茶习俗等表面形式进行研究,还对蒙古人民族意识、心理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茶文化的内在文化特性,认为茶与茶习俗不单是饮食对象与生理需要,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需求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