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对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比较分析可知,由构成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商品在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的同质性与非同质性,决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安排,在现代信用本位制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而影响其价值基础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可以把现代信用货币视为一个全息系统,并且不同的信用货币从本质上讲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性是国际浮动汇率制的根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货币危机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退出历史舞台后的最大危机,由此引发了对现有信用货币体系深刻影响的讨论。本文就信用货币过度投放导致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有两条主要的发展路线,其一是由物物交换发展为利用一般等价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后固定为金银,然后发展出铸币;另一条路线是由生殖崇拜物贝壳发展到仿制贝壳,再到铸币。从这两种发展路线说明价值的两种来源: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种价值都产生了铸币。本文认为在历史上货币价值的产生早于信用的产生。由货币的发展过程说明本质上货币是价值和信用的复合体,起初人们看重的是价值,后来价值的成分逐渐减少而信用成分逐渐增加,最终发展成为纯信用货币。  相似文献   

4.
陈端计 《天中学刊》2007,22(1):15-18
马克思的信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马克思的信用思想主要体现在信用定义及本质的界定、信用产生的原因、信用的类型、信用失效的根源、信用的职能与作用、信用与虚拟资本等方面。马克思的信用思想对中国目前信用整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忽视货币的作用,忽略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职能,无视货币配置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基于人们消费内容从物质转向精神、投资(机)需求的增加、虚拟经济的膨胀与泛化而使得经济中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时代特征,本文对马克思货币理论进行时代探索,提出:(1)货币需求是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的需求;(2)央行发行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以记账贷款的形式创造信用货币的主体构成当代信用货币基本结构和机制;(3)信用货币配置通过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一是消费视角,当信用货币配置倾向于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倾向于中低收入群体而不是高收入群体时将会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波动;二是生产投资视角,当信用货币配置倾向于实体经济部门而非虚拟经济部门、倾向于高生产率部门而非低生产率部门时,将会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信用契约意义和交易成本的角度,重新界定了银行的职能,并提出了信用屏蔽和产权幻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利用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对国有银行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考察了在银行国有化的制度安排下,信用屏蔽和产权幻觉带来的影响,得出了中国金融风险内生性的结论,提出只有改革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才能消除信用屏蔽和产权幻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恢复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组织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资本论》中马克思经济理论学说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货币的起源、本质及定义,货币的职能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揭示出了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用与政府合法性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联系,并且政府合法性对政府信用的塑造是有重大作用。在阐释政府信用和政府合法性这两个概念涵义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两者的共同特征,论述政府合法性对政府信用塑造之作用的缘由和表现,试图初略地探索加强政府合法性、塑造政府信用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一种以信用形式经营的特殊行业,强化"信用是第二种货币"的理念,不仅是金融行业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行业积极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信用     
信用是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属于关系范畴,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是社会交往关系不确定性的产物。现代信用具有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内涵,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信用的健康发展要靠道德、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对于冒用他人信用卡在ATM(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行为的性质认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行为属于盗窃性质,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行为属于诈骗性质,应当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本文通过对银行客户服务终端和用户密码法律地位的分析,认为应当将ATM视为银行的电子代理人,冒用他人信用卡在ATM上取款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196条之“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帆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1):115-119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他人身份、利用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和银行营业柜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转帐的行为,被冒用的信用卡既可以是他人合法有效的卡,也可以是他人伪造、骗领或作废的卡。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将冒用捡拾的他人信用卡、冒用代他人保管的信用卡、通过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等六种行为方式认定为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的“冒用他人信用卡”,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诈骗是犯罪行为人利用信用证等结算方式 ,实施骗取货款和钱财的欺诈行为 ,必须依法认定信用证、信用卡欺诈行为 ,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 ,对信用诈骗犯罪分子予以惩处 ;金融机构触犯法律法规规定的 ,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信用消费指消费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西方国家在信用消费方面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个人信用制度、风险防范制度、法律制度等。很有借鉴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把握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的情感变化,确立崭新的工作理念,以正确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精神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对大学生的情感进行维护整合与引导。  相似文献   

16.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就需要从市场经济与信用制度的特殊关系的视角,来认识市场经济与诚信道德规范的本质联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作的深刻阐释,对我们今天认识市场经济与信用制度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信用制度、与诚信道德规范的内在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商事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信用是信用在商事领域的具体体现。随着商事交易的频繁及扩大,商事信用在现代商事活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业信用构成商事制度和商事关系的基础,它应被定位为一种物化信用和客观信用,并加以法律化和制度化,以提高交易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保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审计信用是他人对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的信赖,审计信用的本质是审计质量。本文在分析审计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基础上,从提高审计质量和必善审计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审计信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还停留在道德层面、信用信息处于封闭状态、信用法律规范缺失以及现行法律制度障碍是制约我国征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应加快立法,以法律的手段规定征信机构的法律性质、信用信息的开放、征信机构的法律义务及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