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周庄古镇为例,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研究古镇旅游线路对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在定量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比了线路上的居民和非线路上居民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线路上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持赞成、积极地态度,居民内部态度差异较小,而非线路上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持中立、消极的态度,居民内部态度差异较大。在定性方面,讨论了在大众旅游市场结构、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旅游目的地罩的影响下,旅游线路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间接影响。最后提出古镇旅游线路设计要适度分散和疏导,以便让更多的居民享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和机会。  相似文献   

2.
徽州古城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旅游地因保留了诸多历史元素,而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是旅游业发展的"晴雨表",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徽州古城为研究对象,探寻古城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规律。研究发现,徽州古城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的感知大于对消极影响的感知,对旅游业发展普遍支持态度。提高居民个人的旅游获益程度,是提升居民旅游支持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5年福建省3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取得的20~59岁成年人资料,按是否锻炼者、是否体育人口、坚持锻炼时间等标准将其分为多种类别,对影响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人口特征、阶层、行为特征、体质等因素进行LOGISTIC逻辑回归类别分析和初步探索.发现成年国民是否锻炼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和阶层等11个变量有关;成年有锻炼习惯的国民是否属于体育人口与工作时间、年龄和性别等9个变量有关;随着坚持锻炼时间的延长,所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在比较坚持锻炼3~5年与5年以上的锻炼者2种类别概率时,只剩下年龄和体质总评分数因素有较显著的作用.并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认为资本和社会地位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这不仅因为高资本和社会地位人群有更加强烈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扩大社会网络资本需求,并具有较高的体育认知水平;也因为不同阶层在使用体育公共资源的机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其控制体育资源的效能感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5年福建省3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取得的20~59岁成年人资料,按是否锻炼者、是否体育人口、坚持锻炼时间等标准将其分为多种类别,对影响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人口特征、阶层、行为特征、体质等因素进行LOGISTIC逻辑回归类别分析和初步探索.发现成年国民是否锻炼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和阶层等11个变量有关;成年有锻炼习惯的国民是否属于体育人口与工作时间、年龄和性别等9个变量有关;随着坚持锻炼时间的延长,所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在比较坚持锻炼3~5年与5年以上的锻炼者2种类别概率时,只剩下年龄和体质总评分数因素有较显著的作用.并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认为资本和社会地位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这不仅因为高资本和社会地位人群有更加强烈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扩大社会网络资本需求,并具有较高的体育认知水平;也因为不同阶层在使用体育公共资源的机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其控制体育资源的效能感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4年以前成立的98只开放武基金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Fama-HacBeth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对比分析影响我国开放武基金交易行为、特别是申购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基金当期业绩显著影响其当期申购行为,且红利影响更大;基金风险对交易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体现了基金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复杂性;基金规模显著影响基金交易行为,但其优势并未体现;基金年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金的品牌效应;基金交易费率对交易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尤其表现在申购行为上;基金前一期交易行为显著地影响当期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下岗工人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透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检索,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下岗工人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下岗工人体育态度良好,认知明确,有较高的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意向,且体育需求呈多元性发展趋势;我国下岗工人体育人口明显低于国家体育人口比率,体育行为严重缺乏个性,且项目单一,我国下岗工人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反差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构架分析了体育学习倦怠与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和锻炼行为的关系.516名大学生完成了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行为意图、体育学习倦怠和锻炼行为量表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模式整体适配度良好.2)行为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均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锻炼行为,然知觉行为控制无须透过行为意图,具有直接影响锻炼行为的效果;3)从各变量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总效应量来看,行为控制感最大,态度最小;4)体育学习倦怠对锻炼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但对行为意图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厘清电竞用户行为的形成过程,给电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我国电竞用户行为进行SEM模型的构建及分析。结论表明:替代成就、审美享受、戏剧体验、社会互动四类需求动机因素均能正向影响电竞用户的行为态度。其中,社会互动的影响最为显著;电竞用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既能通过电竞参与意向的中介效应正向影响电竞参与行为,也能直接产生正向影响,且主观规范对电竞参与意向的影响最为显著,知觉行为控制对电竞参与行为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电竞参与意向在以上三个自变量与电竞参与行为之间均起到了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莆田湄洲妈祖庙作为妈祖信仰的祖庭,居民对发展妈祖文化旅游的态度对妈祖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以及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居民对旅游感知的差异,得出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业发展处于较早期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绿色经济之一的旅游经济及其影响因素为主题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旅游收入的不同贡献因子,从而为相应的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发现,地级市的旅游收入差异主要是由旅游景点资源的差异引起的,其中,每增加1个五星级景区,该城市的旅游收入平均来讲就比其他地区多增加48. 58个单位;每多增加1个四星级景区,该城市的旅游收入平均来讲就比其他地区多增加7. 57个单位,系数上的明显差异说明了景区等级的重要性,1个五星级景区带来的收入近乎1个4星级景区的6倍多。其次,在考虑了景区资源因素后,经济发展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虚拟变量D1显著,会展经济产生的收入效应十分显著。最后,提出了改善城市间旅游收入差异、增加旅游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体育制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运动场所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P<0.05),课外体育和体育信息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器材设施、课外体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体育教学、运动场所、体育制度和体育信息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性别对认知体质和健康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学校的体育环境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程度不同,器材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影响其健康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实地调研已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融入政策法规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影响桂林市居民进行垃圾的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政策法规对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对行为有正向影响但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极大推动了国内滑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地方特质和游客感知可影响游客的亲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崇礼密苑云顶滑雪乐园为研究案例地,引入地方特质变量,依“地方特质—游客感知—行为意向”的逻辑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滑雪游客的亲环境行为。通过对359份滑雪游客调查问卷数据进行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①滑雪游客感知可进一步划分为体验感知和价值感知2个维度,游客体验感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影响显著,而价值感知影响不显著;②地方特质包括自然环境特质和社会环境特质,两者对游客体验感知和游客价值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③游客体验感知和价值感知在滑雪旅游地自然环境特质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而游客价值感知在地方社会环境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④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因素复杂,在不同旅游目的地与不同旅游者特征属性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路径。据此,滑雪旅游目的地管理经营者应在充分了解地方特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从提高游客体验感知和游客价值感知两方面,改善游客亲环境行为,促进滑雪旅游目的地与滑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推动了旅游交通方式的变革,进而对城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产生了影响.本文以我国高铁交通门户城市——南京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实证调查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高铁背景下南京居民旅游出行行为的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高铁背景下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的受访者旅游行为和乘坐高铁的积极性存在差异;乘高铁出游的人群呈现年轻化,并以中高学历为主体;同时,南京南站开通后,乘坐高铁出游的南京居民越来越多;但高铁在定价机制,旅行速度以及可达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老城区居民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老城区居民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全民健身和体育锻炼具有较高的认识,健身目的具有多种认知特征;体育人口约占37.1%,在年龄层分布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体育健身的时间和项目具有年龄特征,居民体育健身外部环境良好,但体育消费意识较弱。针对现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制定当地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安徽省旅游地的旅游首位指数及旅游地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安徽省旅游地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指出目前旅游地规模结构特征:旅游首位度不显著,规模分布较为集中,旅游人数分布差异不大。由于受资源、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地规模结构发育尚不成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安徽省旅游地发展的相应对策:坚持分类指导,完善规模等级;积极发展皖江城市带,迎合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表象理论关注整个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对旅游的利益观、价值观、态度和解释,是人们关于旅游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是认识旅游的工具。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低下、参与广度深度不够的根源在于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表象认知的缺失。要构建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社会表象,需要从社区、居民、企业、媒体、学者等多维度同时展开,每个维度的构建内容各有重点,但目标是一致的,即促成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积极正向的社会表象,推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选取广东居民赴香港参加体育赛事者为调查对象,了解两岸居民参与体育赛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帮助相关部门企业制定合理策略促进两岸体育爱好者交流及地方经济增长,同时进一步拓展了跨境消费行为研究,特别是跨境体育消费研究。结果显示,赛事产品因素及相关吸引因素对个人态度及行为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而经济因素和交通因素对于跨境体育消费者的决策影响十分有限。通关因素、货币汇率因素对跨境参加体育赛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居民是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研究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类型偏好,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实地调查,获得广州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利用spss分析方法(如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人口统计学(即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的角度,对广州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地类型的偏好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研究旅游者体质健康对体育旅游行为的影响,对体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法分析343名体育旅游者体质健康水平对其消费行为(消费偏好、消费频次和消费方式)和出游行为(旅游动机、出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