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龙翼将比较批评广泛运用到他的诗评活动中,他对唐代诗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包括比较批评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对宋诗、明诗也以比较批评方式论之,折射出了南龙翼古典诗学批评方式所蕴涵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为帮助读者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作者在浩瀚的诗海中选取了盛唐三位大诗人一段传奇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示唐诗的独特韵味和宽阔宏大气势。  相似文献   

3.
靳娜 《语文天地》2014,(6):34-35
古典诗歌之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于古典诗歌有其独特的魅力,这种独特魅力是现代文或诗歌无法比拟的,但让学生欣赏到这种魅力需要教师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平卫龙 《成才之路》2009,(19):75-75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相似文献   

6.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7.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诗歌发展达到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上突出体现了其姊妹艺术的特点。仅从音韵角度,就可以感悟唐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到唐诗音韵传情的魅力。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唐诗音韵美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9.
唐代艺术与诗歌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诗歌与艺术体现了文学与多种艺术形式的关系;艺术作品成为了唐诗传播的媒体;乐舞独特的传播效能,促进了诗与乐的交融;口头吟诵以语言符号为传媒,显示出鲜明的社会效应和丰富的传播信息;书法、铭刻使诗歌作为传播方式具有长久性和观赏性;绘画从视觉感知上发挥诗歌的传播功效;传奇是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对诗歌起到特殊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文学现象学的角度切入,采用文学作品的异质层次理论来分析仓央嘉措诗歌与唐代格律诗之间联系和影响。从声音层面来讲,二者都有押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从押韵的方式来看,仓氏的诗歌主要是押腰韵,而唐代律诗主要是脚韵。由此而来,从诗歌意境上来看,仓氏的诗歌主要注重其内蕴层,旨归其宗教内涵,而唐代律诗更多是旨归意蕴层,描述的是社会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11.
女冠诗人李冶、鱼玄机是唐代最有成就的两大女诗人,她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情真意切,真挚动人,使作品散发出真美的艺术魅力。同时在艺术上追求含蓄蕴藉的效果,将情感的率真诚挚与艺术上的曲折含蓄有机统一起来,使诗歌显得情深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诗歌作为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学样式,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站在历史的角度,宏观透视唐代诗歌的各种传播方式,展示唐诗产生的特定的文化土壤,便于全面地、宏观地、立体地把握唐代诗歌,展现唐诗形成过程中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13.
含蓄固然是诗歌一般美学价值上的追求与体现,但李白诗歌中的天真、浪漫、率性、豪气,不仅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选材与风格,而且充实和提高了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与价值体验。李白诗歌既有含蓄之美,也有天真之美。李白是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最值得炫耀的一顶桂冠。  相似文献   

14.
菲利普·拉金是二战之后英国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运动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拉金以其诗歌的独特魅力终结了现代派诗歌在英国的统治,坚守了英国诗歌的传统,对英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论文欲从拉金诗歌的主题选择和语言运用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拉金诗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张茵 《考试周刊》2012,(13):22-22
李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李白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历代评论家深深地感受到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从中体会到诗歌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诗是唐代艺术文化的结晶,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关于唐代诗歌的探讨研究,遍及武功文物、生活艺术、思想人物、纪事美学等诸多面向,从承继、整理、贯通到开创,更是异彩缤纷。本文以元稹《恨妆成》这首唐代妇女妆容诗为例,从结合妆容美学的呈现与诗歌语汇运用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观察其所勾勒出的唐代妇女的容饰图影,一方面分析其语汇指向,进而掌握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艺理论新批评"张力说"认为,诗歌的价值和力量来自于诗歌词汇、语义在内涵和外延二者之间的有机协调,正是这些构成了诗歌的"张力"。王亚平的新诗将古典诗词、古典意象引入并运用到新诗中,从而形成特殊的词汇、语义内涵的加深与外延的扩大;其新诗也能运用诸如悖论、反讽等现代诗歌艺术手法,加深诗歌内涵并扩大外延,促成诗歌独特的张力,形成其独特的诗歌魅力。  相似文献   

18.
送别诗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内容多样,情感丰富,用语通俗,寄寓深刻,彰显出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本文通过分析送别诗内容,感悟诗人不一样的情怀,充分领略送别诗的美感,让诗意充满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略论苗族歌棒的历史渊源和音乐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留存在贵州黔东南施秉、镇远、凯里等地的苗族歌棒,是由当地苗族人民在一根小木棒刻上本族的独特的象形文字符号,以这些文字符号表达和记录诗歌和歌词内容,这种刻录记载有此内容的刻字木棒就称之为歌棒。本文从苗族歌棒的内容、形态、用途及其文化价值和作用四个方面论述了苗族歌棒的历史渊源和音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浅析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浩 《文教资料》2009,(36):16-17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角度,并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主张”加以论述,从而从多角度展现徐志摩诗歌中的魅力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