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玲 《视听界》2012,(2):106-107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和舆情网联合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社会舆情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第三季度,在曝光社会热点事件方面,微博赶超报纸位列第二。微博正在挑战大众媒体在新闻业界的地位。随着用户量不断扩大,以微博为第一发布渠道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微博改变着社会交往方式,也改变着电视媒体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珂 《青年记者》2012,(26):17-18
作为大众自媒体平台,微博成为许多重要新闻发布的第一现场。从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到唐骏"学历门"事件、方舟子遇袭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等,这些突发和热点事件,其第一手信息都源自微博。微博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挑战传统媒介的权利体系与话语权,赋予了公  相似文献   

3.
科技飞速发展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提高了受众的媒介参与度,形成了自媒体舆论监督阵营,对社会的舆论监督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近年发生的微博热点事件,剖析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境况,并探讨引导舆论监督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主流媒体要积极应对网络“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林岚 《军事记者》2011,(10):18-19
网络的议程设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且早就与传统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相互交集、相互影响。有调查显示,2011年上半年,"公共议程"开始占据网络议程设置的突出地位,并以强势之态向传统主流媒体渗透。这也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新媒介",向传统媒介发起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媒介是健康传播的主要平台和载体,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更是为健康传播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肯定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信息共享、私人订制、答疑解难、增强心理归属、参与议题设置、构建修正机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微博把关机制缺失、虚假冗余信息泛滥、恐惧诉求、煽情语言、极化表达、健康营销等对健康传播的挑战。倡导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公众健康和媒介素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良性微博健康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7.
回眸2011年,在社会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形式对电视新闻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众多新闻事件通过微博迅速引起传统主流媒体关注。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也借力微博,跟进、关注、还原、解析新闻事件,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里,电视新闻在传播形式、业务流程、技术应用、新闻评论等方面都有不少创  相似文献   

8.
董玉芝 《传媒》2015,(12):75-76
微博作为新型的自媒体媒介传播形式,给人们交流带来了便利,能更好地引导网络舆情,但同时也可能会成为谣言的集散地,甚至产生群体极化现象,这就对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依据微博用户的分类分层特征,针对不同用户提出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和建议,以期受众能更好地利用微博,充分发挥微博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形态将打破媒介边界,通过信息多维度的传播,实现媒体融合。专业类期刊面对细分受众,全媒体传播的优势有哪些?路径是什么?一、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在全媒体时代会以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发生在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是最好的例证。2011年6月,一个注册名为"郭美美Baby"的微博用户,经常在个人微博页面发布她拥有的奢侈品、跑车以及高调奢华的生日聚会。这本是个人行为,只因该用户的认证身份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一名慈善机构的总经理如此高调炫富,这足以吸引众多博友的注意。"郭美美Baby"的炫富微博被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继而吸引了大"V"知名博主的注意,他们在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地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民网舆情观察室2016年3月30日公布的“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总榜前一百名的媒体几乎都开设了官方微博账号(有极少数是以节目主持人个人名义开的微博)。微博平台凭借其信息发布便利、传播快速等特点,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前三十名媒体微博进行研究,分析其媒介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下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民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公民媒介素养的匮乏更是凸显无遗。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假新闻被多家媒体在官方微博转发,这一典型事件的分析,提出自媒体时代提高公民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2,(12):30-32
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迅速崛起。《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蓝皮书显示,2011年发生的舆情事件中,微博是第一大信息源,占比达20%以上。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具有信息发布的实时性、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碎片性、传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其报道经验的成熟,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昆明暴恐事件报道为例,统计了@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该事件的88条微博,从8个类目出发,分析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刘振声 《新闻大学》2013,(1):119-129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兴起,社交媒体依赖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大学生微博用户为主体,通过文献梳理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微博依赖测度标准与微博使用的主要媒介需求.后期通过定量调查结,分析发现微博依赖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便捷的媒介接触促进了微博依赖的形成;微博依赖既是受众主动寻求积极媒介满足的结果,又包含显著的被动性和非目的性.  相似文献   

15.
翟菁  张莉钥 《今传媒》2012,(7):43-45
对许多人而言,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及SNS社交网络,正成为他们踏进互联网世界的新入口。纵观2011年全年,一系列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经由社交媒体展现出来,这带给新闻传播学研究以更多的观察样本。围绕着社交媒体,学界和业界展开了丰富和多维度的讨论。本文主要从5个层面观照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着重分析国内的微博研究现状,以期描绘出当下社交媒体研究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6.
马萌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38-239
在21世纪初期纷杂多元、众声喧哗的媒介场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微型媒体的迅速崛起,并在短时期内蔚为大观。这些以"散兵游勇"的形式存在的微型媒体,其合力之强大令那些看似强势的传统媒体也不得不追捧和跟进。最近,因央视主持人赵普的微博爆料而被曝光的"毒胶囊"丑闻,其整个事件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路径,就是对这些微型媒体之力量、作用的典型阐释。  相似文献   

17.
金佳  殷帆 《新闻世界》2012,(5):175-176
本文以2011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中关于新媒体研究的论文为对象,分别从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等方面对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2014年平台型媒体概念被提出,5年来,平台型媒体从国外走向国内,不断走向成熟,互联网平台涉足传媒业务,不断催生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进行平台化探索。然而,平台型媒体的合法性,传统媒体探索平台化转型过程中简单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不同渠道进行形式整合等误区,让平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化发展遭遇双重挑战。平台型媒体能给传统媒体互联化带来哪些启示?本文将以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为例,探讨平台型媒体给媒体融合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事件时代。翻开报纸,转发微博,评论新闻……公众对社会、对政府的关切,大多以媒介为平台。华南虎、躲猫猫、钓鱼执法、宜黄强拆,这些借助媒介迅速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