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和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课堂教学,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观,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正确处理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和人际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证意义的教学。因而,教学过程的这种交往属性决定了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杨清 《成才之路》2009,(26):13-14
教材无疑是众多课程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师生教学时赖以依托的重要载体。对教材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但教材的功能与价值需要通过教师的合理开发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新课程的教材观指出: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借助“话题”进行互动交往,从而创造新经验.建构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互动教育与教学是培养现代化素质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互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交互影响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所以说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问题,是现代教学论、对话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庞海峰 《新课程研究》2009,(11):133-134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8.
◆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课堂教学,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校“基础课”应当实行教材文本与教学人本良性互动的教学法。“教材文本”主要是指把握教材中的理论创新和教学实践,找准切入点和支撑点,对教材内容开展教育有效性的交往。“教学人本”主要是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在交往实践进行“主体-客体-主体”对象化的“互动式”教学法,其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两种范式的融合与互动的途径:一是对教材要精读传授和综合创新;二是实施良性有效互动,回归社会生活;三是注重人文关怀,至爱包容,仰望星空。教育实践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探索过程。在“互动式”交往实践中,提升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职业情怀。  相似文献   

10.
“多元互动”中的“元”,是指与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与环境等;“多元互动”中的“互动”,是指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多元互助”中的“元”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特征,“互动”包括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计算机等媒体)、人与本(教材)、人与环境(资源、课堂、校园、社会)等多种教与学关系的全方位互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相似文献   

11.
闫兴华 《物理教师》2007,28(10):21-22
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交往是教学的本质,互动是交往的途径,只有按照师生互动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才能深刻地把握新课程教学的本质.CMC是英文Creative context(创设情境)、Mutuae activity(师生互动)、Constructing Knowledge(建构知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中学语文有效互动教学的内涵“中学语文有效互动教学”是以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与教学环境、课程资源、社会生活及教学评价等元素组成的教学互动场为依托,用多媒体互动手段优化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互动调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自身多元智能的互动促进,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教材新旧知识的互动衔接,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教材作为一种范例,期待教师明白教材的技巧,并对教材再改编、再创造。教材资源必须通过教学主体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挖掘。教师与教材对话的本质在于使教材在特定情境中的适合性最大化。教师与教材对话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方案,它表现为“生活表达—生活反思—生活践行”3种课堂样态,并分别对应着人性的超越性—交互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  相似文献   

16.
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交往是教学的本质,互动是交往的途径.只有按照师生互动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才能深刻地把握新课程教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新课程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参与课程改革呢?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研谈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指导教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教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真正“便利教学”。而“课堂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让课堂在有效互动中前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立足文本,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动态生成的、真实高效的课堂,让课堂在互动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而要实施这一途径,只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课堂上运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的“人——物”互动,也就是师生与课堂设计的道具幻灯投影、模型教具、录音插放等等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形成“人——人”互动,即教师与学生间互动,  相似文献   

20.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