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于光远同志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不赞成说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民主.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是假的”,我就要发生一个疑问,那么从马克思以来的工人运动,在资本主义国家斗争了一百多年,所有的斗争结果都等于零.能不能接受这种观点?资本主义国家有一点民主.但这并不是资本家的恩赐,而是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罢工,资本家愿意让工人罢工吗?为什么他现在不得不同意工人罢工呢?这就是斗争的结果嘛!  相似文献   

2.
常汝娟在《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撰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处于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列宁语),其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国家所有制以及多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该文不同意认为“在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出现某些社会主义因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西方社会中,随着股份公司的普遍发展,尤其是大量小额股票的发行,使部分工人能够持有少量小额股票。西方一些学者把这种现象说成是资本主义的质变。他们把股票等同于资本所有权,认为工人持有股票就变成资本家了,由此宣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正在消失,资本主义将演变成人人都是资本家的“人民资本主义”。这种“人民资本主义论”,企图在理论上把相互对立的资本与劳动融为一体,亦即是把劳动消融于资本之中,使人们相信,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不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社会制度,工人与资本家不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且已成为具有共…  相似文献   

4.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经济特征之一。早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就已经出现资本输出.不过那时输出的数量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不大。作为当时特征的是商品输出。廉价的商品输出,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掠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手段,向外扩张的重要工具.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①到了帝国主义时代,与商品输出的同时,资本输出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②。资本输出是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取得统治地位的直接结果。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清楚:为什么帝国主义时代会出现大量的“过剩资本”?列宁是这样来论述的,他指出:“到20世纪开始时,已经形成了另一种垄断:第一,所有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都有了资本家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机器人被广泛使用。特别是一种可再编程序的多功能的机器人在生产部门应用后,出现了所谓“无人车间”,使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这就使人产生了一个疑问:机器人是不是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商品,资本家雇佣工人是由于劳动力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在生产过程中能为资本家创造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它体现了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工业机器人是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消减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就可以依靠自己的政权,或者用没收资本家的财产的办法,或者用“赎买”的办法,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恩格斯说:“我们并不认为,赎  相似文献   

7.
经济理论界对剩余价值的传统定义是:“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卜」“雇佣工人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即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是剩余劳动的产物。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这些定义虽然文字表述各异,但其共同点都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但近年来,上述传统定义…  相似文献   

8.
浅析「资本」的涵义辜勤学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在多处涉及有关资本的论述,例如:“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才变为资本。”(P45)“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为生产过程作准备;在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资本表现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剩余价值表现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借贷利息,分别被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所瓜分。此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土地所有者还以地租形式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为要全面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深入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我们就不能仅限于广泛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还要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表面上所呈现的各种具体形式。讲授“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是要研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和剩余价值所表现的各种具体形式,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剩余价值采取怎样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生产目的,作为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垄断统治的不断加强,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提出对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即利用其对国计民生的积极方面;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改造资本主义企业和资本家为社会主义企业与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一政策的重心是有区别的。建国后的最初几年,其重心是“利用”:限制和改造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要利用,也必须实行限制和改造。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这一理论的重心发生变化,即转变为以限制、改造为重点,并明确提出了要使“资本主义绝种”①的目…  相似文献   

12.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究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看起来好象是个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往往有着不同理解。至今常用的提法就有两个:(一)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二)直接引用列宁的一句原话,即“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述提法就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货币交换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实行商品制度,也就还存在货币交换。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万能”,资本家利用货币作为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的手段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行和管理货币的大权掌握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手里,货币成为管理生产、经济交流、实现产品分配的工具。国家严格禁止将货币转化为资本,并取缔高利贷活动。但是,同商品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主要是:“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和资产阶段的特点,党正确处理同私人资本主义关系的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资本—劳动”二元对立关系之生成前提、本质结构、发展趋势的深刻揭示与批判,为科学透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新样态提供了分析框架。表面上,数字经济的新特质使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缓和”迹象,如部分数字生产资料“复归”劳动者与雇佣劳动关系的“松动”、数字技术赋能下劳动过程监管的弹性化与“无资本家在场”、数字劳动者个性自由有所彰显等。实际上,这些新变化并未根本撼动资本宰制劳动的权力格局,因为核心数字生产资料依然与劳动者相分离且被资本家独占,所谓“无资本家在场”的背后是资本与数字技术“合谋”的全景式“后台”监控,而在“被设定”的劳动自由幻象掩盖下则是数字资本剥削的隐秘加重。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政史不分家.”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政治与历史的紧密关系.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用历史来说话.”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共有五课,每课都有运用史实说明观点的内容,现列述于下:第一课 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1.用资本主义初期、上升时期、帝国主义时期以及当代几个时期,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史来说明: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  相似文献   

17.
怎样理解“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关系”————丁戈高一《思想政治》上册在阐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框中有这样的结论:“资本家和劳动力所有者之间产生雇佣关系……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关系。”于是,学生提出:“马克思早就预见社会主义没有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家的剥削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大肆鼓吹的所谓“资本社会化”、“劳资合作”以及“劳动人道化”等等。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现象作些认真的剖析。第一,从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来看,归根结底是反映了垄断资本家在新条件下获取高额利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强烈地要求企业家或资本家有优秀的创新能力,但由于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下的资本家磨灭了冒险意识,创新已成为了例行公事或是机械化。加上市场环境已经适应了不断变化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因而资本主义自身的重压已使资本主义注定要灭亡。而熊彼得所谓的“长驱直入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主义是其梦想实现的社会性质,但这种社会主义的性质完全是怎样了却浑然不知,其社会主义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替罪羔羊,只不过是给那些热爱社会主义的善良的人们盖了一层温情脉脉的纱。  相似文献   

20.
一、单项选择 1.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阶级的出现B.国家的产生 C.文字的出现D.体脑分工的出现 2.马克思指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绝不罢休。”这表明() A.资本主义社会是最惨无人道的社会 B.资本家总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D.资本主义国家比封建专制国家具有进步性 3.1883年的戊戌变法和19n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两次最大的政治变革。但这两次变革都不能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使之走向繁荣富强。这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