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服饰文化的输入,因为有强大的儒家思想作文化支撑,均为外来文化被同化,而输出也是承载儒家文化的服饰被模拟和吸收.但近代中国,由于中西方各种思想交融的影响,服饰理念也有变化,以多种风格呈现:国内的服装品牌要么彻底西化,要么保持传统风格却面临狭窄市场,要么以西方风格诠释中国元素.现代中国服饰的道路,不在于复兴传统服饰的形式或内涵,而在于这种复兴必须建立在符合时代审美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旗袍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改造与转换,从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典范。通过对旗袍改良各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旗袍改良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服饰文化蕴涵着人们在各个时期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独特的文化心态,甚至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状况。从服饰文字中可以窥见服饰文化的这一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服饰文化和西方的服饰文化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二者无论是在文化深层心理、哲学思想、审美趋向、价值观方面,还是在服装的外部形态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分析不同时期的中外服装造型出发,揭示中西方服装造型的特点以及中西方的哲学、美学和价值观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服饰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有自身的逻辑变迁规律,同时受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承与变异构成了服饰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历史学、服装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结合中华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服装变迁规律,分析民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异的原因、特点及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民间服饰文化形成过程的论述,提出了民间服饰独特造型特征,表达了民闻服饰文化唯善、唯美自然和谐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多元化语境中,如何认识艺术的民族性,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面临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发掘出它与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的装饰性及图案的平面性上的共通之处,并能达到相互借鉴吸收.怎样把蒙古族服饰中点线面的设计以及服饰色彩的装饰性,吸收到画面的构图布局中来,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服饰文化的输入,因为有强大的儒家思想作文化支撑,均为外来文化被同化,而输出也是承载儒家文化的服饰被模拟和吸收。但近代中国,由于中西方各种思想交融的影响,服饰理念也有变化,以多种风格呈现:国内的服装品牌要么彻底西化,要么保持传统风格却面临狭窄市场,要么以西方风格诠释中国元素。现代中国服饰的道路,不在于复兴传统服饰的形式或内涵,而在于这种复兴必须建立在符合时代审美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以湄洲妈祖服饰为研究对象,阐述妈祖不同服饰的来源、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探讨妈祖服饰文化的成因,分析湄洲岛妈祖服饰文化的开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民族对服饰色彩的选择与使用有很大差别.因其各异的服饰文化和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了中、西方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色彩观念.本文以婚礼服为例,从理论和实际层面上解析了中西服饰文化色彩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服饰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在社会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表现元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分担着各自的角色,而服饰作为表现不同社会角色的重要物质手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服装社会学、服饰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服饰社会角色的意义及功能,以期在服饰文化的研究中找到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姿、风格独特,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较多的灵感和丰富的素材。文章叙述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意义,从款式、色彩、面料、工艺等方面阐述了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四川藏族服饰文化是藏族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康巴和安多的服饰文化特点为主,兼具边缘服饰文化的特征,文化多元特征极其鲜明。本文从物质形态、社会控制和文化习俗三个层面诠释了该区域服饰文化的多元性内涵,并探讨了服饰多元文化形成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多元文化并存、多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相似文献   

14.
陈莉红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6):70-71,100
服饰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人类交际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服饰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文化群体对服饰的选择和理解是不同的,其使用选择和信息解读与一定的语境有关。交际双方应根据语境动态地选择服饰和理解服饰文化,以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服饰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服饰无论设计还是风格都能够对外展示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将中国文化精魂传播到世界。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差异。中国服饰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立足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时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梁小玲 《广西教育》2014,(30):127-128
在中职学校服装专业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发掘并全方位超越现有壮族服饰文化元素,探索在服装专业设计教学中融入壮族服饰元素,并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传承和弘扬壮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服饰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价值观念教育和行为引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校园服饰的教育功能入手,挖掘服饰文化与大学教育的结合点,以服饰文化为载体潜移默化传达审美教育、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多元信息,是发展健康、活力、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探索的方向。校园服饰文化建设应该有广阔、细密的思考维度,通过服饰内涵提升校园品格、借助徽标元素传承社群文化、通过套系规划展现生活风貌是高职特色校园服饰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林澄 《新教师》2022,(2):87-88
美术是帮助小学生建立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畲族服饰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有着深厚的美术底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畲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让学生通过畲族服饰文化感受不一样的美.  相似文献   

19.
梁书恒 《考试周刊》2009,(37):29-30
一部《红楼梦》,也是一部服饰文化盛宴,杨、霍二人在同时成功地全译了这一伟大巨著的同时.却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或技巧,而两种译本对其中古代中国服饰文化传播的结果也就迥然不同。本文拟将二者服饰文化部分译例作以对比,以期在此基础上,对其差异的影响因素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羌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上。羌族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也作为许多民族的前身,其服装造型、纹样、色彩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些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几个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形态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其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以及历史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