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术界关于抗战期间工矿业官僚资本和民间资本关系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主要是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涉及这一问题时从某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而且成果比较分散.本文从企业研究、数据研究、政策研究、行业研究以及方式研究这五种路径来梳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学界在抗战期间官僚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经营范围的划分、发展趋势以及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的认识和评价这三个焦点问题上的争论.此外还探讨了与研究直接相关的核心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在建立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凭借其掌管的政治、军事权力,强取豪夺,迅速集中了大量财富,并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垄断,逐步形成了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本,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官僚买办私人资本主义的结合体,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基础。 一、官僚资本的形成 国民党官僚资本是从接收北洋政府官僚资本开始的,但由于北洋政府时期官僚资本不是很发达,国民党能接收到的资本为数不多。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和膨胀主要是蒋、宋、孔、陈凭借自己在国民党和政府中的特殊地位,靠打内战,当买办发家的,四大家族聚敛财富的手段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对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的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其一,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家资本和官僚的私人资本都是官僚资本”;其二,认为“官僚资本是国家资本而不是私人资本”,“军阀官僚私人资本的性质……是应该属于民族资本的”;其三,认为“早期中国的资本主义都是民族资本主义,可以根据资本所有权把它们划分为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早期中国资本主义包括晚清洋务企业和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经办的企业”,它们“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其四,认为“官僚资产阶级的真正形成是在南京国民党政权建立之后”。以上这些不同意见,牵涉到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建的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如何认识北洋政府时期的官僚资产阶级,我们对此谈几点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淮南经济近代化大体上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衰退阶段。淮南经济在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呈现起点低、速度快,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资本与官僚资本起主导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清代官僚资本是盐商发迹的主要资本来源之一。清初,盐商依靠官僚资本的扶持得以迅速发展,并于乾隆中叶达到顶峰。但乾隆后期以来,随着官僚资本的日益高利贷化,盐商因受累于官僚资本的剥削和压榨而逐渐走向衰败,嘉道以后,终于发展到纷纷倒闭的局面。事实表明,清代盐商的兴衰与官僚资本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1935年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完战其对全国金融垄断的重要措施;也是国民党政府在英美日争夺中国货币权的斗争中进一步投靠英美的重大步骤。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也演变成国民党政府垄断金融、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搜刮人民的特权。 1929年秋,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他们不仅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还要进一步独占中国的货币权。他们的办法,就是把殖民地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曾经三次论述过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其中 ,有两次是在抗战期间 ,但都没有把没收官僚资本列为其内容。其原因在于 :当时毛泽东还不能科学地划分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之区别 ,这是首要的原因 ;而当时民族矛盾高于阶级矛盾及国共合作的关系则决定了不宜公开提出没收官僚资本。同时 ,也与抗战时国民党官僚资本尚未全面垄断中国经济命脉这一事实有关。抗战胜利后 ,随着中共对官僚资本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尤其是随着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和官僚资本对中国社会经济命脉的控制与垄断 ,毛泽东代表中共明确将没收官僚资本列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 ,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政府大陆统治时期利用政权力量不断扩张和垄断经营官僚资本企业,对民间资本一度横征暴敛和排挤结果导致工商业凋零,民心背离。国民党逃到台湾后,台湾也兴办了大量的官营资本企业,并取得了跻身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之后,这些企业又走到了末路。  相似文献   

9.
云南两大地方官僚资本系统之一——陆系财团的发展史,就其发展过程来看,与其他地方官僚资本的情况大同小异,但就其发轫之初——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来看,却有其若干特色,迥异于云南的另一大派系——缪系。因此,从它的发家伊始着手进行剖析,对我们全面地研究陆系财团的历史,特别是揭示其浓厚的封建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旧中国经济遗产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畸形,资本总量偏枯与官僚资本相对集中并存,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市场发育水平低。在遭受严重的战争创伤后,进一步出现了生产萎缩、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紊乱、民国政府的财政金融崩溃等局面。本文认为,1949~1952年中国经济恢复取得的成就同正确认识和对待旧中国经济遗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封建社会严格的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产生,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封建官僚资本的排斥,使得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之下,民族资本的内部组合也不合理,独立发展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严重地侵蚀着数量极其有限的产业资本,民族资本的活动长期处于困顿、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封建社会严格的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产生,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封建官僚资本的排斥,使得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之下,民族资本的内部组合也不合理,独立发展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严重地侵蚀着数量极其有限的产业资本,民族资本的活动长期处于困顿、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3.
通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生长起来的,它饱受外国资本的压迫,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及军阀官僚的压榨,因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推进,共产党接管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和各项措施走向成熟。最突出的主张就是反对并制止对城市和官僚资本企业的破坏和肢解,实行"原封原样,原封不动"的接管方式。官僚资本一般集中在城市,没收之后属于国有企业,共产党对其一般都实行了"国营"。共产党对所接管的旧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在管理体制上一些共产党人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毛泽东则强调集体领导;在经营方面共产党人主张实行经济核算制,强调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对建国前后共产党接管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及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15.
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是腐朽的集权官僚制在近现代存在的社会表现,虽然其以"开明"的面目接纳外来资本和工业技术,但目的却是维护集权官僚制,谋取个人及其家族的私利,并未考虑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发展,阻抑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官僚资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等高中历史教材都多次提到。笔者对与“官僚资本”有关的资料作了一番搜寻和梳理,下面略作介绍,并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7.
l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一一一一一一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次救 国尝试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失败 呀一一一一一一新民主主多 酬11;二 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 义三座大山 1840年 鸦片战争 结论:资本主 义道路在中 国走不通 1919年1921年 五  相似文献   

18.
问:为什么说我国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民族资本的经验,对于被压迫民族国家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对我国经济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中国革命史教学中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国民党政府曾极力把国民党官僚资本说成是一般的资本主义,企图使人们相信,依靠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就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种欺骗宣传,早已为中国具体历史事实所粉碎。但是直到最近,中外仍有人对十年内战时期的国民党及其官僚资本大唱赞歌,如说1927年至1937年期间国民党人的“建国努力”,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财政上和经济上的进步”,“成为经济上的先行者”;“从1926年到1936年,中国经济已萌露‘起飞’的迹象。……基础工业尤其是电力工业有长足的进展,预兆工业化的蓬勃展开”等等。这样,就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了:国民党及其官僚资本的统治,是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财政上和经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 45页 :“在工业上 ,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 ,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明显优势 ,民族工业遭到破产。”课本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遭到破产”的叙述 ,只这么一句 ,并未拿出充分史实来。那么小字部分是否进行补充交待了呢 ?紧接下来的小字部分是这样写的 :“抗战开始以后 ,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移到西南。许多近代工业企业先后从华北、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 ,增强了后方的经济实力。但是民营工业拥有的全部资本却只占后方工业资本总额 3 0 4% ,无论是企业规模或资本 ,官营工业都占优势。”可见小字部分叙述的这段史实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