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从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进入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再一次发生了新的变革,由能力为本位转向以素质为本位,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具有地方特色、职教特点的校本课程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志敏  高琳 《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23-25,28
当前世界各国均出现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职业素质本位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在高职老年心理护理课程的教学中,要以职业素质本位为基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来适应素质本位教学理念要求,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提出和深人人心,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5.
鄢光辉 《职教论坛》2004,(29):27-28
我国职业教育原有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学科知识体系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的,形成了所谓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科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的严密性,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用和实践性.而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该项职业的能力、资格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用人需求.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并贯彻于教学工作之中,显得尤为的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发展的新形势,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逐渐被淡化。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立足于能力本位,提出了从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入手推行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以能力为本位和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能力型项目课程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提高了教育质量,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俊秀 《学子》2014,(9):65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应以职业为导向,以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作为发展目标。但如何有效地开展这场职业教育的变革,实现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其关键在于教师职业理念和职业能力的构建。本文从教师职业能力架构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构建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本位"教育理念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职业教育应以素质本位为教育理念,立足于"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高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的200份调查问卷,了解了高职学生目前的人文素质现状.通过一系列系统分析,在针对2005级学生经过在校的4个学期学习,对学校环境已经适应,初进学校的遐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世界问题所取代,对所学专业及自我评价也会更加客观的背景下,提出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引发了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并融入职业核心课程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使课程在满足不同职业需要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工作过程本位的转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实践分别以专业基础课、模块式课程和整合式课程的形式呈现,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望未来,从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加强"职业人格"本位理念的确立、综合型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师协作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本位的,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而且包括“一般能力”和人文素质。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的地教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要把职业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必须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专业渗透和课程整合,建构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并使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英美两国成人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为证明劳动者的能力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准,也为成人职业的教育和培训决策、课程开发、教育和培训投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是引领当今世界能力本位成人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其设计理念、管理和内容架构及其在成人职业教育中的角色,为我国建构科学的成人"职业标准体系",促进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康佳琼 《职教论坛》2012,(23):25-26
高职公共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文化课课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较多的处于边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能力本位”必须迈向“人格本位”.所以高职公共文化课必须充分挖掘人文素质底蕴加以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构的研究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深化.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依据来建构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将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职业素质本位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理念,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确立职业素质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评价方式等路径,实现职业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有失偏颇,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能缩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差距.通过分析职业能力的内涵提出新见解,将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提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措施、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建议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理论联系实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