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星 《宁夏教育》2014,(1):77-77
我女儿三岁多了,天真活泼、好观察,也喜欢追逐新奇事物、探寻未知领域。每逢与她在一起时,我总会惊奇地发现她身上新的变化与成长;总能更多地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幸福与不易;总能更深刻地体味到孩子与成人看世界的截然不同。曾几何时,我也因为爱而懵懵懂懂地走入几多教育的误区。我作为家长又是一位教师,这种双重角色让我不得不去重新审视我与孩子一同走过的路程。通过反思,我深深体会到:一旦因为爱而走入教育的误区,就会产生诸多问题,使教育越来越困难。为此,家长必须走出爱的误区,孩子的成长才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正>"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下面的小故事不正是师爱的最好体现了吗?一根丝带的温暖上课整队时发现一只小手举得很高,定眼看去,是二(2)班的一名小女生,一边抽噎一边举着手呢,我走到她的身边,还没问她怎么回事,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哭音告诉我:"老师,他们都笑我。"我被她这句话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我是教师,也是母亲。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教会孩子做人,比教育他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而在教孩子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上,我首先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爱己之心。我认为,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能知道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女儿刚刚懂事,我便着意培养她的自爱意识。有一段时间,女儿经常不吃早饭,特别是饭菜不合口味时,她宁肯饿肚子也决不吃一口。于是,我在教育她好孩子不应该挑食的同时,着重给她讲爱惜自己的重要性。我说:“你  相似文献   

4.
老伴的唠叨     
老伴天生爱唠叨。虽然她小我4岁,却好像一直把我当成“孩子”。衣食住行、大事小情,唠叨个不停。 衣服脏了,她催我换洗;头发长了,她提醒我快去剪;饭桌上,她让我多吃菜少喝酒……夏来换单,冬来添棉,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是她一手包办。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孩子朝夕相处中,我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从事校外教育工作。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朋友报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领情,任凭家长对他(她)怎么好,他(她)也不以为然;相反,孩子对成年人却极少关心,显得很冷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归根结蒂是孩子不太懂得什么是爱,也不懂、不知道如何爱别人。由此建议: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加一门德育“基础课”,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懂爱、会爱。  相似文献   

7.
成长加油站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去爱国际复合教育专家韦弦国际网球高尔夫学校校长美国AGTA国际教育机构创办者Michael Hu(胡雄一)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去爱,教育者更是要将对自己孩子的小爱,提升到对所有孩子的大爱。如果我有一桶水,我会为孩子寻找一条河。作为国际复合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对待我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尽可能地为他(她)们提供一个中西文化共存的环境,让  相似文献   

8.
一个女孩正在家里写作业,爸爸下班回来了。孩子刚刚在学校接受过爱的教育,她马上倒了一杯茶水,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谁知,爸爸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写作业去!别跑出来玩!谁用你倒茶,多考个100分比什么都强!”这位爸爸不懂得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孩子心中刚刚萌发出来的爱的火花被他无情地扑灭了。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位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跟我谈起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朋友去参加某奖励基金会的颁奖大会,在那些品学兼优的获奖学生名单中,她突然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想了半天还是对不上号。直到颁奖仪式开始,她才认出了那个优秀学生竟然是三年前她班里那个毫不起眼的小不点。她觉得很内疚,因为她曾经把更多的关注、喜爱、期望给了那些爱说爱笑、爱唱爱跳、表现突出的孩子们,而忽视了那些不爱说话、毫不起眼的小不点。这件事让她反思:在幼儿园表现突出的孩子长大后并非个个出色;而在幼儿园时毫不起眼的孩子长大后也并非个个…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2.
李振村 《中学教育》2007,(2):F0002-F0002
到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采访,拜读了老师们写的很多教育故事。这是吴伟老师写的一个案例——“小J来到我班里时刚刚失去了妈妈。她很孤僻,总是独处一隅,上课极少举手,脸上从无笑容。面对这个孩子,我心里沉甸甸的,我知道,一个失去妈妈的孩子比其他任何孩子都更渴望得到关爱。于是我把自己的餐位安排在她旁边,吃饭时就和她聊天,逗她说笑;饭后一起散步……孩子慢慢变得活泼开朗了。一天,小J的脚葳了,红肿得厉害。听说用顺藤筋烧水洗脚治疗效果很好,我和刘辉老师便四下里寻找,跑了几个地方才找到。回校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又四处去借电饭锅,连夜烧水给她洗脚。当我握着孩子的脚,一下下给她洗时,刹那间觉得自己就是疼她爱她的妈妈……每天中午晚上各洗一次,就这样一连洗了四天。一天晚上,孩子们睡下了,我去查宿舍,给小J掖被角时,忽然听到黑暗中她轻轻叫了声:‘妈妈!’我以为她在说梦话,低头仔细一看,只见她正睁着眼睛看着我,我紧紧握住了孩子的手,幸福的泪水流下了脸颊……”  相似文献   

13.
烛光之夜     
作为一个老师,若不能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去评价孩子,而只是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学籍号码,我不知道,这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会是多大的悲哀。从爱出发,我想,这是一个老师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当所有的孩子都从“教育”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努力的时候,我们的奔波劳碌日夜追求也就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一、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来打动孩子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孩名叫彤彤,她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破坏欲特别强,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告状,上课坐不稳,下课排队上厕所还推人,把起床慢的孩子反锁在睡眠室里,坐在椅子上伸腿拌人家等等,比男孩子还要调皮。后来跟她妈妈一起商量想出对策,不管怎么样,先给她树立信心:你不是坏孩子。即使做错了事情,也不  相似文献   

15.
王书伟 《家长》2013,(Z1):37
爱孩子,就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千万别把家长的意愿放在首位。给孩子舒服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孩子才能快乐地成长。公交车上,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脸上挂着泪花,他的母亲在一旁低声呵斥他。从这位母亲的话语中,知道她这是带着孩子去学琴,孩子不愿意去,于是哭着闹起别扭。公交车开到少年宫站后,母亲扯拽着孩子下了车。望着这对母子下车的背影,我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叹。想起女儿小的时候,也带她学过电子琴,也  相似文献   

16.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可见。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11年前的9月,我带着一颗为人师表之心踏上了三尺讲台。走上了初为人师的道路。今天,驻足回望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根植于爱;有爱才有教育。  相似文献   

17.
爱这个字,从古至今,被人们赋予了无穷的生命力。渴望爱是每个人的向往,给予爱是每个人的心愿,把爱公平地洒向每个人的心田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努力追求着这种崇高境界。老师的爱是深沉的、公正的、无私的、严格的,它带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我想把这神圣的光环笼罩在每个孩子的身上。我的做法是用不同的爱去对待不同的孩子:将母亲般的爱给奇奇。奇奇是班中年龄最小的,每次当我帮她掖裤子时,她总用手勾住我的脖子;吃饭时,她会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不舒服时,她会一下子倒在我的怀里,闭上眼睛,享受那惬意的一刻……正是由于这…  相似文献   

18.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懂得了回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两者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桃莉&#183;海顿是一所小学的特殊教育老师,美国教育界推崇她为“爱的奇迹天使”,她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充满爱心的教育方法。《孤独的孩子》是她的教育手记,问世后备受关注,并且多次再版,发行到世界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位母亲、一位平凡的母亲,我爱我的孩子。但我认为母爱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要溺爱孩子;不仅要教孩子做事,更要教孩子做人;适当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地去面对困难:记得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能融人群体中。同时我还是一位教师,我认为成功教师既要把学生教育好,还要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人。如果她在外面八面风光,桃李满天下,而自己的孩子却一塌糊涂,那算啥成功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