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网络工程、纳米技术、克隆技术与量子研究等尖端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的日趋加剧,树立全新教育思想、摒弃陈腐教育观念已显得非常必要。近20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教育发展的趋势。但遗憾的是,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虽经不少探索与改革,却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变化多样本质唯一的填鸭式灌输方法,造就的学生多只会对付考题而缺乏创造灵感。这种教育的结果在近几年留美的中国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那里,高分学生多是华人,但有突出创造成绩的华人比例远低于高分学生的比例。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武宝生 《下一代》2013,(9):29-29
侄女一家住在美国加州湾区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镇名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开满鲜花的幸福屯"。这儿,离硅谷和三藩市不远,住着不少高知华裔人士。华人的孩子在"幸福屯"小学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人的孩子学习刻苦认真,个个都能考高分,因此,整个小学的学习成绩格外突出,这在该地区是凤毛麟角,出了名的。用国内的话说,这是一所出类拔萃的"重点小学"。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育观点总是将开发智力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事实证明这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新世纪要求给“智力”概念注人新的内涵,它应是一种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平衡。以往学生的“高分”主要取决于记忆能力,现在学生的“高分”更注重于分析能力。这就意味着开发智力与开掘创新精神应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当今广大历史教师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正处在个性发展非常鲜明突出的时期,充满了创造潜能,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忽略了创新教育,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分,而使学生的作文固定格式化,必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语文老师应重视对儿童个性的发扬,发掘学生潜能,对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成功的教育,应该培养出“高分高能”、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应始终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在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方面做文章。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云...  相似文献   

6.
侄女一家住在美国加州湾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那里有不少高知华裔人士。华人的孩子学习刻苦认真。个个都能考高分,华裔孩子较多的学校在当地小学中成绩格外突出,用国内的话说,是一座名副其实、出类拔萃的“重点小学”。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来自海外各地的华侨华人学生回到祖(籍)国来求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我们应大力发展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并通过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凝聚世界侨心。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应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认真研究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全面把握华侨华人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培养华侨华人学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从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高度,把华侨华人学生培养好。三是要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华侨华人学生对祖(籍)国的感情,从而起到凝聚侨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 ,形成了学校偏重分数 ,师生追求分数 ,家长喜爱分数 ,评估只看分数的不良风气 ,使学生成为了分数的奴隶 ,教师成为了创造高分的工具 ,同时也使教育的功能片面化、狭窄化 ,其恶果就是直接淘汰大批跟不上应考节奏的学生 ,畸形发育一些不合实际需要的高分低能儿 ,并从根本上导致贫困地区的人才匮乏以及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二、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及成因第一 ,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水…  相似文献   

9.
侄女一家住在美国加州湾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那里有不少高知华裔人士.华人的孩子学习刻苦认真,个个都能考高分,华裔孩子较多的学校在当地小学中成绩格外突出,用国内的话说,是一座名副其实、出类拔萃的"重点小学".  相似文献   

10.
扬长教育是指在中小学阶段以培养具有创造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创造为本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扬长教育,其目的是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突出培养学生人格,为多元化的社会培养多元化的成功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评价标准。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避免用“高分、听话”这惟一的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要在不经意中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我们不要培养“考试机器”,而要培养“等级+特长”的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优势教育与和谐发展教育,成功教育,让学生有成就感。二要实行课堂民主,创设愉快情境。教师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多讨论,鼓励学生质疑,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提“节外生枝”的问题,允许学生评议教学,对教师的讲解提不同意见;对学生提与课堂教学无关…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究其原因 ,从根本上讲 ,是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模式陈旧 ,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直接原因是为追求升学、考试拿高分 ,从而造成中小学生的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 ,而这些现象在一些教学质量差、师资队伍低的学校尤为突出。他们试图通过大量练习的积累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而选择的习题集缺乏启发性、典型性、概括性 ,并在类型上相应重复 ,学生虽然做了大量的练习 ,只是造成沉重的负担 ,对…  相似文献   

13.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 ,这次改革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科技、经济、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源泉 ,创造型人才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曾有学者提出 :“创造教育必将成为 2 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1 ] 创造教育、创造型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 ,争取高分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造成学生课业…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能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而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是:“我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创造水平低、应用数学能力弱”,“我们会做考题的学生夜以继日地苦学,却往往处理不了身边出现的问题”。学生升学考试得高分,两三年后很多却变成了低分。这种“高分下潜伏着危机”的现象必须迅速改变。否则,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将不能完成《纲要》提出的“数学素质”培育的重任。那么,“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呢?高分又是怎么“考”出来的呢?必须探求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在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科学的认识表明,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越来越突出,已日益成为人类认识尤其是自然科学认识的根本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人类根本思维形式,那教育就必然要为人类揭示这种思维形式的本质服务,所以创造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必然的。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优势,注重创新教育,切实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简称创造力,是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其结构可以认为是由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创造品质三大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6.
中招名额应该按比例分配中招名额按比例分配是初中升高中的名额按实际参加考试学生的百分比分配到各初中,然后由县招生办在各校报名考试的学生中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我之所以提出以上建议,出于以下一些原因:第一,从目前怪状看按比例分配的迫切性。即使一个不十分关心教育的人,也会看到目前教育中出现的许多奇怪现象:一是少数中学班额过大。每个班级100多人,学生拥挤不堪,学习环境不好,授课困难,辅导更加困难,作业批改不过来,不能及时反馈,学习效率不高。面对书山题海,师生实在没有办法。摧残学生身心,影响教师健康。多数中学,尤其是农村乡镇…  相似文献   

17.
筱敏 《师道》2002,(6):28-28
南京某中学实施“高考承诺制”,学生交2万余元“培养费”就能保证上大学,否则退款;浙江余姚一所民办中学斥资百万元,吸引高分学生;深圳某中学的部分学生在中考前被迫离开学校,校方的理由是怕他们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每年高考分数出炉,上线学生比例、高分学生比例,乃至紧随其后的名校录取比例,都成为衡量一所中学“档次”的硬指标……  相似文献   

18.
作业评价要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采取高分鼓励的办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亲师"之情、促进期望效应的产生等.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是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的教育活动。随着课改的深入,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在减少教学内容的同时,更为强调物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学习,突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以下策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教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但衡量质量的标准不应该只是考试分数和智育唯上,更不能追求那种忽视学生整体素质、限制个性特长发展、片面追求高分的'质量'.”学校应当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以实现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本文将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