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和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苏教版)第六册《荷花》。教学内容:《荷花》第二自然段。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个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画句子,读句子。)师:现在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想让同学们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齐答:想)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相似文献   

2.
一、研读自悟师 :《荷花》这篇课文那么美 ,咱们一句一句地读觉得不过瘾 ,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 ,找出你觉得美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师 :好 ,咱们来交流。交流方法 :先读一读找到的词或句 ,再说说它美在哪儿 ?能讲出理由更好。生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觉得“小莲蓬”很美。它从雪白的花瓣中露出来 ,黄黄的 ,嫩嫩的 ,真好看。你们瞧—— (指点银幕图 )。师 :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生 :我觉得“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很美。从“花骨朵…  相似文献   

3.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山你喜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哪位同学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请你读一读。 (生读)  相似文献   

5.
师:阵阵清香诱我赶紧来到池边,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CAl课件:荷花图。配乐、生看图欣赏) 师:你觉得荷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太美了! 生:我太喜欢荷花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荷花太美了,真令我陶醉!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被这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己去欣赏荷花,比如:图文对照;边朗读边欣赏;也可以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体会它们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师:将你的欣赏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看谁欣赏得最美。 师:你觉得哪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生…  相似文献   

6.
师: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读了课文有哪些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开始自由读文,教师同时播放轻音乐;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思考得也很专心,老师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感受到的说给自己听听,一边说说,一边改改,组织好语言。 (生自言自语,说、思、改相结合)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课文的感受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 (生开始讨论交流,协作学习,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给全班同学听?想说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贝多芬真了不起,无意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很高,好样的。谁愿意把描写草原美景的这段文字读给大家听听?(一生读课文)师:你读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也很投入。究竟读得怎么样呢?我们来评一评。谁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生:我认为吴丽同学读得很有感情,语句很流畅。听完她的朗读,我仿佛亲眼见到了草原上的美景。生:我认为吴丽同学读得声情并茂,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生:我认为吴丽同学读得很投入,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如果她将“轻轻流入云际”的“轻轻流入”读缓一些、轻一些,就更好了。生:听了吴丽同学的朗读,我觉得我都深深地爱上草原了。师:评得多棒啊!…  相似文献   

8.
师 :这节课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和1600多年前的张衡一道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下。(播放轻音乐)师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师 :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生 :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有许许多多的星星。生 :我看到了无数颗星星挂在天上 ,一闪一闪的 ,好像在向我眨眼睛呢。生 :我还看见 ,张衡躺在奶奶的怀里 ,耐心地数着星星呢。师 :你们想得太美了 ,我们来看作者写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三分钟后)师 :有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生 :晚上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师: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写上读后语。生:(边读边在课本上写读后标记)师:同学们读书读得多认真呀!现在你们肯定收获不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句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要那样读?(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地讨论,有的还表情丰富地读开来了)师:在学习小组里读可能不过瘾,谁在班上读一读?生1:我喜欢读的句于是:“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我边想象着厚厚的雪。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的也来读一读。生2:我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10.
林永红 《湖北教育》2004,(13):51-52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山你喜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相似文献   

11.
陈玮  张学平 《湖南教育》2003,(22):52-53
片段一:自主学文,交往互动师:是啊!雪后的景致美如画卷。作者竣青又是以怎样生动的文字来描绘雪后景致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节,可以快速阅读或默读,也可以自由轻声读,选一个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批注。(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师巡视)师:你们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生:我认为“一阵风……彩虹”这句话写得很美,不仅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雪末儿比作玉屑,还运用了动态写法来描写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师:“风吹树动雪花落”,多美的一个句子!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  相似文献   

12.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我被课文讲的几件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件事,为什么喜欢?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说你的读书感受。生:(读文,同桌交流)师:谁愿意跟大家谈一谈?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写的这件事。(读第二自然段)我感觉到作者的家长能告诉孩子实情,而不是欺骗他,说明他的父母很尊重孩子。这里的“欺骗”我认为是“哄骗”的  相似文献   

13.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批、点、评、注的方法,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了长妈妈的人物形象和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你喜欢长妈妈吗?请同学们用“我喜欢(不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说。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说明读书很认真,要评价长妈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公元前5世纪,希腊大画家宙克西斯接受了一项为海伦王后画像的任务,海伦王后是一个异常美貌的女性,宙克西斯为了把她画得更美一些,就让国王下令集中了城中所有的美女,然后又从中挑选出五个最美的姑娘,最后画家又把这五位美女各自最美的部分集中到画像上,画…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师:把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生边轻声读边画,然后小组讨论。老师作适时点拨)师:你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我都禁不住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生:我觉得“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这句话含义很深。第一个  相似文献   

15.
谈“对话”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与学生进行对话活动,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结果是沉默或是简单地对答了事,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呢?一、有效对话应以读为基础一位教师在执教《荷花》一课时有以下的一段对话(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荷花怎么样?生:(脸无表情)荷花很美。师:你说得很对,还有谁来说呢?生:(声音很低)我觉得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这种形态的荷花很漂亮。师:除了美和漂亮…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师: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那么幽雅迷人。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大屏幕出示句子)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称作“活的画”?生:我想知道“那画家”究竟是谁?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师:你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样吧,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生:因为每当有风吹过池塘的时候,荷花就会随风摇摆,好像活的一样,所以把这一池荷…  相似文献   

17.
一、朗读感受师 :上节课 ,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每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你可以把自己感到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 ,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想 ,你最欣赏同桌朗读的哪些段落。(生选优美段落 ,同桌互读互评)师 :哪几组同学来向我们展示一下?A组 :男生 :(读第8自然段)女生 :我觉得他读得比较流利 ,但在感情处理上 ,“似乎……”这句话前面的感情太强烈了 ,后面上不去。(众笑)师 :同学们 ,了不得 ,一上来就是一个专家级的点评。我想 ,她说得这么好 ,读得一定也不错 ,请她读一下。女生 :(略显羞涩地朗读第8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是不是病句?”——品味妙处《船长》(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一课,最后几节描写了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的悲壮一幕:轮船在慢慢下沉……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师引导学生品读这几节)生:我觉得“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这两句话是病句。前一句说船已经沉没了,后一句又写船沉没,犯了意思重复的毛病。师:(出乎意料地)同学们读读看,你们怎么认为?(生读后)生:我认为这是个病句,可以把后面的句子删掉,改成“: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师:(出示课文原句与修改后的句子)请大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分别放到文中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反复品读比较)生:课文原句是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补充讲沉船的过程,沉船的过程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修改后的句子只是讲沉船的结果,给人的印象不深。师:你分析得很准确。生:读课文原句,我感觉有种悲痛感,似乎亲眼目睹到哈尔威船长随轮船沉入大海的情景。读修改后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师 :早晨 ,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什么?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为了给孩子看病 ,去找一位老大夫。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是搭船给儿子看病。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因为孩子生病非常着急 ,热心人帮助了她们。……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不错 ,现在请大家来细细读课文 ,划出文中让你特别感动的句子 ,用划出。(学生默读 ,划出文中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师 :现在请同桌合作 ,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些句子会使你感动。(同桌交流后大组交流)生 :我觉得课文第2小节中描写年轻妈妈的神态令我感动 ,因为我生病时…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