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人     
陶涵纲 《新作文》2013,(Z2):21-22
有一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抓狼人。我父亲是一名警察,他坚信世界上有狼人,于是他带着我走进一片森林。据说这片森林里有狼人。我跟着父亲走进森林,四周寂静,我和父亲一直来到森林深处。这时天色已晚,我和父亲吃了自带的干粮便睡了。我来到了森林里,环顾四周,突然,一颗子弹射穿了我。我惊醒了,发现这只是一场梦,我的背部都已经湿了。  相似文献   

2.
18岁那年,我参加高考后惨败,父亲对我不抱希望了,让我跟着他去收购李子。八月的天气很闷热,没有一丝风。我们在邻县乡下一个凉亭里忙得不可开交。我记账算钱,父亲和卡车司机把农家挑来的李子倒入袋里。我看见父亲古铜  相似文献   

3.
守望成长     
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主人翁说的一段话: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除了我,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的职务就是在那悬崖边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4.
谁更贫穷?     
一个很富有的父亲带他的儿子去乡间体验穷人的生活,数日后父亲问儿子:"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的穷苦了吧?"儿子说:"晤."跟着讲棕他的的观察所得:   我们养了一只狗,他们养了四只.……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是农民,我当然也就是.农民有农民的活计,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做,很多农活都在父亲的严(严厉)传申(申斥)教下学会了.可惜后来到了城里.在大学里教书,评教授时这些技术都不算数.我还得去写叫"论文"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6.
爱,如潮水;爱,如甘霖;爱,如阳光——简单、细微,却支撑着我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伴我渐行渐远……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我也习惯了跟着母亲住.渐渐的,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不再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甚至开始厌恶他的唠叨、他的关心,无视他为我付出的很多.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让我倍感压力。因此,我在心里对父亲产生了不满和抵触的情绪,觉得父亲太冷酷了。有一次,父亲正在院子里磨米粉。那时候,乡下没有加工粮食的机器,所以磨米粉什么的都得用石磨。父亲磨到一半,村里来人说有急事需要父亲帮忙。父亲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来人走了,同时嘱咐我把剩下的糯米给磨好。  相似文献   

8.
时光的礼物     
<正>刚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和父亲离了婚。父亲就此离开,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是很懂大人的事情。但说句实话,当时的我很埋怨我的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走。我明明可以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和爸妈一起幸福生活,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度过温馨的每一天。但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可能拥有那种生活了。我只能在学校放学之后,匆匆地赶回家,和母亲两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沉默地吃完晚饭,然后伴着家里的旧钟"滴答滴答"的声响,匆匆  相似文献   

9.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  相似文献   

10.
童年时,我很喜欢在村头的青石碾盘上,和几个伙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玩泥巴。抟泥模时,我总喜欢模仿别人:看阿三捏了只小狗,我也捏只小狗;看阿四捏成手枪,我把"小狗"揉掉,重新再捏成手枪模样……如此改来改去,最后什么"作品"也没有捏成,手里只空攥着一把湿泥巴。有一天,父亲下地时路过村头,看到了我抟泥模的整个过程。回到家后,父亲严厉地对我说:"你玩泥巴,想捏什  相似文献   

11.
滴血亲情     
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我有一个很爱很爱我的母亲。虽然我家并不富裕,虽然我一直体弱多病,但我一直都感到很幸福,直到父亲出事那天。“李俊,快去看看,你爸爸出车祸了!”我没命地跟着阿姨跑。在看到现场的那一刻,我惊呆了,父亲倒在一滩血水中痛苦的呻吟着。我冲向父亲,跪倒在他身旁,泪水吧嗒吧嗒地落下,我大呼:“快送去医院!”医院里。父亲正在输血,血库没血了,血袋里的血却是叔叔的,而不是我的。我呆坐在凳子上,望着血袋里的血一滴滴地落下,一滴滴地流进父亲的血管内。我凝视着父亲,似乎,看得见每滴血在他血管中的流向。眼泪顺着眼…  相似文献   

12.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13.
心心相依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有人看见我和我父亲走在一起,我就觉得很没面子。父亲身材十分矮小,脚也跛得很厉害。我们不得不一起出门,好让他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以便保持平衡。这非比寻常的组合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这些讨厌的目光使我如芒刺在背。父亲要么没有意识到这点,要么也为此而苦恼,但无论如何丝毫没有形于颜色。我俩的步伐难以协调一致——他步履蹒跚,我脚步匆匆。因为这,我们一起进出时往往是相顺无言。但是当我们出发时,他总是会说:“你先走,我跟着你。”  相似文献   

14.
父爱     
记得有人这样问我:"你的父亲爱你吗 ?"我当时只说了三个字"不知道"。那时的我只认为父亲就是一把"戒尺",只知道打我。"难道打就是爱吗" ?有时甚至对他的"暴行"恨之入骨。因此和我父亲一直没有沟通的机会。这样一直延续到初中二年级,方才回味出深深的父爱。   初二的时候,一天,爸爸突然对我说,要给我转学。这简直是突然而来的铁盖,把我盖得严严实实。我甚至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我不愿离开我的同学,他们都对我很好。我们曾一起在山间奔跑,一起在雨中踢球,我们在一起不知有多快乐,那是一种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童真。当时我的直觉…  相似文献   

15.
读懂父亲     
6月17日,是父亲的节日,他的爱常常深藏心底,像莽莽群山中的矿藏,不易发觉,但却无比坚实,无比珍贵。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世界,解读父亲。我在一个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  相似文献   

16.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中考前的一天,我手握镰刀,雄赳赳气昂昂地跟着妈妈走向金色的麦田。来到田埂上,我看见金黄的麦穗压弯了腰。一阵风吹过,麦子左摇右晃、前俯后仰,像一个个醉汉。开始收割了,我左手握紧麦子的中下部,右手挥起镰刀,"咔嚓、咔嚓……"麦田里传出一阵阵节奏明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卡车     
父亲有辆卡车。小的时候,父亲是我心中的山,因为他身材魁梧,更因为他的卡车。我总是喜欢跟着父亲出车。那个年代,在像我们那样的小村庄里,能够拥有一辆车是很了不起的,哪怕只是一辆破旧不堪的老卡车。每次逢场赶集,村里的乡亲们总会爬上父亲的卡车,清晨浩浩荡荡出发,下午又浩  相似文献   

18.
我很反感我的父亲. 父亲走南闯北,很能侃,在外面总是和陌生人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一点也不稳重,一副市侩样. 一年冬天,我同父亲一起回老家过年,由于天降大雪,造成列车中途滞留,迟迟不能进站.旅途的疲惫,再加上漫长的等待,我心烦意乱.而父亲却又在和陌生人夸夸其谈了,我忍不住冲着他大吼,父亲很是下不来台.  相似文献   

19.
    
冬日里的风,刺骨、凛冽。我站在外婆家大门口,揉搓着冻得发僵的双手,—个劲儿朝远处望。刚放寒假,爸妈又吵架了。这一架吵得很凶.妈妈像是赌气,不愿跟我和爸爸一起回乡下。一心急着回来见外婆的我自然先跟着爸爸回到老家,只留妈妈—个人在城里。  相似文献   

20.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灵的雕刻师。孩子,特别是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