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中总有许多令人留恋的美好往事。一天天、一年年,梦幻样朦胧,彩云般绚丽。翻开案头卷帙,漫步古诗苑圃,不经意间读到几首“童趣”绝句。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了四首李白写的诗,还记得吗?(《古朗月行》《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你认为哪一首最有趣、最好玩?好,我们就带着童趣,带着童年的想象一起朗诵这首诗。  相似文献   

3.
童年是绚烂的旭日霞光,童年是缤纷的雨后彩虹,童年是斑斓的碧空星辰,童年是温馨的三月春风。重年是奶茶一杯,甘甜;童年是鲜花一束,芬芳;童年是清泉一泓,澄澈;童年是垂柳一绦,婀娜。本期“古诗联读”,觅取春夏秋冬四季“童趣”绝句,让你唤回童心,享受一派纯真之美。  相似文献   

4.
童年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客观的时间经历,童年是不可能消逝的,童年的消逝在本质上是童年体验的消逝.对童年体验的追忆表明,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童年体验的基础,童年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童心、童真和童趣为基础的童年体验.保卫儿童的童年就意味着保卫儿童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相似文献   

5.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的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孩子们通过朗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与幸福。这首儿童诗内容简单,孩子们可以很快理解到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本文以《家》为例,具体分析怎样上好一堂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一、情景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感《家》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那这堂课笔者也要选择充满童趣的方式来开头,让学生在教学伊始就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6.
回望童年     
童年是一首情意绵长的诗,童年是一支趣味悠远的歌。回眸凝望,自有溪水淙淙、童趣盎然令人留恋,但也会心生些许美景不再的困惑失落。金色的童年,踏着欢快的舞步,永远在回忆里生动着。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选编的古诗,大多抒发壮怀激烈的人文情怀,像《池上》、《小儿垂钓》这类童心盎然、童趣浓郁的古诗并不多见.诗中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使人恍然回到童年.对古诗的处理,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入手,用自己的眼睛看小儿,即便隔着岁月的长河,循着诗歌的脉络,学生依然能够放飞童心,触摸和捕捉到诗歌中小儿的天真和烂漫.  相似文献   

8.
<正>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的课后题,是将其中一首古诗改写成短文;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怎么表演课本剧”。本期,我们来化身编剧,一起编写你心中的剧本吧!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为例根据古诗,将剧本设计成两个场次——知辛苦(诗的前两句)和感童趣(诗的后两句)。  相似文献   

9.
彩色的童年     
我糊一只风筝托风送给白云———飞翔是一首诗我折一只小船托小溪送给大海———远航是一首诗我画一只蝴蝶托大地送给花儿———童趣是一首诗我捉一只萤火虫托光明送给草地———闪光是一首诗彩色的童年@匡嘉莉$湖南省沅江市第一中学  相似文献   

10.
[单元说明]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选编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述月亮,介绍月亮。《古诗两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69年首次登月的过程。所有的文字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语文天地”通过做摘录笔记、填写成语、自读古代诗人明月寄情的诗句、品味近代文学大家的写月名篇等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的系列教…  相似文献   

11.
<正>苏教版选编的古诗,大多抒发壮怀激烈的人文情怀,像《池上》、《小儿垂钓》这类童心盎然、童趣浓郁的古诗并不多见。诗中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使人恍然回到童年。对古诗的处理,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入手,用自己的眼睛看小儿,即便隔着岁月的长河,循着诗歌的脉络,学生依然能够放飞童心,触摸和捕捉到诗歌中小儿的天真和烂漫。一、了解小儿,疏言通文对小学古诗教学来说,语言是一个难关。如何根据学  相似文献   

12.
<童趣>一文叙述了三个童年游戏,虽然每一个都是平淡无奇,但是经过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童心点化便充满童趣,充满诗情画意.<童趣>叙事简洁、脉络分明、文眼突出、主题鲜明,在语言上虽是文言文,障碍却不多,可以用加字或换字的办法解释;在内容上,再现了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童年是那样意趣盎然,古诗里的童趣俯拾皆是,淳朴可爱,妙趣横生,读之不禁哑然失笑,极富韵味,如黑白电影般在眼前重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碎地声。"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一诗,是写寒冷的冬季,一顽皮孩童用彩线穿住一块冰,提起当锣来敲,起初声音清亮,孩子越敲越得意,稍不留意冰块被敲落,碎了一地。让人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冬天,玩冰常玩得热火朝天。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童趣诗较多,将儿童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再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6,(Z2)
“放胆”排行榜:二等奖选材新颖指数:爱心表达指数:童趣盎然指数:获奖"解密卡"今天,我和妈妈背古诗。我们背的第一首诗是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了让我记得又快又好,妈妈想出了一个主意:一边画一边背。妈妈几笔就画出了山、鸟、桃花、水、鱼、雨……很快,我就记住了这首古诗:“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教材简析《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诗中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回味之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2.学会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字词,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相似文献   

16.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选编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述月亮,介绍月亮。《古诗两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69年首次登月的过程。所有的文字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语文天地”通过做摘录笔记、填写成语、自读古代诗人明月寄情的诗句、品味近代文学大家的写月名篇等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的系列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教材简析《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诗中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回味之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2.学会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字词,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童年,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童年,一次次无忧无虑的嬉戏。童年,如星般的童趣,如水般的童心,如梦般的童话……作文,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回放童趣,放飞童心,使儿童的天性得到尊重,灵性得到释放,悟性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流程]一、搜索童趣前几天,我收到中央电视台《童心回放》栏目的邀请信,邀请我们去现场当嘉宾,大家已经回去打开“童窗”,搜集到与童趣有关的材料,为上节目做好准备。今天,让同学尽情回放童趣,放飞童心。搜索第一站:翻看儿时相册“相”里寻“趣”1.播放课件(充满童趣的学生小时候照片)2.你觉得哪一张最有趣?看,…  相似文献   

19.
这篇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一首是《所见》;一首是《小儿垂钓》.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要教给学生阅读古诗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陈冬梅 《现代语文》2005,(3):28-29,27
"古诗"是魏晋以后人们对汉末流传下来的一批无主名五言诗的总称.据梁朝钟嵘言,他所见者犹有五十九首,梁昭明太子萧统纂集<文选>,从流传的古诗中选出十九首载入书中,而冠以<古诗十九首>,后人沿之,遂成为这十九首诗的专名.<古诗十九首>以其浓郁的抒情特色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曹旭说"<古诗十九首>是一组美丽而悲怆的诗."陆时雍<古诗镜>亦评其是"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古诗十九首>正是以五言诗的特有形式所抒发的作者内心那种凄凉哀怨悲怆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一代代的读者,使"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这种悲凉凄怆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