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漏网之鱼     
五(1)班同学正在进行游戏“大渔网”,调皮的学生A为了成为一条抓不住的“鱼”,一会儿“鲤鱼跳龙门”逃到了岸上,一会儿奋力冲破渔网“重获新生”,屡屡犯规,成了一条“漏网之鱼”,并为自己的“成功”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有蛇吗?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看到了一则流传甚广的,有关爱尔兰人巧妙利用动物的奇闻。奇闻讲爱尔兰的冬天冰天雪地,在铺满冰雪的道路上,蹒跚缓行的老人们手拄的“龙头拐杖”,竟然是一条条冻得直挺挺、硬梆梆的蛇。还说爱尔兰人不但用蛇做拐杖,而且别出心裁地把一条条冻成“花环”的蛇,拣回家穿成串,编成门帘挂在门前,用来挡风御寒。待到来年春暖花开,这些苏醒过来的“龙头拐杖”和“门帘”们,便会知趣地溜走。  相似文献   

3.
邓如意 《中国钓鱼》2005,(11):38-38
今年9月12日中午,一位钓友在电话中告诉笔者,他钓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怪鱼”。出于好奇,我立即赶到了钓友家,果然看到一条色如鲢、形似鲨的长75厘米,重2.5千克的“怪鱼”。所不同的是“怪鱼”的上颌呈一个长长的鸭嘴形。据钓友称,他是用手竿于当日上午在嘉陵江中钓得的。  相似文献   

4.
李霞 《收藏》2008,(5):34-36
认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是从他撰书的一条横幅开始。这条横幅从左念为“牛黄清心”,从右念则是“心清黄牛”。左念的意思是在工作遇到矛盾时,给思想来点“牛黄”吃,让头脑冷静,使问题清晰,再找出办法;而从右念,则是勉励自己做一头内心清澈平和的“老黄牛”式的会长,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5.
何川 《中国钓鱼》2005,(9):40-42
前不久,《中国钓鱼》杂志转来钓友王先生的来信,咨询偶然钓到的一条“怪鱼”究竟是何方神圣。笔者拿起照片仔细一看,初步断定此鱼乃水族爱好者们常说的“清道夫”是也!可能最让人疑惑的就是这条“清道夫”的个头与我们平常在朋友家、水族店中看到的相差太大,莫非出现了变异不成!此外,很多钓鱼爱好者都知道,清道夫是热带鱼种,  相似文献   

6.
戎畋松 《收藏》2006,(10):107-108
战国时期赵铸币。是品“西刀”(图1),有人称之为“西化”“西人”,为小型尖首刀,通长12.3厘米,重4.6克。其形制瘦小,刀首倾斜角度甚大,近陡坡状;刀刃正面有两条细竖筋,背面只有一条,刀环呈椭圆形,出土时已破损。  相似文献   

7.
年年积财     
符中士 《垂钓》2001,(6):74-76
我们家乡以前吃除夕团圆饭,家家户户都有一道名叫“年年积财”的菜。在一个大盘子里,依次整整齐齐摆着两条鲇鱼,一条鲫鱼,一条才鱼。借“鲇鲇鲫才”的谐音,来表达祈求发财的心愿。“年年积财”这道菜几天都不能动,要餐餐摆上桌,一直摆过大年初三,才可以吃。  相似文献   

8.
赵玉堂 《垂钓》2005,5(7):31-33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牡丹江江南兴隆镇附近水域钓鱼,遇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钓迷,他端坐在一铧尖处的激流前,正手执一把约3米长的短竿全神贯注地垂钓。只见他左手握竿,右手操纵摇柄,随着摇“轮”收线,一条条银鳞闪烁,活蹦乱跳的小白鲦被拎出水面。没过多大工夫,他又开始摇“轮”收线,又有一两条白鲦被“请”上岸。咦,怪哉!咋没见他甩竿投钓就把鱼儿钓上来了,难道他手中的钓竿是“魔竿”?我怀着一种好奇心,走过去和他搭话。  相似文献   

9.
国子监     
在北京安定门内,有一条安静的小街——国子监街。伫立在东西街口的两座额题“成贤街”的一间二柱三楼的冲天式木牌坊,是这条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街最显著的标志物。漫步街里,还有两座一模一样的木牌坊,只是横额上的题字换成了“国子监”。  相似文献   

10.
首战螺蛳沟     
王志保 《钓鱼》2005,(10):47-47
“螺蛳沟里有大青鱼。”常去那里摸螺蛳的张三,人称“螺蛳张”,只要一看见钓鱼人便这么说。他说曾“亲眼看到一个小伙子,被一条大青鱼折了竿子。”此话是真是假,无法考证,但却一直把我的心拨弄得痒痒的。  相似文献   

11.
阎锋 《垂钓》2004,(11):8-8
辽西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葫芦岛是我生长的地方。小时候,家就住在海边,每天趴在窗台上就能看到潮水的涨落、渔船的归来和渔民社里煮虾的大灶中冒起的黑烟。听父母讲,我穿开裆裤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爸爸拿着小竹条去跟邻居的大哥大叔们到海边去钓鱼,看谁钓得多。现在还时常想起邻家大哥口中喊着“海龙王来一条吧”、一条条的鱼就真的“飞”入网兜的情景。当  相似文献   

12.
夏昕 《新体育》2007,(3):24-26
鲍春来用颤抖的手指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老爸,我当了旗手,该怎么办?不知怎么准备。”而此时他不知道,父亲早在几小时前就收到了一条“神秘”短信;“沙漠亚运百花盛开,中国旗手神秘待猜;寒冬乍暖忽报春来,感动多哈再夺金牌。”……  相似文献   

13.
巧巧 《中国钓鱼》2001,(5):60-60
一垂钓者一下午都没有收获,傍晚回家时他来到一个很大的鱼店:“喂,老板,给我称两条鲜鱼。”鱼店老板:“对不起.鲜鱼卖完了,来两条炸鱼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因材施教原则是现代教学论中一条重要原则,按照其目标试的“差异教学”是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体育差生”是各类学校共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实施“差异教学”转化“体育差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游钓月亮湾     
辛古 《垂钓》2005,5(5):57-58
这条“尾巴”特别突出,海岸边是50多米宽、300多米长的沙滩。因为沙粒都是银白色的,从远处看,整个沙滩就像一弯闪闪发光的月亮,“月亮湾”就是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煮酒论英雄     
lovhn 《新疆体育》2001,(1):40-40
人们说“有女不愁嫁”,中国足球前些年的确如此,无论是甲A抑或是甲B,只要凑齐了“七八条枪.十几个人”就会吸引一众“挥舞着支票薄”的豪爽老板们乖乖的掏钱。  相似文献   

17.
陈祖源 《围棋天地》2005,(10):63-64
在以空为地的日本规则中,“双活无目”是一条怎么看都令人费解的规定。其实,它源自中国古代围棋规则中有关“扣眼位”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遇险     
华成 《垂钓》2002,2(9):55-55
早晨天还好好的,这会儿怎么阴沉沉的。华成说:“今天的天气不太好,搞不好要下雨。”大平说:“没事,带雨具了。”华成抬头往对岸看了一眼对大平说:“队长钓鱼怎么跳起来了?”队长跑过来,华成问:“怎么了?”队长说:“他妈的,那有一条蛇。”大平说:“那你跑哈呀,把它抓住呀。”队长说:“走,你去抓去。”大平说:“我不去,我也不在那钓鱼。”这时大平后面也有一条蛇,队长看见了,  相似文献   

19.
昕东  王溪 《垂钓》2007,7(9):20-20
钓鱼本来是快乐的,如果你不幸钓到一条“索命”的鱼,千万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捞鱼     
四海 《垂钓》2005,5(2):68-69
某日,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如今钓鱼再也不用屁颠屁颠地往乡下跑了,有人在闹市区开了个“姜太公鱼塘”,各种鱼都有。末了,他还约我本周末就去钓一回,我极为爽快地答应了。尽管我知道“姜太公鱼塘”是个养鱼场,老板的目的无非是卖鱼,但毕竟挡不住垂钓的诱惑。因此,星期六一大早我和朋友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鱼塘。在那用瓷砖砌成的方形鱼塘里,一条条肥胖的鲫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