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重视已有结论的死记硬背、被动模仿,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拥有着知识的霸权和讲授的霸权,教师的话语便是指令,学生只能被动地倾听。教学是一种“单边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课中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美术欣赏、工艺设计及电脑绘画等课难以理解的难题,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为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和创造能力提供了保证。但是以“电脑多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时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相冲突,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共同参与学习。所以,应正确看待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利弊,合理利用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务在“驱动”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这样便出现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很容易使学生大脑皮层产生疲劳,激发不起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地调整教育教学观念,勇于进行教改,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换位教学谈     
1.观念换位 传统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事实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固有内因和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美术教学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经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执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努力构建自主学习的崭新学习方式,打造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学过程应该是美的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是美的感情交融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效…  相似文献   

8.
赵同 《文教资料》2014,(13):169-170
历史教学正经历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具体说来,就是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懂得怎样学习。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对学生共同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学生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如何把学生从课堂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选择者、意义的自主构建者、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是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放开手脚,摈弃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不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生生、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围绕教学目标共同教与学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主体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主动探究自己中充分发表意见,生生互动、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