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论是新课程还是老课程,学生的学习都应放在落实“双基”上。新课程改革并没有要求一概摈弃所有传统做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双基”就是根本,就是泉源,突出“双基”教学是贯彻新课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提出后,"双基"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似乎二者是矛盾的,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笔者觉得新课程改革并非是要否定"双基",而是让学生更主动、更有兴趣地去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强调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结合信息技术《电子邮件》教学案例,分析双基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而作为教学精粹的"双基"教学,如何能够有效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应对江苏省高考新模式,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数学"双基"核心内涵界定数学"双基"的核心内涵就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怎样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数学"双基"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此作了简明的阐述:①从发展性角度审视基础.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是数学基础知识的特点,一些诸如"平面几何的公理化体系和证题术"等困难过大的课题退出了课程舞台.与此同时,一些和生活实际有关联的诸如"算法"、"概率统计"等数学内容,作为"基础"走进了数学课程.作为数学"双基"一部分的"运用现代技术学习数学"也成为了数学新课程的亮点.②过分地关注培养"形式化的逻辑演绎"的能力,是传统"双基"的弊端,这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双基".实质上"双基"的内容还包含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③发掘和弘扬数学的人文价值.变数学"冷漠"与"呆板"为"美丽"和"活泼",促进数学"双基"教学生动活泼.④对传统数学"双基"的有利成分应继承与应用,数学证明和严格的数字计算既是基本要求,又是非常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海南教育》2013,(5):57-57
<正>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合作、探究地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被作为一个重要模块提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科学的发展观,而科学的发展观立足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体现在"一切以学生为本"上。因此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怎样学习的技能。而主体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政治新课程标准和江苏考试说明(政治科)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注重学生对双基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要做到"高效率轻负担",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化学复习教学中落实“双基”、培养能力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化学试题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双基"的考查与能力的考查紧密融合,特别强调对学生应用"双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的是"活"的双基而不是"死"的"双基",体现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课程要求。教师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不能教师再"各显神通",学生却"按兵不动"。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  相似文献   

9.
"情境、问题、探究、应用"教学模式从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重视教学情境创设,重视学习问题的提出和自主解决,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突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靠课堂教学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双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系统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融合在一起的整体实践,其终极指向是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素养。放眼现在的语文课堂,"双基"这个一度"受宠"的  相似文献   

12.
杨学平 《文教资料》2008,(17):146-148
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过程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其知、情、意、行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让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中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登斌 《教育探索》2002,(12):36-37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在"双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过程的一种新理念,是对"双基"内涵的完善.在新课改理念下,积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双基"知识的整合.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及"双基"评价.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体验"问题——探究——发现——应用"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既让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推理论证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在他的《人,诗意的安居》一书中提到"让学":"道所要求的是:让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生本"理念与"让学"理念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海德尔认为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其它任何东西."让学"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思"就是积极引领、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引思"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决定  相似文献   

18.
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了很好地落实美术课程的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成为"小先生",上台授课。"小先生"即学生做老师"小先生制"最先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推行民众教育时,他曾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把知识扩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听和说的语文能力,在新课程中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表述,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对学生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说明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中,特别注重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情境。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三大参照。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