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2009年的夏天,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我踏入了山东大学的校门。山东大学坐落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从踏进山大第一天起,我便被她那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百年老校的历史沉淀了她浓厚的文化底蕴,闻一多、臧克家、  相似文献   

2.
王静 《神州学人》2008,(4):25-27
“最大的愿望是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成好……” 2007年12月.山东大学(以下简称山大)王克明教授名列其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克明说.“院士这份荣誉首先属于山大,因为山大培育了我,我最想说的话是‘谢谢’两个字。”他强调.科研不是个人行为.需要合作.需要团结.需要经费支持。课题组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相似文献   

3.
2011年的夏天,我拖着行李从出租车中狼狈地爬出。威海的太阳像会照穿人体一样刺痛我的眼睛,山大在一片白光中渐渐打开,向远方一望无际地铺去。从未见过的景色十分陌生,却随处散发着亲切的气息,新鲜的海风和直白的阳光摆出明媚而热烈的姿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莫名其妙地被打动,所有复杂难言的忐忑瞬间被抚平。威海和山大,就这样毫  相似文献   

4.
《济南的冬天》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云南蒙自县教育局教研室张1930年;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脍灸人口的佳作。作者借济南特有的冬景,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一、通过对比,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文章开头,老舍这样写道:“对...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育科学》2004,(12):64-64
济南绿叶教育书店是武汉绿叶教育公司在山东省唯一的一家分店,书店选址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楼下,山东省教育学院斜对面,教育大厦南150米,自1999年书店营业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读的好评与信赖。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广大读,我店已启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开办了省内首家专业的网上教育书店;欢迎广大教育工作点击我店的网站,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曹操与济南     
曹操与济南有很深的缘分:做济南国相,在政治上得到了历炼,树立了名声,可谓是事缘;在济南附近收编黄巾军,势力大增,初步奠定了王霸之业的基础,可算是地缘;纳济南人卞氏为其贤内助,得以全身心地致力于戎机政务而罕有后顾之忧,这便是所谓的人缘了。因此说曹操是济南历史上的名士,自无不可。  相似文献   

7.
偶然听说济南国棉一厂幼儿园有一位能干的园长,十分感人,于是本能地想去一趟好好感受一下。 2000年暑假一个太阳似火的日子,我来到了一棉幼儿园,坐在了园长陈荔、书记杨琳和业务国长张连凤的面前。这一坐竟一个上午没有动;此后,我就像被强大的磁力吸引着一般,几次踏进了一棉幼儿园,全然顾不得“七月流火”、阳光炙人。一 1996年,正是企业不景气的时候。国棉一厂生存困难,所属的幼儿园也一副破败景象:活动室四壁皆空,屋里只剩桌、椅、床、饭碗;园里卫生状况吓人,到处都是死角;电风扇有一半不转;水笼头多数下淌水;…  相似文献   

8.
走向辉煌的岁月张秉谦好像冥冥中有一条命运之绳在牵着,我和《山西教育》有剪不断的情缘。32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本杂志的内容和风格所吸引。心想,将来能到这个杂志去工作,那将是我一生之大幸。这本杂志就是《山西教育》。1965年,我从山大中文系毕业分...  相似文献   

9.
我爱我班     
我有两个家,除了自己的小家,还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济南老年大学太极拳一年级三班。在这里,老师算是一家之长,同学亲如姐妹兄弟;在这里,每个人都默默地付出,为集体的荣誉尽心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领略到快乐和幸福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壮大是一种带普遍性的现象。济南鲁中都市圈应包含8个城市,即以省会济南市为中心,淄博、泰安、聊城、滨州、德州、莱芜、东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济南为核心,7个周边城市为依托的呈圈层结构布局的“1+7”的都市经济圈。构筑济南都市圈应采取如下政策措施:做强济南产业,体现泉城特色;建立领导会晤机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性协调机构;促进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都市圈快速交通网络;打造数字通讯网络;培育一体化市场,推进要素整合。  相似文献   

11.
王静 《神州学人》2005,(5):32-32
2月25日,一架来自韩国仁川的飞机夜幕中降临在济南遥墙机场。96名韩国园大学学生,来山东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受到山大师生的密切关注。带队的李仁洙副教授,今年只有37岁,看上去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交谈中得知,他已经有了十年韩中交流工作的经历。早在读高中时,李仁洙就对中国语言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要说那些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仅只那端庄秀雅、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就对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他沉迷其中,如醉如痴。“我的汉语成绩特别好。”1988年考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园大学中文系。在他看来,读中文不仅可以满足他对中…  相似文献   

12.
唱着歌走路     
陈孝荣 《教书育人》2006,(11):59-59
我出生在一个山区。那是武陵山脉的尾脉,山大人稀,道路崎岖,出门不是爬坡就是上岭,山路相当难走。没有办法,我出生在这样一个地区,从学会走路开始就无可选择地要走这样的山路。但慢慢地我就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那就是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相似文献   

13.
王庆臣 《老年教育》2010,(11):32-32
1981年冬,我从部队转业来到济南。 本打算春节回老家探望父亲,可我的新家还没有安顿好,父亲就匆匆从农村老家赶来看望我们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的那个秋天,我踏着湿漉漉的雨水走进了山大,从此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我走进山大的第一眼便被那座校门所吸引。“山”字形的大门直指云霄,在身后宽广的草坪厂场的映衬下,显得的大气、张扬。用我们哲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气息”。新生报到的地方是一片树林,听师哥、师姐说这叫“小树林”。其实这片树林并不小,大约有十多亩,种都是法国桐树。金黄的梧桐叶在秋阳的照耀下,闪亮发光,清风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来山大,走在西校区以各种树命名的老巷般的路上,看到黄白相间的博物馆,看到路旁黑色的栏杆洁白的路灯,油然而生一种安静的悠远感.当走上老校区拱形的小桥,看到掩映在树丛里的深色的阁楼,门前开着的红色小花,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最喜欢山大的法桐树,很高,五指状的叶子十分鲜绿.多数的季节里,法桐的中间会点缀着垂下来的茸茸小球,有风的时候会偶然落下一些细碎,远远地看着它们在阳光中斜斜地飘下,很美.这就是山大给我的感觉:古老又常新.生活在山大,我总被这种感觉包围着.  相似文献   

16.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济南教育学院举办的“弘扬历史化,建设现代泉城”座谈会于今天正式召开了;同时,由济南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的《济南史论丛初编》也正式出版发行了。  相似文献   

17.
春风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相似文献   

18.
江利娜 《大学生》2012,(6):50-51
2011年毕业后,我成了一名管理培训生。公司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然而薄弱的业务能力、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压力山大。但正是其间磕磕绊绊的菜鸟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管培生的真正含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王玉华 《河北教育》2010,(10):45-46
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路欢欣一路歌,一路“问号”一路情。 近几年来,我讲学从山东到北京,从北京到各地。讲了多少场不曾记过,记得最忙的几天是:2007年8月2日上午在石家庄市家长会讲,下午给全省的园长培训班讲座。连夜去济南;8月3日上午在山东师大礼堂给学生讲座,中午返青岛,  相似文献   

20.
1.巧搭桥梁,使教材亲近学生。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学生从文字上对济南冬天的山光水色等景观留下了较为难忘的印象,但他们没有亲眼目睹,对内容的体会感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为此,我把自己冬天游览济南时拍的几十张照片在课常上展现出来。读着文字,看着照片,学生们欣喜无限,眼睛都放出了亮光。我还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有关济南风光的图片,这样学生自然地亲近了教材,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