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均为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有相似之处,但又与主动运输有某些相同的地方。学生在判断协助扩散的跨膜运输方式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搞清楚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的不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74):161-162
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是与跨膜运输有关的三个概念。概念辨析: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这两种蛋白以不同方式识别和运输物质;载体蛋白既可介导主动运输,又可介导协助扩散,而通道运输只介导协助扩散。相关问题:通道运输应归入协助扩散;水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出细胞。  相似文献   

3.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7,32(5):31-3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  相似文献   

4.
李凤趄 《考试周刊》2010,(17):194-194
物质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被动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下面就学生常见的疑难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大分子及颗粒型物质主要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2)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运输)。(3)水、钠离子等无机盐离子还可以由细胞膜上相应的通道蛋白快速转运,如水通道、钠离子通道。那么如何来快速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呢?又要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将对此问题作一简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1载体与运载体 载体与运载体都与物质运输有关。载体位于细胞膜上,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运输的物质是一些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进行。载体具有特异性,即一种载体一般只能运输一种相应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另一类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胞吞和胞吐。1.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过细胞;(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过细胞膜;(3)不带电荷的颗粒更容易穿过细胞膜;(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载体蛋白。这些特点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属性共同决定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还要受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热、辐射、pH、盐的不平衡等,均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2.(小分子、离子)跨膜运输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专一的载体蛋白又可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消耗细胞本身的能量,运输的速度同浓度差成正比,运输的方向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速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有些疏水性的非极性小分子,如O2、N2、苯、甾类激素等,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中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区进出细胞;有些小分子虽不带电电荷,但却显极性,如H2O、尿素、甘油、CO2、乙醇等,这些物质也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迅速穿过脂双层。但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相似文献   

8.
<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由于旧版教材的一些干扰以及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使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对一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产生了疑惑。现对不同物质进行归类分析,希望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小分子和脂溶性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相对简单,一般都是自由扩散,直接从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通过,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这里的小分子主要是指水和一些气体分子。但也有例外,如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证明了在某些部位,水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中有许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现小结如下。一、跨膜运输的方向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自由扩散,又有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52-54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类似原木顺河漂下,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类似羊皮筏子顺河漂流运输货物,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类似货轮运输集装箱,需要载体,也消耗能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图表数据、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体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1疑问 有一题: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开始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小肠肠腔内的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此题明确给出葡萄糖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人教版(2007年第2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第70页有这样一段话:"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  相似文献   

12.
水分子可以通过磷脂分子层和水通道进入细胞;离子可以通过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水、离子等物质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进出核孔,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有选择地进出核孔。  相似文献   

13.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提到,小肠液的葡萄糖浓度远低于它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且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事实上,小肠液的葡萄糖浓度有可能高于其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根据其相对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既可能是逆浓度梯度的继发性主动运输,也可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之后的一节新课,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和总结。本节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构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三种运输方式的物理模型,并进行数学模型转换,以增加对这三种运输方式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并由浅入深,逐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本节主要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教材基本以叙述为主,所提供的探究性素材很少。多数教师主要采用直接讲授、动画演示、举例、列表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简洁、直观、易操作,但却不是最高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而未能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被动接受的知识是容  相似文献   

17.
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教材内容的几处细节进行解释和补充:水分子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通过细胞膜,"扩散"和"渗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极性强弱才是决定物质跨膜方式的因素之一等。  相似文献   

18.
彭宗臣  李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12):23-2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是该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泛泛地讲评,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为突破这一难点,在集体备课时经讨论设计了下面的方法: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由点到面,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关于水分子、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种小分子进出细胞都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的知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由此联系到其他的小分子,如氮气、苯、甘油、乙醇等也是以简单的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特点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能量和…  相似文献   

19.
生物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组元素中,糖类、蛋白质、核酸都有的一组是()A.C、H、O、N;B.C、H、O、N、P;C.C、N、P、K;D.C、H、O。2.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A.渗透吸收;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3.线...  相似文献   

20.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