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历史教科书目录,是对历史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某一历史阶段知识的浓缩,是历史教科书的“浓缩版”,是学生回顾已学历史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阵地。那么,如何科学使用“目录”,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崔秀云 《山东教育》2003,(21):93-93
历史教材目录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历史学科学习重点的浓缩。在历史课学习中运用好历史教材目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历史课学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景之治”不是“小康局面”──与职高教材《中国历史》编者商榷陕西刘汉朝人教版职业高中教材《中国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西汉王朝初期,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飞《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列为一目,教材分为两课。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教材中共有五课,文化部分占2/5,这充分体现出新教材把文化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国以来教材所未有的。以往教材重视政治史、阶级斗争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占的比重很少,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新教材丰富了文化史的内容,增加了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需  相似文献   

5.
职中历史课本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各一册。这两本教材同普通中学的历史有所区别。《中国历史》对初中学生已学过的政治、经济只作一般概述,而着重讲授我国的文化,知识面广,内容十分丰富。《世界历史》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同普通高中历史基本一致,但增加了文化史的比重。不仅教材有区别,就是上职中的学生也同普通高中学生有距离,主要是文化课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狭窄。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教材,如何才能给职中学生上好历史课呢?我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6.
目前,职业高中使用的《化学》(全一册)教材,是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于1996年在原职高《化学》(上、下册)试用本的基础上编写的。笔者自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职高化学教学,使用的教材先是把普高《化学》教材作适当增删,接着用职高《化学》试用本,如今使用职高《化学》教材已近两年。现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对职高《化学》教材谈一点粗浅看法。同试用本相比,《化学》(全一册)在知识体系的编排上更为合理,更注重逻辑性、严密性和可接受性。教材删去了有关定量分析化学的内容,如“酸碱中和滴定”、“电离度的计算”等内…  相似文献   

7.
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连,我们可将它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实际上,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国内一些发行颇广的中国文化史著作,如顾康伯的《中国文化史》,高桑驹吉著、李继煌译的《中国文化史》,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陈登原的《中国文化史》,王德华编著《中国文化史略》及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化史》指疵周本淳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阴法鲁、许树安两先生主编由30多位专家学者分工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涉及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为这门课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采用为教材,选讲了若干章节,深受其益.书因为出自众手,水平难免参差。在教学中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伴随着改革开放再次兴起,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也在中断30余年后重新进入大学的课堂。根据各类专业的需要和教师的专长陆续出版了多种文化史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各不相同,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可称为社会生活史,这类著作着力描述人类政治、经济、军事以外的活动和成就;一类可称为民族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这类著作旨在概括某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并解释它们的原因。对文化史的两种理解都可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和《论风俗》,伏尔泰从批判君主专制立场出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教学负担,现行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版)在削减语文篇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背诵内容,尤其是文言文部分的背诵量减少。笔者认为,教材如此处理,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由有三:1.职高与普高相比,职高文言文教材背诵强度须加大这套教材共4册,文言文24篇,课文练习中要求背诵的只有两处。第一册《廉颇蔺相如传》1632个字,第二册《诗经》二首———《伐檀》和《硕鼠》240个字,共计403个字。而普高语文教材共6册,文言文要求背诵的竟有11篇之多,共计5409个字。两相对照,不言而喻,职高教材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杨勤芳 《历史教学问题》2004,(6):104-105,103
新编高中《中国历史》教材中的一个显著的变化便是增加了中国文化史、科技史的相关内容 ,这一变化有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感知于王朝兴替、中外交流之外 ,获取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教材增加的内容包括了对《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这两部明、清巨典的介绍。那么 ,这两部典籍究竟是什么样的书 ,在今天又有何种意义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 ,首先要对中国古代文献中一种重要的类型———“类书”有基本的了解。类书 ,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工具书性质的图书 ,普遍认为其肇始于三国时代魏王象等编纂的《皇览》 ,此后 ,历朝历代越编…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世界各国人民、人类各种族、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文化与文化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开展已久,但文化史教材,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开设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而且有课时规定,在我国当代课程史上是一个首创。这不仅丰富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也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开拓性、超前性和时代性。早在1998年,为了配合高中课程改革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了高中选修教材《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①(以下简称“两史”),分别供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使…  相似文献   

13.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以其高度的人民性、艺术性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高中、职高教材长期以来选其为必修篇目。对于《茅》诗这样的传统经典教材,语教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专篇研讨无疑是有必要的。基于这种认识,校语备课组进行了《茅》诗专篇备课教研活动。起初,大家认为:《茅》诗通俗易懂,“教参”和教材的提示、注释又提供了详细的说明资料,似乎再没有什么好钻研的;至于教法无非是一般讲授法、谈话法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覆盖面广大并高度浓缩,加之历史事件年代久远,学生不易感知。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基础上,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个补充要以不超越教科书规定的知识范围为度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例,将政治、经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叙述,这对于中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是适宜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的内容与政治、文化史的内容在教学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个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教学的特殊规律。一、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经济史 1.经济史教材的编写方法在《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中,经济史的内容约占四分之一,几乎每个朝代都谈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大量涌现。为适应这一形势,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职业高级中学历史教材。教材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各一册,共约41万字。它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充实了教学内容,调整了篇章结构,与传统教材相比有所突破、创新,今简介如下:着意突出文化史方面的内容,是这套教材的最显著特点。其中《中国历史》对政治、经济只作一般概述,而着重讲授我国的文化,包括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方面。因此涉及的方面多,知识面广,内容十分丰富。在体例方面、虽然是采取分节介绍文化的某一方面的办法,但是,如果将各章同类小节依历史发展顺序贯通起来,即成为一部部通俗简明的中国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哲学史,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语文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职高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大纲》的要求差距很大,远远滞后于社会对职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因此,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是职业高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提高教学质量又是职…  相似文献   

18.
本节是《二次函数》的复习课。初中阶段学生虽已学过这部分内容,进入高中阶段又进一步学习这部分内容,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对知识掌握不扎实。而二次函数的内容涉及面广,灵活性大,技巧性强。复习时要以“课本”为蓝本,注重浓缩知识,使之系统化。纵向深入,加深对性质、概念、  相似文献   

19.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工程制图是高职高专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文介绍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编的高职高专机电类规划教材之一《工程制图》,《工程制图习题集》编写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与特色。  相似文献   

20.
“浓缩记忆法”在历史总复习课中的运用●湖南湘潭杜浩波在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中,运用“浓缩记忆法”就是将中学历史教材中复杂的史实,通过精心提炼、高度浓缩,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对识记材料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的组合,最后以清晰、系统、生动、具体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