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洪军  曾洪伟 《编辑之友》2012,(6):99-102,116
西方文论著作有着复杂而独特的版本构成与属性,其十三页(尤其是除正文页之外的其他十二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亦即史料价值、信息价值和阐释学价值.由于视野和思维的局限,学界对于西方文论著作版本的这些方面重视不够,对它们对于西方文论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出现了研究的盲区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论著作的版(文)本变迁与谱系研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系统清理西方文论著作在本土与异域的版(文)本变迁情况,绘制出谱系图;深入考察各个版(文)本之间在"十三页"层面上的差异以及其原因,并对其进行意义、内涵阐释;确立西方文论著作版(文)本遴选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论,像<文心雕龙>这样系统性的专著较少.现在学术界中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研究中国古典文论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研究东西方文论结合的著作,尤其是结合得比较好的著作恐怕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面临着事实与价值的抉择。这种事实与价值相矛盾的状况并不是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而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话题充满了张力。这项工作极具复杂性,既要处理好文献考辨与理论阐释的关系,又要妥当地把握传统理论资源与西方文论话语的融合,还要兼顾古代文论对现代文学经验的阐释效力。对于成功的“转换”来说,三者缺一不可,就像庖丁解牛,唯有深谙此道,方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文论,像<文心雕龙>这样系统性的专著较少.现在学术界中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研究中国古典文论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研究东西方文论结合的著作,尤其是结合得比较好的著作恐怕是凤毛麟角.(金开诚语)北京大学龙协涛先生的<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立足西方阅读学的理论研究,建立了"文学阅读学"的范畴,不禁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张桐源  廉婷 《编辑之友》2023,(5):107-112
书籍封面的现代图像应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书籍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封面图像国际化进程而言,前期多直接“拿来”西方现代化图式套用于封面图像,后期伴随设计者海外求学与印刷科技推广、民族意识增强等,逐渐形成中国式的国际化封面形式,并影响了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者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通过综合利用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现代绘画语言、装饰图案、革新字体、摄影图片等方式,形成丰富的书籍封面国际化艺术形式。就中国社会与文化背景而言,早期的封面图像应用还不足以消化现代图式,现代图像原本的意义被改变。封面图像国际化产生原因较多,艺术家、文人、职业画家等的教育经历是后期风格转变与确立的主要原因,世界不同文化的引入,影响了封面图像的表现效果,提高了新文化传播速度,预示着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进入觉醒与自觉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7.
<正>本书为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诗学研究著作,阐明了中西诗学对话的意义、条件与方法,梳理了历史上中西文论的交互影响,并对中西文论在文学形式、批评、阐释、接受与相关概念方面的诸种理论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体对话与实证变异”包括前四章,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中国文论的他国化变异和当代西方现代文论中国化的变异。第一章就新时期文论四十年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当然有其合理的动机,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复兴?谁来复兴?如果以由古希腊文化衍生蔓延开来的西方传统为参照来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在运思和言说方式、话语形态、价值诉求等方面的确存在着十分鲜明的独特性。这种话语独特性背后隐含着作为言说者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生成演变、现实境遇、社会功能、人格理想的复杂性,是他们精神历  相似文献   

9.
李善兰是把西方数学全面地引入我国的第一人,是近代西方数学传播和研究的奠基人,在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科学有着深入地研究,通过翻译西方数学著作为中国数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数学的西化作了铺垫.本文分析了李善兰翻译数学著作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梳理了其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10.
民国期刊的封面图像是特定类别出版物文本风格的转译,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有效媒介,封面图像在时间与事件的框架中拥有特定的语境.文章以《文学》月刊创刊号封面图像为主线,联系《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十二月号、《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号的封面图像进行深入探讨.以风格分析为入口比对三本杂志的文化定位、创刊与终刊的时间与事件以及先后面向公众刊布的图像.由此进一步解析文人办出版背景下左翼期刊封面图像试图传达的信息,同时分析影响其图像风格形成的因素,复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出版相关事件的上下文,用艺术史的视野观照特定时代下思想的视觉表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