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微创——腹腔镜外科微创——腹腔镜外科自1987年问世以来很快风靡全球,被誉为外科技术的一次革命,俗称“钥匙孔手术”。我院于1997年在张家口地区率先引进了该技术,8年来已为众多患者进行了治疗,截止目前是张家口地区开展腹腔镜手术种类最多,病例数最多的医院。手术范围涉及普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等。我院把微创腔镜检查、治疗、手术作为特色,成为重点发展项目,成立腔镜中心,目前拥有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膀胱镜、前列腺电切镜、鼻内窥镜、纤维喉镜、支气管镜、电子胃镜、肠镜等一大批先进设备。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伤口恢复快、病人痛苦少、美观、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要熟练掌握一项医疗技术必须进行反复的强化练习。腹腔镜技术是一门复杂的外科操作技术。在病人身上开展腹腔镜技术前需要在腹腔镜模拟训练器上进行大量的反复模拟练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三维空间感、立体方向感及手眼协调能力。通过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使用,学生能很快适应腹腔镜视野的转换,熟练掌握腹腔镜基本器械的使用,掌握基本的外科微创技能。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35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D2根治术160例,行开腹D2根治术19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显示,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更少,清扫淋巴结数量更多,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更快,进食半流质时间早,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远端切缘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技术自本世纪初问世以来,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尤其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长期未得到重视与发展。1987年,法国外科Mauriat苜开利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之先河,随着欧美各国相继开展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国自荀祖武率先引进此技术并行首例(LC)后,各大城市迅即广泛推广,目前已积累上万例。因其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而被认为是“胆道外科的革命”,受到普遍欢迎。我院于1997年率先在河北张宣地区引进第一家电视影像系统,到目前为止行LC达五百例以上,全部取得了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3d,腹腔镜是一门较新的技术,其术前术后护理与传统手术有很大的不同,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嗵ト焉镏O铡W凵峡芍骨痪凳钦镏味嗄衣殉沧酆险鞑辉械囊恢钟行Х椒ā?腹腔镜在诊治不孕症的进展4.1微型腹腔镜随着腔镜技术出现了直径<5mm的腹腔镜[15-17],即微型腹腔镜。3mm微型腹腔镜的图像清晰度与常规腹腔镜类似[18],因此不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速度;另外,3mm的手术器械具有足够的抓提力,因此也能保证手术效果。与常规腹腔镜比较,3mm微型腹腔镜创伤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恢复更快。4.2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HL)THL是用穿刺套管经阴道进入盆腔,注入温生理盐水作为盆腔膨胀介质,放入3mm的微型腹腔镜观察盆腔,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患者86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胆总管难取性结石43例作为微创组,另外开腹取石43例患者为开腹组。结果微创组的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50±25)min。术中出血平均(40±5)mL。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3例患者因行一期缝合后于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充分引流后自然闭合,1例患者于术后第三天再次手术行T管引流术,术后治愈出院。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胆道镜技术的前提下,掌握好患者的适应症,对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微创外科技术对操作者的手术技能要求高,因此,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在微创外科教学中很有必要。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展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实验操作训练情况不一,学生腹腔镜手术技能基础差别也较大。文章对我校两届(2014级、2015级)临床医学生的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与分析,以便为医学生学习腹腔镜手术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临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与同期28例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平均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5,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5.5±8.5)枚,开腹组为(20.6±7.8)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及死亡率(0)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安全性,而且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水平,其近期生存率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必要的中转开腹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减少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6例采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妇科手术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296例患者中有287例在电视腹腔镜下顺利完成,9例因各种原因术中转为开腹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3.1%。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遇到严重的盆腔粘连,内出血止血困难,泌尿道损伤,未预计的恶性肿瘤,尝试新手术失败,及时中转开腹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比较目前三种主流技术对小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创新点:首次同时比较两种手术技术和一种微创射频技术对小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将小肝癌患者通过年龄分层,获得最优的治疗选择,以期指导临床上更个性化及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0年间94例符合单个肿瘤直径小于5 cm或不超过3个肿瘤且每个肿瘤直径小于3 cm的小肝癌患者,分至3个治疗组,分别为腹腔镜肝切除组(28例)、经皮射频消融组(33例)和开放肝切除组(33例)。经过3年的跟踪随访,统计比较3组患者的疾病预后及相关指标。结论:本研究中统计结果显示,经皮射频消融组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比两个手术组低(图2和3)。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的生存及预后情况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手术组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率要低于开放手术组(表2)。本研究根据中心经验将全部患者以60岁进行年龄划分(图5和6)。对于60岁以下的小肝癌患者来说,手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射频消融术,故应优先选择微创的腹腔镜肝切除术;60岁以上的小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获得的生存结果与手术无显著差异,同时射频治疗具有创伤轻微、可重复、并发症少等优势,故可以酌情选择手术或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是妇科开展较早的手术,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特点是手术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少、安全、时间短、恢复快、手术疗效满意。我院自2005年12月-2008年4月,对115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剥除治疗;对照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剥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中IL-6(白细胞介素)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L-6、CD4/CD8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d与手术后4d IL-6、CD4/CD8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术后4d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对患者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传统开腹手术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机体健康以及预防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外科是近年来兴起的腹部外科新技术,腹腔镜技术以其微创性、直观性及不断成熟的操作技巧,缩短了人们认识疾病的距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留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和非手术疗法的优点,该手术具有创伤和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这种手术被医生和病人普遍接受。我科自1995年5月至1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无一例手术并发症,术后效果满意。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三例胆漏患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方法:回顾三例患者手术过程、术后情况、术后处理方式。结果:三例胆漏患者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时细致解剖,仔细辨认管道结构,充分引流是预防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体位摆放及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方法:对241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体位摆放及护理进行总结、探讨.结果:由于科学、合理的体位摆放减少了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手术(LS)微创手术5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分。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损伤小、痛苦轻、痕迹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行了腹腔镜下肿瘤囊壁剥除术,保留了卵巢;对3例多囊卵巢行打孔术;对9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例行保守手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近期随访无复发.异位妊娠保守手术者均于术后二周复查血HCG为阴性,无持续妊娠,无术后出血.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附件良性病变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89例输卵管妊娠的方法和效果。结果:8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5.0&#177;25.0)min,平均住院4天,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可靠,术后患者痛苦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结果47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平均住院8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胃癌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模式;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安徽省铜陵市胃肠腺体外科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112例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本组1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11例病人在输注营养液后出现的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主诉,经减慢滴速,调整体位,暂停输注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出现腹泻,加用肠粘膜保护药物后症状缓解;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患者恢复速度,肠内营养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