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已知(x+a)(x+b)=x2+5x+ab,且a和b都是正整数.求a和b的值.解:依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可得(x+a)(x+b)=x2+(a+b)x+ab,由已知,得x2+5x+ab=x2+(a+b)x+ab,∴a+b=5.又由a和b都是正整数,可得到.a=1,b=4 或a=2,b=3 或a=3,b=2 或a=4,b=1 如果把例1改一下,可得到例2.例2已知(x+a)(x+b)=x2+(a+b)x+6,且a和b都是正整数,求(x+a)(x+b)的运算结果.类似例1的解法,易得a+b的值为7或5.把例2再改一下,可得例3.例3已知(x+a)(x+b)=…  相似文献   

2.
初一年级1.解此题的常现思路是:先设法确定持定系数a、b的值,从而确定代数式ax3+bx+9,然后将x=-5代入计算.但已知条件不足以确定a、b的值,因此不可能先求得a、b的值.故需另辟蹊径.由已知得125a+5b+3=8∴25a+b=1.于是,将x=-5代入待求值式,并将其变形为关于25a+b的代数式即可.当x=-5时,2.由题设知。a≠0,b可取任何有理数值.因此,应采用分类的思想方法来确定a、b的大小关系.若b≥O,a>0,则a>b;若b≥0,a<0,则a<b;若b<0,a>0,则a>b;若b<0,a<0,则a<b3.要求a’的值,只要求出a和b的值即可.…  相似文献   

3.
姜洋 《数学教学》2008,(4):20-23
连分数(continued fractions)是以特殊的方式将若干分数相结合来表示实数f,形如f=ao+b1, a1+b2 a2+b3/a3+ … 其中a0、a1、a2、a3、…和b1、b2、b3、…为整数,当b1=b2=b3=…=1时,可得简单的连分数,形如  相似文献   

4.
一个最值定理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数学的《不等式》一章有这样一个最值定理:已知a、b是正数,(1)如果和a b是定值s,那么当a=b时,积ab有最大值1/4s^2.(2)如果积ab是定值p,那么当a=b时,和a b有最小值2b.  相似文献   

5.
已知a+b=2,则a3+6ab+b3的值是这是河北省的一道中考题,为拓宽同学们的解题思路,本文绘出6种解法如下,供参考.解法一∵a+b=2,∴a=2-b.解法二∵a+b=2,∴原式=(a3+b3)+6ab解法三∵a+b=2,解法四根据已知条件,取a=0,b=2,代入即得原式=8.这是用特殊化方法.解法五根据已知条件.可设a=1+t,b=1-t,则解法六∵a+b=2,∴a+b-2=0由命题“若x+y+z=0,则x3+y3+z3=xyz”得一道中考题的多种解法@徐希扬$山东省郯城师范学校!276100…  相似文献   

6.
题目:已知a,b,∈R,且a+b=1,求证:(a+1/a)(b+1/b)≥25/4, 本题是一道较难的不等式证明题。常通过观察a,b的对等数量关系,从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a=b=1/2出发,通过构造不等式求证,即如下证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竞赛时,常出现式子ab+a+b这个式子,这个式子,通常是一个表面现象,真正的应用形式是ab+a+b+1,或a6-a-b+1或ab-a+b-1或a6+a-b-1而且大都有条件a、b为整数这个条件,利用ab+a+b+1=(a+1)(b+1)可以很容易求得a、b.另两种形式也容易求得.  相似文献   

8.
在新教材数学第二册(上)习题6.2中,有 这样一道习题: 已知a,b都是正数,求证: b_ 以一口<、U,一训夕1 (刹’是增函数, 从而 a一b fb\x 1十【一1 \“/ 是关于x的增函数, a b 1 .1 —十气- a口 簇了丽镇 司湃更.(·) 当且仅当a一b时等号成立. 下面给出它们的一种函数模型. 构造函数 即f(x)在R上是递增函数. 综上可知,若xl相似文献   

9.
二次很式的大小比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技巧性也比较强.在比较时必须正确选择方法,不要盲目地猪值比较.下面介绍几种二次根式大小的比较方法.一、差值比较法要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可以让这两个根式相减,视其差值的正负就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例1比较和的大小.“差值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比较二次根式之间的大小,如果中间出现某些同类二次根式,就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二、比值比较法如果a、b都是正实数,若,则a>b;若,则a<b;若,则a=b.三、外…  相似文献   

10.
柯西不等式是指:设a1,a2,…,an与b1,b2,…,bn是两组实数,则有(a1b1+a2b2+…+…anbn)^2≤(a1^2+a2^2+…+an^2)(b1^2+b2^2+…+bn^2),当且仅当这两组数对应成比例,即a1/b1=a2/b2=…=an/bn时等号成立,通常我们多用n=2或3时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引例 a,a,a,b这4个字母用列举法,得到不同的排列方法有以下4种:①b,a,a,a;②a,b,a,a;③a,a,b,a;④,a,a,b.也可以分两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均值不等式√ab≤a+b/2(a≥0,b≥0),其中a+b/2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ab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因而该定理又可叙述为:2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其中等号成立的前提是a=b.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部分地市的数学中考命题中出现了如下试题: 若a+b√4b与√3a+b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是().  相似文献   

14.
2.代数式     
《中学理科》2007,(3):8-12,38
1.已知-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任意的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相似文献   

15.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既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更要注重它的应用.任何二次函数y=ax2+bx+c(a≠0)通过配方,总可以变成y=a(x+b2a)2+4ac-b24a的形式.由于它的图象是抛物线,故可知:(1)抛物线以直线x=-b2a为对称轴;(2)抛物线的顶点是(-b2a,4ac-b24a);(3)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在x=-b2a处取得函数最小值,y最小=4ac-b24a;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在x=-b2a处函数有最大值,y最大=4ac-b24a.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能否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6.
4契比雪夫不等式的运用 契比雪夫不等式设a1,a2,…,an和b1,b2,…,bn是两组同序的实数.则a1b1+a2b2+…+anbn≥1/n(a1+a2+…+an)(b1+b2+…+bn).反序时不等式也反号.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上)(人教版)第12页例2题:已知a,b,m都是正数,且a〈b,求证:a+m/b+m〉a/b[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一个面积公式的变形s=1/2absinC(a,b为三角形两边长,〈C为a,b边的夹角)。已知:如图1,在△ABC中,a,b是边长,〈C是a.b边的夹角。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07,(7C):59-59
已知自然数a和b,如果b能够整除a,就说b是a的一个因数,也称为约数。显然,任何自然数a,总有因数1和a。我们把小于a的因数叫做a的真因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初二同学学习“因式分解”这一章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充分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而言的.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如把a2-b2写成(a+b)(a-b),即a2-b2=(a+b)(a-b),就是把多项式因式分解.又如把a2-2ab+b2写成(a-b)2,即a2-2ab+b2=(a-b)2,也是把多项式因式分解.但把ax+ay+bx-by写成a(x+y)+b(x-y),即ax+ay+bx-by=a(x+y)+b(x-y),就不是把多项式因式分解.这是因为上式的右边不是几个整式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