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非常有实践性和健康性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着力实现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锚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科学的体育大课间运动负荷;确定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沐春  白莉 《体育教学》2023,(S1):17-18+21
大课间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更是学校对外展示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传统大课间项目被现代模式所取代,以课间操和跑步为主,让大课间活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失去参与兴趣的同时,体质健康水平也是逐年下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新鲜血液的注入是实现学校体育大课间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与艺术“2+1”的内容及落实的必要性 1、大课问体育活动和体育与艺术“2+1”的内容:(1)大课间体育活动足指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增加艺术因子进行拓展提高的一种学校体育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促成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6.
一、品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1.成立学校体育领导小组,研定品牌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晓红 《体育博览》2011,(7X):94-94
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校在每天早上、上午、下午第二节课课后安排20-30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进行改革,改变了学校课间操长期固守的一种模式,使得其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充分使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休息调整等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与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方案等进行积极研讨。结果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的现状还存在种种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结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各方需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性,加大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切实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体育》2010,(1):17-17
<正>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把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力打造校园体育文化,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开展"海之帆"校园体育节、跑操比赛、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练  相似文献   

11.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体育的核心是体育教学,只有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时要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过去学校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比较成熟和有推广价值的。但在当前部分学校,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动力不足,教师、领导的缺席,让大课间的安全管理成为隐患,部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9,(6):24-26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快乐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1-1、2-2、3-3"改革理念,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体验大课间的乐趣,在快乐体育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课间改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为学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红芳 《精武》2012,(32):47-47,49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本文对影响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大课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廖伟德 《体育师友》2012,35(3):54-56
通过对汕头市106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建立早操制度、开展运动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按有关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以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加强督导评估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江苏省常州市提出校本化开发的理念,要求各地区、各学校"按规定时间长度和适宜练习强度校本化实施。"在出台的《常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长度在25~40分钟,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校本化实施,练习强度适宜。"把大课间开发与实施的主动权给予学校。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苏州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数学校都能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也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但大部分学校仍无法达到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苏州市中学大课间活动主要采用统一做操和统一跑步形式,活动形式单一,致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受制于场地器材的短缺和师资力量的不足等。苏州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活动内容较大课间活动丰富,但缺乏较规范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15,(2):72-73
通过走访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15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是舒展身体、调节身心,而不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活动场地受限;2.组织形式异化;3.运行机制不合理。最后提出三条建议,希望大课间体育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邱伯聪 《少年体育训练》2013,(3):131-132,96
本研究对增城市派潭中学通过长期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进行研究,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为中学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大课间操活动的目的是调节学生情绪,消除大脑疲劳,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后续课的学习。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大多数是流于形式,组织管理松散,实际效果不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现场调查法等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11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措施,为进一步更好的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