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九月,秋高气爽.九月,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希望.九月一日,当记者走进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时,学校一片忙碌迹象,在一片忙碌声中,石平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九月,秋高气爽.九月,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希望.九月一日,当记者走进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时,学校一片忙碌景象,在一片忙碌声中,石平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初识呼和浩特市鸿坤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久明先生,是在2014年中国专利信息年会上.当时,张久明先生给了记者一份资料,资料标题的4个大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暖气医院.记者很好奇:暖气医院是什么医院?还有这样的医院?  相似文献   

3.
11月,北京已经是朔风铺面.记者取道温州,至义乌,途径武汉,兜转一圈回京.虽然沿途天高气爽,凉风习习.但记者心里却感到有些悲凉,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浮现:中国市场充斥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08,(22)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吴晶)记者16曰从教育部获悉.全国各省级成人高校招生办公室已于15日开始进行录取工作.教育部要求有关单位和学校必须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合理调整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5.
我是期刊编辑,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每次都有会议组织者和不少会议代表将我这个编辑认作记者.于是我索性就当回"记者",找找记者的感觉,练习采访,捕捉于我刊有用的信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这也是作好期刊编辑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须克服"脸皮薄"的弱点,无论遇到专家还是上级领导,都应主动上前打招呼,作自我介绍及宣传我们的刊物;然后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最新政策;向专家学者请教编辑加工中遇到的学术问题;征求作者对我刊的意见,了解读者对我刊的希望;为刊物征集广告等等.开始,由于自己不具备记者的心理素质,说话犯怵,有时还难免有些尴尬,但是想到这正是自己需要锻炼之处,因而就坚持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真的有了编辑加"记者"的感觉,收获不小.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14,(8):18-19
在机器取代人力、大举攻占职场时,就连撰写新闻稿件的记者也无法摆脱自动化的大趋势.日前,全球最大新闻机构之一的美联社宣布,已自7月开始启用Automated Insights(下称“AI”)公司的文章撰写软件“语言专家”批量生产财经报道.美联社表示,引进自动写稿系统后不会裁员,并且能让更多的记者投身深度报道,但仍有大量网民担心,电脑会抢了记者的“饭碗”.未来九成新闻电脑完成很多网络媒体需要由编辑完成大量“罐头稿件”,尤其是一些包括美联社在内的综合类网站.在每季度业绩期期间,美联社要动用大量记者撰写财报报道,由于公司所发布的财报并非统一标准,公布时间也不一样,每到这时记者们就感到万分痛苦.美联社表示正是为了解决此问题,才启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来完成该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场被毁小队冒险回宫 11月26日,当赫伯特睡着的时候,史密斯和记者、水手讨论了如何对付海盗的问题,但没有结果.水手看到赫伯特的病情,心里非常难受,问记者什么时候能回石宫.  相似文献   

8.
记者作为"无冕之王",拥有着不一般的权力.然而就在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触及法律的事件.而综观这些事件,往往有两类:一为无心之过,二为主观故意.于是,这就涉及到记者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之间的问题.法律约束和新闻自由是一对矛盾,亦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9.
记者采访更多遵循的是新闻原则,新、短、快、活、强的新闻特性决定了记者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很难像法官那样对所有被访对象和事件进行证据收集,因而不可避免地会经常无意间触及到法律已经规定或未曾明确规定的"雷区"与"盲点".记者新闻采访行为的合法性成了新闻界和法律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为确保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正当行使自己的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监督权,探讨记者履职时侵犯他人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安庆采访的另一家企业是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和兴化工).这次的采访很特别,所有的记者都是在站着在没有空调的车间内完成采访的.记者们所去的厂区是和兴化工在2003年开始兴建的,现在仍处于边修建边生产的状态.公司目前没有能够用于接待的办公场所,甚至老总的办公室也没有空调.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司科研人员在科研室里却进行着"完全降解塑料PBS"这样重大课题的研究.这让随行的记者都佩服不已.  相似文献   

11.
至今,在我的脑海中有三位叫陈强的人.一位是著名电影演员,他很有名,但离我太远.还有一位是中国教育报驻河南记者站的记者,我特别欣赏他的文采.我在报社工作期间,曾经把他的文字当作范本鼓励其他记者向他学习,我们也因此联系不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4):320-321
为深入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本刊记者就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高镇同教授.下面是高镇同先生谈话的内容,由本刊记者樊春良整理.  相似文献   

13.
侯婕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198-199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栏日、电视媒体的门面.重大历史时刻"我在现场",已经成为各方媒体的共识.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必须有着扎实的专业水平,恰到好处的情感释放和有勇有谋的大智慧才能为电视新闻增色,增加其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首批深入四川地震的境外媒体记者在返回后,不约而同地有了心理包袱.有香港记者在回香港后因不自控地感到忠伤,主动向当地"生命热线"求助,经评估后被诊断患上了早期忧郁症.  相似文献   

15.
有这么一家企业坚决拒绝外来的投资,当记者问道为什么时,对方只用了一句话做了严肃的回答:“我们不愿意对方来控制我们.“记者发现该企业并没有什么雄厚的资金实力,虽说他们的技术确实不错,但究竟为什么对方这么害怕被“控制“?在接触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之后,记者发现在一些企业领导的思想中对融资问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我们可以理解,说其保守也不过分,可有的着实让人感到是一种迂腐.……  相似文献   

16.
我要克隆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科学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大声说道:“我不仅要克隆自己,待条件成熟时,我还要克隆我的妻子和我的家人.没有人能阻挡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武汉一家新闻媒体在学校搞了一个调查,让记者扮成孩子家长的同事接孩子回家,结果70%的孩子想也没想就跟着记者叔叔出了门.有好心的老师问孩子认不认识叔叔,孩子却天真地点头说认识,调查结果引起了社会学者和家长的深深思索.  相似文献   

18.
时下,新闻报道的顾此失彼现象屡见不鲜,如何防止这种现象,使新闻报道沿着正确轨道发展,本论文从记者要有大局观念、记者写作时要讲平衡原则,注意报道的平衡性、记者要对语言反复雕琢5锤炼,力求准确、真实、精炼,不以偏概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事例翔实,说理透彻,为如何避免新闻报道的顾此失彼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发明》2007,(2):35-35
2005德国iF设计大奖获奖作品—BenQ Finger一mous.o币下一‘获褥2006年度德国红点奖优秀设计奖的联想日.电脑,它装有大触摸屏和日.外型的辅助30显示设备。中国优秀设计作品欣赏@高翔!本刊记者 @管文明!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20.
刘迎芳没想到自己也会上新闻联播,而且有那么多记者要采访他.他的出名因为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