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敦煌本《六祖坛经》的修辞方式省略、引用、比喻等。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坛经》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638-713)讲授佛法的语录,由其弟子法海所记,是佛教禅宗的一部重要典籍,在佛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由于《坛经》是六祖当年讲法授成的口语实录。  相似文献   

3.
陈文洁 《文教资料》2012,(33):151-155
本文在调查敦煌本《坛经》中介词“於”的基础上,从语法功能及意义、修饰语、句子类型、固定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介词“於”在敦煌本《坛经》中的分类情况,得出介词“於”的主要语法特点,以期为敦煌本《坛经》的介词研究提供可靠、扎实的基础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梵寺佛音──敦煌莫高窟<坛经>读本》评介方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对敦煌本《坛经》没有发表过整理本。八十年代初郭朋先生从事这项工作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用的是二手材料。但是,随着敦博本的再发现①,我国的敦煌本《坛经》研究迅速出现新...  相似文献   

5.
林克 《老年教育》2007,(12):8-10
《六祖坛经》常带身边 毛主席十分欣赏六代禅宗慧能的《六祖坛经》一书,经常带在身边。他有几次向我谈及慧能,要我了解他的身世作为,读一点他的学说。我对佛学的有限知识,可以说都是得益于毛主席的教导。  相似文献   

6.
《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国化最高成就的集中体现,它的修行观对修行和个人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其"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对《六祖坛经》修行的目标、修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坛经》版本众多,目前多数都已译为英文,有的版本甚至出现多个英译本,充分证明这部典籍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思想魅力,已得到西方学者和读者的认可。文章集中探讨《坛经》敦煌系统本中英博本的英译史,涉及铃木大拙的节译、陈荣捷的首译和扬波斯基的复译,三位译者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度,其身份和文化背景迥异,使他们的译本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为中国典籍英译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禅宗乃至日本禅宗的思想渊源。日本临济宗始祖明庵荣西在论证禅宗思想时,既参鉴了《六祖坛经》的内容,同时又力证禅宗与台密二教的兼修性,荣西这种新旧兼容的做法为日本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有两个最重大的禅学理论成果,一个是"东山法门",一个是《六祖坛经》。从"东山法门"到《六祖坛经》,展现了中国禅学理论体系创立和发展的历程。"东山法门"是中国禅学创立的标志,《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学发展的高峰。一、中国禅学的孕育种子:达摩禅学在"东山法门"之前,既没有中国禅宗,也没有中国禅学,只有中国禅学的孕育种子:达摩禅学。因此说,达摩禅学时期,是中国禅学的史前期。  相似文献   

10.
暑假的一天     
轰轰烈烈有轰轰烈烈的好,平平淡淡有平平淡淡的真。——《六祖坛经》  相似文献   

11.
长短书名     
中国古书中最长的书名在佛典里 ,首长者当推《六祖坛经》 ,全名三十二字 ,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次长者为一本翻译的经书《陀罗尼经》 ,全名二十八字 ,为《普遍光明清净焰漫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而最短的书名则属于人们常称的《诗经》 ,其实它是到汉代才被尊为经典的 ,原来它的名字只有一个字 ,就叫作《诗》。长短书名@震行  相似文献   

12.
境界体现参禅者见地及悟道程度,是判断参禅者见性与否的标准。从《六祖坛经》看神秀作偈、六祖作偈回应之以及六祖听五祖讲解《金刚经》后大悟,可知二者之见地及其参修境界:著相之凡夫,理无碍、事无碍之未彻悟者,理事圆融之彻悟者。  相似文献   

13.
《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祖坛经》中出现助动词“得”等十个,本文对“得”、“须”、“可”、“敢”、“能”等五个助动词作统计,考察了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师范大学皮朝纲先生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禅宗美学的学者,上个世纪80年代便有《慧能、〈坛经〉与中国美学》、《六祖"革命"与中国美学传统的完形》等文面世,90年代又有《静默的美学》(合著)、《禅宗美学史稿》、《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等书出版。先生一生的主要兴趣是研究中国美学特别是禅宗美学。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有幸聆听  相似文献   

15.
禅作为禅宗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六祖坛经》中有丰富的表现形式。通过其在《六祖坛经》中的具体表现来探讨禅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表现,有助于加深对"禅"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将"禅"之理论内涵与实践表现与"文字禅"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表现对比,对"禅"的理解将更深刻、更立体。比较可知,禅为内外无执、了了放下,是根基伶俐者的事业;文字禅为因言悟道、执着于种种方便法门,缺少真正禅者的伶俐洒脱。  相似文献   

16.
六祖慧能大师讲法的内容由其弟子记录编纂成《坛经》,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讲法而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由此可见《坛经》一书在佛教界的重要性。《坛经》一书有着精深玄妙的思想,其中有"即心即佛"的佛性观、"明心见性"的修行观、"自修自度"的解脱观等,这诸多的思想成为禅宗最为根本的特质。在这些思想中始终贯彻着佛教的根本思想"缘起性空"之理论与不落有无二边的中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敦博本《坛经》中的“吾”与“汝”的配对使用可能带有地域特征,而“你”的出现则反映了本的人称代词正处于向新的系统发展或调整的过程中,弄清敦博本《坛经》语言在在时间上或地域上的特点,将有助于廓清敦粕写本《坛经》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敦煌写本《坛经》中的被动句多有施动主语,谓语动词前后皆有附加成分,能被否定词修饰。通过与其他文献语言的比较,能看到被字被动句的一些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敦煌写本《六祖坦经》中出现的倏现象全推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文章认为,了解倏不但有助于从语言学角度弄清禅宗籍所包含的意蕴,而且可藉以探索禅籍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坛经》本身蕴涵着巨大的美学价值,但学术界开拓不够深入。挑选学界不太注意的问题加以研究,例如《坛经》潜美学的问题,《坛经》般若境界与潜意识、意境的微细区别问题,《坛经》蕴涵着的几种审美形态的问题,《坛经》美学与康德哲学等的比较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能填补《坛经》美学研究的一些空白,有助于推进或深化《坛经》美学乃至禅宗美学、中国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