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球》2010,(4):132-132
3月16日,劳力士公司宣布从2010年起冠名赞助上海ATP1000大师赛.赛事将启用新的名称——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是继蒙特卡洛之后第二个由劳力士冠名赞助的顶级网球赛事。“无论对上海大师赛还是劳力士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时刻。”劳力士全球体育赞助负责人阿诺·博特施先生表示“能够与世界上最顶级的网球赛事携手.共同推进男子职业网球在中国的发展.我们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2.
中国网球公开赛自2004年开始举办,2005年起被列入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和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的二级巡回赛,2008年赛事的总奖金达108.万美元。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女子赛事升级为仅发于四大满贯赛的四个钻石皇冠赛事之一:男子赛事升级为总奖金达200万美金的“500分赛事”,是仅次于四大满贯、9站“1000分赛事”的10站“500分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海仙霞网球中心可以说是中国职业网球赛事的起点,1998年喜力公开赛的举办标志藉ATP职业赛事第一次落户中国。13年后,2011赛季戴维斯杯亚大区I组中国队与中华台北队的比赛又在这里上演,“仙霞”见证了中国网球的再次飞跃。  相似文献   

4.
Teresa  陈功 《网球》2012,(5):70-71
陈述,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网球裁判,第一位执法网球大满贯赛事的中国裁判员,中国第一位网球国际铜牌主裁、金牌裁判长。从1992年考上国家级网球裁判之后,陈述每一次前进都  相似文献   

5.
北京和上海二分中国顶级赛事的格局将在今年随着武汉网球公开赛(简称“武网”)的横空出世而宣告终结,未来能否如武网赛事总监易国庆所言,武网将与中网和上海大师赛三足鼎立?同时,武网、中网和上海大师赛等组成的中国赛季是否意味着中国职业网球赛事的鼎盛时期即将全面开启?  相似文献   

6.
10年前,中网和广网刚刚创立,上海正酝酿ATP大师杯的回归,那算得上中国网球试水职业网球产业的真正开始。 10年之后,中国网球赛事已呈井喷之势。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还有武汉、天津、香港、深圳、珠海加入到这个阵营,中国地区史无前例地迎来了近10项高级别的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7.
行云 《网球天地》2013,(11):30-37
网球运动在上海出现几乎可以追溯到100年前,殖民者在入侵中国时就把这项发端于西方的运动带进了中国。可要论职业网球在上海的发展,却才仅仅是近20年内的事情。1998年,上海承办了ATP四级国际巡回赛——喜力公开赛,这是职业网球赛事首次在上海落地生根,白此开始,网球的血脉在上海滩再不曾断流。  相似文献   

8.
《网球》2008,(1):53-53
在世界网坛,国际网球职业巡回赛是球员向大满贯赛事进军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阶梯。国际网坛的众多网球好手,如国际网球巨星辛吉斯、中国国家女队雅典奥运会女双金牌球员李婷和孙甜甜,当年都是通过参加这项赛事获得宝贵的积分,进入奥运会和大满贯赛事,从而问鼎世界冠军宝座的。鸿星尔克国际女子网球系列赛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是国际网联女子职业网球巡回赛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培育和挖掘中国未来网球明星的摇篮,是培养网坛杀手的磨练之地。  相似文献   

9.
6月3日,“通向劳力士大师赛之路”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2012“上海城开”杯上海高校网球大师赛在上海大学举行。活动现场包括上海各所高校校长在内的校领导、教职工和网球队员约400多人参加了本次赛事,在现场亲身体验了网球运动的魅力。更有40余位高校体育教师参加了由世界职业教练员组织PTR提供的网球专业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10.
HEAD 网球因其优良的材质和稳定的性能,从大师杯赛创办至今,一直被指定为比赛用球。2007上海大师杯赛,HEAD 网球的质量再次得到了职业网球顶级选手的普遍称赞。在此之前,HEAD 已经成功赞助了包括大师系列赛、戴维斯杯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等重要赛事在内的一半以上的 ATP 赛事,已成为ATP 球员最喜爱的比赛用球。虽然贵为 ATP 官方指定比赛用球制造商,但 HEAD 也一直致力于为全世界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优  相似文献   

11.
如今,把上海称做中国的“网球城市”应该不为过吧。从只有男子赛事到男女赛事分开的上海公开赛,再到职业网坛最高级别的大赛——“大师杯”年终总决赛,上海的网球赛事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别只羡慕上海球迷有眼福,趁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您也走一趟上海,看看比赛,逛逛大街,尝尝美食,好节目多着呢。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三大国际网球组织ITF、ATP、WTA举办的职业赛事进行归纳和梳理,分析认为三大组织赛事特征为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金字塔形",且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符合现代国际职业网球运动发展需求之体系。文章进一步结合中国网球职业化赛事发展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赛事结构布局,提出构建以中国网球竞技水平提升为核心理念,创新举国体制下市场化职业网球赛事模式,兼顾多重社会效应的职业赛事体系,并就该体系的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10,(9):120-121
8月5日上午.”上海国际网球赛事发展历程影像资料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正式举行。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承办方——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澜先生代表上海网球大师赛组委会,向档案馆捐赠了近400份见证着上海网球赛事十二年发展历程的珍贵图片和影像资料。捐赠仪式后.上海久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民和上海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吴辰共同为图片展揭幕剪彩。  相似文献   

14.
行者 《网球天地》2012,(12):66-67
继北京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的网球大师赛和广州网球公开赛之后,深圳迎来了又一项世界顶级网球赛事的落户。这项赛事名为“深圳公开赛”,将于2013赛季的第一周(2012年12月29日至2013年1月5日)在深圳龙岗区体育中心神仙岭国际网球中心举行。赛事奖金达50万美元,属WTA的国际巡回赛级别,高于广州网球公开赛。冠军积分为280分,比赛形式包括预选赛单打16签、正赛单打32签及正赛双打16签。  相似文献   

15.
serra 《网球》2007,(12)
沙龙公开赛、奇伟公开赛、喜力公开赛……中国网球职业比赛的这些史前史终于像零星的小雨,落在了没有人回忆的角落,而新的北京和上海的皇冠级、A9级别赛事张开了巨大的双翼,中国驶出了职业网球的双桅船。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被称为职业网球赛事“四大黄金板块”组成之一的电视转播,似乎不怎么被国内舆论和球迷看重,相比较中网和上海大师赛风生水起的门票收入、趋之如骜的赞助商和比重不断增长的特许零售纪念品,电视台的“强势地位”犹存,但它也因为这份强势和赛事本身泾渭分明起来——中国的职业网球赛事,只能成为丰富电视频道节目构成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温布尔顿公开赛已经见证过各种各样的绚丽活动和各界社会名流,在这一传统大满贯赛事继续书写它的传奇之时,北京市政府的重要官员,WTA 管理团队,世界最受关注和欢迎的网球选手和中国网球公开赛管理团队于伦敦时间2007年6月25日晚上20:00,齐聚伦敦最为著名的一家酒店,为当今职业网坛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成功升级举杯欢庆。  相似文献   

18.
进入11月,被寒冬笼罩的北方城市已鲜见网球赛事的气息,而地处南方的深圳市,一项又一项规模不小、奖金诱人的网球赛事接连开打,业余赛事、职业赛事交相呼应,深圳在冬日里变身为网球的热土。  相似文献   

19.
《网球天地》2014,(5):127-127
4月4-6日,东风标致杯中国新闻媒体网球系列赛(CMS)北京站在颐方园体育健康城举行,共有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名媒体从业者报名参加了本站比赛。这项由媒体人组织、媒体人参与的赛事,由中国网球协会、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共同主办。赛剥等于二2014全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进行四站比赛,旨在通过这一赛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网球运动。东风标致作为中国知名汽车品牌,一直积极致力于网球运动推广工作,此次以首席赞助商身份支持该项赛事。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2011,(11):16-18
其实我们并不想把目前中国境内最好的两大职业网球赛事拿来对比,细究某个环节到底谁做得更好,谁又在哪块阵地被对方抢了风头——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正如上海大师赛承办方、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澜所言:所有的中国商业体育赛事都还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