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滨 《新闻实践》2008,(1):54-55
从1992年复刊《义乌日报》,1993年创刊《小商品世界报》,到2004年1月两报合并为《小商品世界报》,再到2006年1月更名为《义乌商报》;从四开四版的周二报,发展到对开十二版的日报;从发行量几千份的小报发展到发行量达9万份的大报;从一个农业  相似文献   

2.
《郴州日报》创刊至今17年,经历了多次大的飞跃:告别铅印,采用电脑激光照排;从周五报逐步过渡到日报;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对开八版;从黑白报纸发展到彩报。在这17年中,采编人员从十几名增至130多名,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占领了本市新闻舆论阵地的制高点,起到了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市报人》2009,(4):F0002-F0002
《定西日报》是中共定西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8年7月,现为对开四版,彩版印刷,周日增出四开八版《西部周末》,同时不定期编辑内参《定西日报·送阅件》。目前。报纸期发行量3万多份。近两年,先后创办开通了《定西日报·手机版》、《定西日报·电子网络版》及数字报纸,顺利实现了“一报多版(印刷版、手机版、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2012,(17):1+94
作为中共新乡市委机关报,《新乡日报》创刊于1956年,1961年停刊,1982年以《新乡晚报》的报名复刊,1993年恢复原报名《新乡日报》。2004年11月8日,其子报《平原晚报》创刊。2012年8月16日,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报纸从最初的四开四版小报,已发展到今天的对开八版大报,每周出版6期48版。  相似文献   

5.
费德明 《新闻界》2003,(1):51-51,61
《南充日报》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以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从1952年4月4版周3刊小报发展到1996年扩为对开4版大报。1987年《南充日报》成为日报,2001年创办了子报《南充晚报》,实现了报纸跨越式发展。发行量也由创刊时的1.5万份上升到1986年的16万份,这一数字一直保持了10年。1996年改为大报后仍发行8.6万份。加入WTO后《南充日报》与全国市州报同行一样,生存环境受到挑战,特别是广大农村推行费税改革后,,将使地市报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与压力。因此,唯有与时俱…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南充日报》从1996年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同时成立了报纸审读小组,抽调业务能力强、有办于Bg{l&的老报人、老领导当审读员,坚持每天审读当天的(南充日报),纠正报纸差错。审读后张贴出来,让采编人员审评。大大增强了报纸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好版面和无差错版面逐日增多,报纸质量显著提高,1996年(南充日报)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报纸。报纸审读小组成立后,报社党委切实加强领导,把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除党委书记、总编辑高度重视外,还确定一名副总编辑具体分敬B纸审读…  相似文献   

7.
徐泽 《新闻界》2004,(2):77-77
2004年开年,《攀钢日报》在攀枝花市各大报纸中率先由四开黑白八版改为对开彩报四版,为攀钢日报社20多年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是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日报。其宗旨是: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今日的深圳商报,既出日报,又出晚报;既有报纸媒体,又有电子媒体;既在内地出版报纸,又在香港联办专版,是一个传播手段先进、拥有多媒体的报业集团。具体说,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发展快。《深圳商报》1991年初复刊,四年多来,从对开周二刊发展为日报,从日报四版发展为十六版。1994年又创办了四开八版的《深圳晚报》。从1995年1月起,又与香港大公报合办《大公报·深圳新闻》专版,目前每周五期,在国内报界开创先河。  相似文献   

9.
简讯     
△大同日报自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日报,逢星期日出《大同日报·星期天》刊。大同日报扩版后,继续坚持了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并增大了信息量,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使报纸更好地  相似文献   

10.
正1994年1月1日,《广安时报》正式创刊。1998年1月1日,由《广安时报》改为《广安日报》。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始终坚持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记录了广安前进发展的步伐。这张广安人民自己的报纸,浓缩了广安砥砺前行的历史进程。从黑白版的每周三期四开四版小报,到彩色版的每周七期对开八版大报,再到广安在线、广安手机报、广安日报微信等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从纸与笔的耕耘,到采编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从最初发行量4万余份,到今年发行量突破14万份,一跃成为全省市州覆盖率最高的党报……报社经历的风雨历程,折射出广安新闻事业发展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日报     
《采.写.编》2008,(1):F0004-F0004
延安日报是中共延安市委机关报,也是全市唯一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延安日报前身是原中共陕北区党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1950年,在些基础上创办了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文革期间曾停刊,1979年4月10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92年改名为延安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并实现了激光照排,编采网络化。  相似文献   

12.
《宜昌日报》1996年捷报频传:4月,湖北新闻奖评出20个一等奖《宜昌日报》拿到两个;5月,省委、省政府奖励新闻佳作,《宜昌日报》文有两件作品获奖;7月,中国时事好作品评出6件一等新闻作品,《宜昌日报》也夺一奖;8月,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宜昌日报》第四次如愿以偿.1996年并非奇迹.湖北新闻奖开评16年、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开评10年、中国时事好新闻开评7年,《宜昌日报》年年都夺得了一等奖.有人问我《宜昌日报》有什么诀窍.诀窍没有,体会有几点,归纳为“四化”,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商,向前辈求教.意识不弱化一家报纸特别是这家报纸的总编辑是否始终具有强烈的好新闻意识,决定这家报纸新闻精品的数量多寡和档次高低.1985年1月28日,当时的宜昌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永仁讲过这样一段话:“要把攻创好新闻作品当作业务训练、人才培养、班子配备、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发行广告、广告的广告.报社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时过13年,后又有三位总编辑接任,《宜昌日报》始终坚持攻创好新闻作品,并当作报纸工作大事来抓,年年有动作,年年有收获.坚持并不容易.13年来,我们先后排除了四种思想障碍.先是平均主义作怪,认为“几百字奖几百元不合理”.我们认为奖励优质产品就是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我们不但没有取消奖励,反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元旦,《广州日报》在全国地方报纸中率先“破题’,扩为对开八版,此后神州大地出现过几次报纸扩版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起来的县(市)报,近年来也纷纷扩大版面和增加刊期。目前,江苏的60多家县(市)报中,60%以上已扩为四开八版或十二版的日报,最多的已是四开十六版。浙江的萧山、义乌等县级报纸,早就出了对开报。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全国最基层的党报县(市)报,对促进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县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县(市)报在什么时候该扩版?扩版后遇到的问题该怎样解决?这是值得有关方面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沈阳今报》从原来的对开20版瘦长型大报改为4开32版小报,包括娱乐、消费,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服务信息,主打大众消费经济,以避免与同城都市报同质化竞争。定位是“做沈阳的第二份报纸”。“第二份报纸”就是侧重某个领域,做专、做深,做出个性。是读者看了其他报纸后还要看的报纸。《沈阳今报》改版的目的只有一个:探求都市报发展的出路,以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目前沈城5张都市报每天同题大战,同质竞争,大家以近乎相同的操作手法,主打社会新闻,通过突发事件来夺眼球,抢市场。同时,在沈报集团内部,今报也面临着与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市报人》2005,(11):F0003-F0003
20年来,名城迎来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机遇期。《遵义日报》、《遵义晚报》欣逢其时,两报分别从四开黑白四版到现在四开24版彩报,  相似文献   

16.
《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2003年8月改版后,由原来的对开四版扩大到四开24版(周六16版),版面增加了,内容自然也就有所增加,副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原来《巴音郭楞日报》副刊版面有一个综合性的副刊"天鹅湖"和漫画版"西域风"。虽然多年来"天鹅湖"培养了一批文学爱好者,成为深受当地读者喜爱的知名专版,但有限的版面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沧州日报》是中共沧州市委机关报,现有干部职工292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者60人,现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法治。 《沧州日报》创刊于1956年7月1日。这期间经过三次改版,从四开四版、四开八版发展到目前对开四版大报,现为周六刊,日发行6万份。现“沧州日报”报头由郭沫若同志1961年5月题写。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日报创刊至今17年,经历了5次大的飞跃:告别铅印,采用电脑激光照排;从请厂家代印到自己办厂印刷;从周一报逐步过渡到日报;从黑白报纸发展到每周六定期出彩报,这在贵州省地市报中首屈一指;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在这17年中,采编人员从不足10名增至32名,报纸质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占领了本州新闻舆论阵地的制高点,起到了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要办好民族地区党报,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黔西南日报精心组织在职人员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政治学习主要学习党的路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市报人》2008,(5):F0004-F0004
《淄博日报》是中共淄博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2月1日,是淄博市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平面新闻媒体。 56年来,《淄博日报》由最初的4开4版小报发展成为对开4版,再到对开8版、12版大报;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黑白印刷到天天彩印;从创刊时单一的一张《淄博日报》发展成为《淄博日报》为母报,  相似文献   

20.
京郊日报的专副刊深受京郊广大读者的喜爱。长期以来,编辑记者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拓宽专副刊思想领域,探索专副刊与新闻正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客观上丰富了整个报纸专副刊的实践活动,为专副刊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京郊日报》专副刊的回顾京郊日报的前身,是1980年10月创刊的《北京日报郊区版》,到现在已走过18个年头了。当时创刊时,是一张四开四版周三刊的报纸。由于刊期长,新闻性偏弱,拼抢新闻毕竟不是它的特长,所以在办好一、二版新闻版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办好三、四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