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态美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年,在生态问题日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热点的形势下,中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崭新的美学观念。许多中国理论工作者从生态文艺学、文艺的绿色之思、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等多重视角对这一美学观念进行了丰富与发展。“生态美学”同国际上日渐勃兴的“生态批评”、“环境美学”密切相关,但又有别于它们。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是中国美学工作者的一个创意。它的提出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由认识论到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理论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它不是一个新的美学学科,而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群年龄在30岁左右的导演,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导演,并以他们的年轻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种新的风貌。与第5代导演们在国际影坛上创造的那种表现中国的“历史画面”和“民族寓言”式的电影不同,“新生代”导演更注重表现当代都市背景下的青春与生命的生存状态。1990年胡雪扬拍摄的《留守女士》是“新生代”电影的早期作品,1994年之后,以管虎的《头发乱  相似文献   

3.
学衡派与现代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是20世纪一个永不衰竭的话题。“五四”使许多人都有一种历史的晚生感。“五四”使我们迅速地跨入了现代,而更重要的是,一切在“五四”都已经发生过了。20世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讲述“五四”的故事,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也不过是“五四”这个历史本文的不断复制与改写。“回到五四”久已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变革的一种策略和标识。这不仅因为“五四”构成了中国现代发展的一种深远背景,而且因为“五四”原始情境的复述往往为当代思想发展所遭遇的困惑提供某种解释。 “五四”是一个价值重估与价值重建的时代。对于我们来说,“五四”常常直接意指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形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思想高潮。今天,“五四”新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新传统,成为了我们精神与思想的重要资源与依据。“五四”时期从西方输入的科学、民主、进步等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今天普遍的信念和共同的价值准衡。无疑,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间,杭州的一些媒体纷纷报道说,在甘肃省敦煌地区“新发现”了一个“可与敦煌莫高窟相媲美”的石窟——安西榆林窟。我当时目睹耳闻了这则“新闻”,不禁哑然失笑:这哪里是什么“新发现”,我在1994年8月就曾与近百位国内外敦煌学家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现任院长)樊锦诗女士出入于这些洞窟!我本想写篇短文“以正视听”但转念又想,会不会是我的哪位学生听了我开设的“敦煌文化”课而胡乱报道的?应直接找一下报道者。结果问下来,与我的学生没有关系。由于中间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中国中西部的对外宣传,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和开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主办了“文物杯·中国陕西省旅游与投资知识竞赛”。从1996年9月22日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发了知识竞赛开始的消息,同时播出了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联合中国有志于实学研究的学术力量,加强与海外实学研究团体的学术交流,于1992年10月“第二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中国实学研究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有关各方的支持下,已于1994年1月19日经民政部核准登记,正式成为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为了庆祝中国实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回顾十几年来中国实学研究的现状,并对实学研究的未来作出全面的规则,1994年8月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近10年来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抓整治搞建设,城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11月下旬,在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决赛上,国际公园协会秘书长阿兰宣布:“我们把国际花园城市的第三名授予中国的广州市。”自此,广州从容迈进“国际花园城市”的行列,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花园城市”。获得第一名是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第二名是美国的洛杉矶,南非的次瓦内与广州并列第三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素以儒、道互补而著称。儒家的经典是“五经”,按汉代以后的排列,它们分别是《易》、《书》、《诗》、《礼》、《春秋》;道家的经典是“三玄”,按魏晋以后的说法,它们分别是《易》、《老》、《庄》。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历史上泾渭分明的儒、道两系,竟均以《易经》为自己的哲学坟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后世的学者争相以前人的经典作门面,还是儒、道两家本出于一源?从这一意义上讲,探明《易经》与儒、道之间的联系,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应解决的首要课题。然而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匮乏、文献与传说的真假难辩,检阅诸多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掉了。于是,谈儒者始于孔、孟,说道者肇自老、庄,而在此以前的中国哲学,则只留下混沌不清的一个疑团。为了解开这一疑团,笔者曾在《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上撰有《〈易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文,集中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以“阴阳”为载体的两性文化的世界观和《易经》中所运用的以“周易”为形式的素朴辩证的方法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易经》的上述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影响和制约着儒、道两系在以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全国外宣工作会议期 间,来自文化部的官员与其他部委的 代表都在前排就座,这给我们一个喻 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 格局已经搭建。 在做外宣工作的过程中,大家都亲 身感受到,当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争 执、贸易上摩擦时,文化在对外传播中 更显示出穿透力量。这两年中国文化部 的文化交流活动办得红红火火—— 2003年到2005年,历时两年、覆 盖中法两国全境、先后举办七百余场 活动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交 流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使国家间、 人民间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国 家主席胡锦涛称之为“中欧文化交流 史上的创举”。2005年10月,在美国 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和美 国首次合作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 国文化节”,中国七百多位优秀表演艺 术家、五十余场演出,让四十多万美国 观众亲自体会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与博雅包容。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文化传播在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外宣工作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分量。 在孙家正部长刚刚从美国参加 “中国文化节”回来后,尽管工作日程 被紧张和繁忙充斥着,但他仍拿出近 两个小时的时间,接受了《对外大传 播》记者的专访。 没有见到孙家正部长之前,我们 在网上搜索着关于他的信息和故事, 可是这些信息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想更 多地了解他的欲望,他仿佛是一个更 喜欢把成功的喜悦隐在幕后的人……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初召开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向《北京周报》提出了“改进内容,提高质量,努力向世界性新闻周刊发展”的要求。这是中央第一次正式向我刊提出这样的高要求,使我们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较长远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它需做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在国际报道方面改进内容,提高质量,开创出新局面。如果我们在国际报道上因循守旧,迈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20日,中国经历15年的漫长历程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走上一个新的起点。而对世界贸易组织这全新的游戏规则,我们基层群文工作者大都手足无措,大有“狼来了”的感觉。这怕与我们目前对世贸组织游戏规则的不了解、政府文化这一块比较虚弱以及我们自己的观念和心态暂时还没有调适过来有关。所以,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中国对外出版集团北美考察团一行8人,本着“了解当前北美书刊业出版发行情况,改进外文局书刊对外宣传工作”的精神,于1994年7月14日至8月1日,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在19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美国最大出版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5,(2):52-55
大量从农村涌进城市的“打工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正在成为一个蓬勃壮大的社会群体,他们以不可低估的力量在推动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今天,社会各界都越来越关注“打工者”的命运,2003年和2004年“两会专题”关键词的“三农”问题,就重点包括了打工者的生存发展问题。现在,海外媒体也在不同层面向中国“打工”群体聚焦。2004年,《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用了7个月的时间,追踪报道了一位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农村姑娘经历的故事。我们做对外传播的媒体记者最想知道国外受众想了解什么?我们的涉外记者也最应该知道我们的国外受众最爱看什么样的文章?而该文作者通过他的眼睛,捕捉和过滤了一个中国普通打工妹的生活场景,由于挖掘的深入,刻画的真切,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中国当代农民与时代共进的悄然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客观叙述中跃然纸上。一个外国记者所写的阿敏的故事,似乎给我们涉外媒体很多启示。在此,我们选编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以飨广大做涉外宣传的同行朋友们。  相似文献   

14.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离休1年之后,正潜心学画的我,突然接到《人民中国》编委会的通知,要我沿京九线采访,在1995年上“京九大铁路之旅”的连载。京九铁路是本世纪我国仅次于三峡计划的宏伟工程,享有好多个中国铁路之最。对我这个老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广阔天地啊! 1994年9月,我正式开始了采访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出差4个半月,行程5000多公里,采访了48个城市,撰文12篇,共6万多字。《人民中国》杂志连载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部门在新的一年到来时提出了一个口号:“’96中国——崭新的度假新天地”,并将举办“’96中国度假休闲游”的主题活动。在此之前,中国旅游部门曾先后举办了“’93中国山水风光游”、“’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的主题活动。可以看出,这几年的旅游主题都是观光型的,说明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中国在发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年     
万江心  李静 《职业圈》2012,(1):62-64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年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张晓静 《职业圈》2014,(25):101-101
大唐黄岛发电公司荣获2013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这也是该公司连续11年蝉联此项殊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三千年》一书的出版,使我们在重要而又漫长的旅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旅程是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的产生,反映了当我们步入  相似文献   

20.
师毅 《职业圈》2012,(19):66-6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