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原 《中学理科》2009,(10):21-22
试卷基本评价200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试卷的总体设计符合考纲要求,注重了知识的综合,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突出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与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试卷比较,题目在稳中求新,稳步推进,题型以常规题型为主,不但没有偏题、怪题,并且有叙述简洁的特点.纵观试题,小题起步较低,难度缓步上升,除两道解析几何的小题有较大难度之外,其他题目难度都比较平和.解答题中第19、20题的难度较2008年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是在《教学大纲》的知识范围内和《考试说明》规定的框架下编拟的,贯彻了“两个有利”的命题指导思想。现就1996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的特点谈些看法,供读者参考。1·稳定性与连续性1996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范围限定在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之内,试题的水平以《考试说明》为基准。强调基础,考核的知识涵盖了中学化学的四个年级。26道选择题分3道大题编排,第一大题中5道小题均较容易,属送分题;第二大题是多项选择题,一些题目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试题考查的内容全是课本上的知识;第三大题共6道小题,有5道小题涉及了小计…  相似文献   

3.
2008年广州市中考试题中的第24题是一道以几何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本题中的3个小题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和区分度,第3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解题的入口宽,可以从多角度、多思路求解,是一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佳题.本题较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下面对试题中的第3题多思路求解进行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是一道主要考查解析几何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压轴题.从试题本身来看,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能力以及方程思想.但由于试题的第一问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也不低,造成考生无法进入第二问的正确解决(虽然第二问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从而考生不能从整体上正确解答试题,使得本题得分率较低(满分12分,平均得分理科约为1.3分,文科约为0.43分).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5.
运用心理测验和统计学原理对2005年江西省高考自主命题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试卷进行质量分析.考查整卷及各小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发现理科数学试卷整体难度适中,各小题的难度分布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文科数学整体试卷难度稍有偏大,各小题的难度分布比较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个别试题难度偏大,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200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9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它一改前两年江苏试题中解析几何题都放在解答题第1题而后移至第3题的位置,体现了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主干知识所应有的地位.该题所考查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均是解析几何教学中所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试题表述简练清晰,思维分析和谐亲切,入手解题自然流畅,但要便捷准确完成解题却又有一定难度,因而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更让人欣喜的是试题本身具有深刻又显现的数学背景.为此,本文对这道试题的解法及数学背景作一些探究与点评.1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7.
2009年浙江省开始新课程下的高考,6年时间如白驹过隙,2015年起新一轮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回顾近6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相信对认识高考,特别是认识浙江特色的高考,搞好以后的数学教与学将大有裨益.1近6年高考数学试题解读1.1稳中渐变,贴近学生实际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坚持“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适合浙江省考生的实际水平,保持了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1.1.1题型结构从2007年始,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在题型上一直保持“10+7+5”的形式,其中,解答题一般是一道题2个小题(以理科试题为例,只有2012年和2014年略有微调,其中,2012年第22题第(1)小题和2014年第19题第(2)小题都包含2个小题),难度梯度递进.经过实践证明题量是合适的,题型搭配比较合理,选择题、填空题照顾知识覆盖,解题灵活,解答题深度考查、全面检测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9年山东省高考试题理卷中的第20题是一道以数列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本题中的2个小题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和区分度,第Ⅱ小题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解题的人口宽,可以从多角度、多思路求解,是一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好题.下面对试题中的第Ⅱ小题多思路求解进行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期盼已久的2014年高考已经结束,无疑这届的江苏学生是幸运的,数学试题不难.由于2013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不难,很多人猜测2014年要加难度,但事实是填空题没什么太大难度,解答题前2道题较容易、中间2道题有点小梯度、最后2道题的第(1)小题不难,总体平稳,着实让广大考生“爽”了一把.就试卷整体来说,不偏不怪,总体比较稳定.不过试题虽简单,但想得到高分也不容易.下面笔者择取几道试题为例谈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是高考必考内容,试题一般以“两小题一大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20分左右,考查难度一般为中等.简答题所处位置基本上在前3道,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笔者在认真统计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后发现,立体几何问题的考查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在命题风格上,正逐步由封闭性向灵活性、开放性转变.因此,进一步把握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从而快速地突破立体几何的难点是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冰 《数学教学通讯》2009,(4):20-21,63
纵观全国高考数学试题,近几年高考对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知识的考查约占总分的15%.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统计等内容(2道或3道小题),解答题主要考查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等内容(1道大题).概率解答题主要以药物检验、射击、次品、竞赛、保险等问题为背景,围绕基本概率类型命题,题型固定,难度适中,容易把握.笔者现将这部分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列举如下,希望能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高考上海物理试卷与1997年试卷相比“稳中有变”.“稳”是在考查物理基本知识的同时,着意考查学科能力的命题思想稳定;试题结构稳定(仍是单选6道小题,多选5道小题,填空6道小题,实验5道小题,计算4道题,总计26题不变);各种题型的赋分值稳定...  相似文献   

13.
黄晏 《物理教师》2009,30(9):48-49
2009年是江苏省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和新高考方案的第2年,2009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以下简称试题)基本保持了去年试题的风格,难度设计张驰有度,符合考试说明中强调的“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有较高区分度,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与新课程所刨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理综全国卷中的3道物理解答题,难度适宜,区分度合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尤其是第24题,似曾相识又推陈出新,体现了命题专家们的独到匠心,能够有效地指导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和高考复习.下面试作剖析.  相似文献   

15.
第十六届天原杯赛第三大题,共设3道小题——24、25、26题(见本刊第5期58页),均为实验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3道题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化学知识点出发,考查学生能否从知识点获取实验的原理,能否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验证、探究的方法,并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英 《数学教学》2008,(9):41-43
纵观2008年高考数学上海卷(文史类),不难发现,整套试卷中与点的坐标相关的试题约有7道题,总分值达48分,特别是作为本套试卷亮点的好题一第11题、第15题和第20题的第(3)小题等,似乎表明命题者对点的坐标“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7.
一叶 《历史学习》2007,(2):22-24
试题的设计、修改和确定必须考虑试题本身及其在试卷中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特别是在大规模的考试中,当试卷的框架(如对每道题的题型、知识点、能力要求、分值、难度和区分度等)基本设定时,命题就受到了许多制约,困难程度也就显著提高,并非所有通常所说的“好题”都可以放进去。  相似文献   

18.
管宏斌 《数学教学通讯》2009,(6):44-47,61,62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的试题绝大多数是原创题或改编题,题型新颖、区分度良好.由于预测2009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的填空题难度要加大,所以本套试卷在命制填空题时适当增加了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同时,填空题也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要求对运算能力的考查有所提高的特点.从江苏高考数学的命题特点来看,2009年解析几何的背景是圆与椭圆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试卷设计了一道圆与椭圆知识的交汇题.此外,数列问题估计是2009年江苏卷的压轴题,所以笔者在命题时作了一定调整.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重庆市高考理科试题仍以突Ⅲ高考的选拔功能为宗旨,以考纲为准绳.此套试题首先立足知识重点,如对函数的考查占较大比重,多达5小题;解析几何仍围绕“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性质”命题.其次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第8、14、21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第18、20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  相似文献   

20.
袁京生  郭璋 《中学教研》2008,(11):33-35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湖北省预赛试题第13题是一道解析几何综合题,它全面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技巧性强,最为重要的是它是一道有圆锥曲线切线背景的解析几何题.本文拟对其进行证明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