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GPAT基因对蓖麻储存油脂(triacylglycerols,TAG)的合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从分子进化角度研究蓖麻GPAT的多态性,参考GenBank中编码蓖麻GPAT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来自32个不同地区种质的GPAT进行测序,获得32个长约741bp的基因组序列。多态分析表明:在741bp的区间内共发现1个SNP,频率为1/741bp,多样性指数Pi为0.00069。结果表明GPAT基因与种质油含量和种子大小的关系均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分析了GPAT基因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与油脂数量和种子大小性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据201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报》援引报道,由国际油菜测序联盟牵头,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国内外相关机构首次完成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是国际上首次对传统多倍体作物的复杂基因组进行完整的测序和组装,并完成了其与亲本种的系统比较和进化分析。研究发现,甘蓝型冬油菜基因组至少包含10多万个蛋白编码基因,为至今测序的植物中基因数最多的物种。借助与亲本种甘蓝和白菜基因组的比较,发现该基因组进化的突出特点是两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衡水学院学报》2007,9(1):128-128
美国《科学》杂志预测2007年科研热点美国《科学》杂志2006年12月21日预测说,2007年的科研热门领域及话题将涉及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气候变化、在其他恒星周围搜寻类地行星以及人类与灵长类基因组比较研究等.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是指将健康人的基因组与患病者的基因组进行全面对比,试图找出疾病的基因病理.这类研究目前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兴起.科学家们已经将这种基因对比方法应用于黄斑变性、炎性肠道疾病等研究中,而且下一步将还尝试分析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糖尿病等更多人类顽疾.但依靠大量的基因对比数据,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  相似文献   

4.
阿里巴巴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中译名,名字译得诡异,最终作为成语收入《成语大辞典》,比喻离奇不经、不足凭信的言行。阿里巴巴是《天方夜谭》中一篇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主角,出身穷苦,一贫如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四十大盗的藏宝库,并记下了“芝麻芝麻请开门”的暗语,历经劫难,化险为夷,最终将山洞里的财宝分与穷人,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13,(5):76-76
据2012年12月21日《上海科技报》报道,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的由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余龙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人的STAT4和HLA—DQ基因族上存在着与乙肝癌变显著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课题组与国内外学者协作攻关,收集了国内7个地区、总计1179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细胞DNA样本,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比对分析,首次在STAT4基因和HLA—DQ基因簇上分别发现了与乙肝癌变风险显著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最近首次绘制出一种杨树的全基因组图,这一成果使利用树木生产生物燃料的前景变得更加光明。据《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绘制出了三叶杨的基因组图。科学家从这种树的4.5万个基因中鉴定出93个基因,这些基因与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生成有关,而这些物质经过发酵可用来生产乙醇和其他液体燃料。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树的基因图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14,(4):76-77
据2013年11月5日《科技日报》报道,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鉴别出了与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相关的两个全新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8.
据2011年12月1日生物通网援引同日《光明日报》消息,南京医科大学联合六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全国4000余名胃癌患者和近6000名健康人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成功筛查出两个新的胃癌易感基因位点。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学》杂志2008年第3期发表的《生物讲评课教学例谈》一文的例3中,孙丽萍老师对有关基因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文章列出的答案有待商榷。原文如下:“例3以基因组成为Aa的水蜜桃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水蛮桃砧木上,所结的水蜜桃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概率为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简讯     
科学家绘出传播疟疾的蚊子的基因组图谱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近日宣布,向人类传播疟疾的最主要蚊子种类———冈比亚按蚊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已经绘制成功。该研究组负责人霍尔特指出,通过识别与蚊子对杀虫剂的抵抗力有关的基因,有可能为研制新的、更有效的杀虫剂提供依据。如识别出决定冈比亚按蚊喜欢叮咬人的基因,即可将结果应用于开发新型驱蚊剂。《科学》杂志和《自然》杂志近日联合在华盛顿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科学家介绍冈比亚按蚊基因组草图的测定及初步分析结果。另外,《自然》也将刊登其他研究小组绘出的疟疾寄生虫———恶性…  相似文献   

11.
创新视界     
<正>早起基因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在现代人类基因组中,仍保留着远古人类的基因变异。此前的研究表明,许多古人类的基因在演化过程中被淘汰,而残留的基因变异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近日,一篇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的论文称,来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可能导致部分现代人更倾向于早起。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数十万人的基因数据后发现,  相似文献   

12.
据科学网2014年10月20日报道,河北农业大学刘孟军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个枣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于《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据介绍,该研究项目共成功组装438M的序列,占预估枣基因组大小的98%。同时,把80%的序列锚定到枣的12条假染色体上,注释出包括大量枣特色基因32,000多个,为  相似文献   

13.
河豚是已知的基因组最少的脊椎动物,对它进行基因测序,有望为研究人类基因组提供重要线索。来自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站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已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法绘出河豚的基因组草图,并对草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草图覆盖了河豚基因组的95%。研究人员还介绍说,这是继人类基因组草图之后,第一幅由公共经费资助完成的脊椎动物基因组草图,有关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已经在因特网上公开。研究人员将河豚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进行对比后发现,两个基因组有同也有异。一方面,四分之三的人类基因在河豚…  相似文献   

14.
据生物通网2011年8月30日报道,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200多个肿瘤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个与子宫肌瘤相关的基因,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子宫肌瘤提供了新线索。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1,(12):72-73
据2011年7月12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网站2011年7月10日报道,科学家成功破解了马铃薯的基因组,发现马铃薯里至少含有3.9万种基因,差不多是人类基因的2倍。对农民而言,最重要的发现是找到了800多种与抗病能力有关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将会有力推动新品种的培育,包括抗病、抗虫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基因重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基因组进化密切相关,是基因组和遗传系统分化的重要推动力.目前针对原核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中的重复基因的系统研究还很少.本文以四种具有不同GC%含量的原核生物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用CodonW软件对各基因组中完全相同的功能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进行分析,用CD-hit软件对各基因组中以80%为阈值的重复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基因中普遍存在基因重复序列,其比例占到2.77%~7.03%.对序列完全相同的功能已知基因的分析表明其序列长度分布在50bp到1000bp左右的范围,多数长度在500bp以下;功能分析表明所研究基因组中大部分重复基因与转座酶有关,还有少量的编码转移酶、水解酶、跨膜蛋白、阻遏蛋白等.对各基因组中重复基因中序列完全相同的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这些多拷贝基因坐落在基因组中某一特定区域并集中分布,展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本文的尝试性工作将为今后原核基因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据2011年11月30日《科技日报》援引新华社华盛顿11月28日电,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8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扫描了来自欧洲7个国家4000多人的基因组后发现,拥有两种特殊版本ABCC9基因者通常睡眠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萃》2001,(4):64-68
《科学》杂志发表的人类基因组序列,被估计为平均测序精确程度99.96%,对所有确定出来的基因的三分之二以不同的颜色表示出其可能的功能,揭示了一个在所有民族群体中极普通的古老序列段落,仅仅是果蝇基因蓝图的两倍长。 序列准确地覆盖了基因组的95%,它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到39,114之间。根据这篇发表在《科学》的、由塞莱拉基因数据公司(Gelera Genomics)的克雷格·文特尔(J.Graig Venter)为第一作者以及其他282名作者署名的文章,如果最终确定出的基因数在这个范围内,比如3万左右,那么,人类比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只多13,000左右个基因。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8,(11):71-71
据东方网2008年4月2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2008年3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由14个国家共64个研究组合作完成的这一研究成果。消息称,用来测序的甲虫是赤拟谷盗,它主要破坏干燥的农产品及其制品,如玉米、谷子、大米和面粉等。测序结果显示,赤拟谷盗的基因组包含大约2亿个核苷酸,基因数量大约为1600个。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4,(2):72-72
据2013年8月30日《科技日报》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以及华大基因等单位的科学家联合对44株不同来源的高粱样本,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和野生材料,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及分析,并首次对拟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高粱与拟高粱都存在丰富的遗传,不同的高粱品种在基因组中存在着强烈的种群结构差异和复杂的驯化历程,包括至少发生过两次独立的驯化事件,并证实了来自非洲西部的基因组与其他栽培高粱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研究还揭示了遗传多样性在高粱驯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存在下降的趋势,鉴定了基因组中与驯化和改良相关的基因。此外,在高粱基因组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拷贝数变异、基因缺失和获得事件。这些遗传变异的发现为高粱的改良和驯化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依据。该研究成果为高粱及其他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