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由校长的"有为"谈起 经常听到校长们议论这样一个话题:作为中学的一校之长,日常工作实在太忙了.对外要代表学校迎来送往,要应付上级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会议,还要与周围社区搞好关系;对内要全面负责,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过问.但从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这种忙忙碌碌、事必躬亲的做法不可能有所作为,一个"百事管"的校长绝不是一个成功的校长.要做到大有作为,必须善于做到"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2.
校长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校长要出色地管理学校,必须在自身内涵上下真功夫,练就自己的"气"功,以自己的才气、大气、正气、志气、豪气、锐气、硬气、骨气实现学校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校长课程领导力:从"个力"走向"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使学校课程有高质量、高效能的表现,必须要有高绩效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与追随者相互作用的合力,是校长与追随者为实现共同的课程愿景而进发的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建立学校课程愿景,赢得有效的追随者和"传教士",演化组织结构和体系,学校文化的变革与重塑、统筹外部支持系统是实现高绩效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个谋求发展的学校,校长必须具备以下理念:校长要有发展的责任意识、校长要有经营意识、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优先体现、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5.
孙向阳 《教育导刊》2007,(10):24-2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通过学校课程的革新来实现,要想使学校课程变革继续走向深入,校长必须要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服务与支持是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过程与质量是校长"课程领导"把握的重点。学校文化变革与重塑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有效追求。  相似文献   

6.
周如俊 《教书育人》2006,(12):30-31
一个学校要在质量和管理上创一流业绩,必须充分发挥校长的灵魂作用。要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在人格和工作上展示魅力,在班子管理机制上激发活力,在全校师生行动上促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校长是学校之魂,对一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一个称职的校长,笔者以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诸多的校长都有同感:做校长忙、做校长苦、做校长累、做校长烦.诚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凡事都由校长亲手干,凡事都要校长亲自过问,那么纵然校长有三头六臂也难于招架,不苦不累反倒奇怪.事实上,作为学校的"统帅",校长如果能培养好"三支队伍",那么校长就可以"坐享其成".  相似文献   

9.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好校长发展着好学校,引领学校走向成功.要做一个好校长,必须养"三心",育"三气",提"三力",立"三品".  相似文献   

10.
创建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教育改革的开拓者、学校管理的指挥者……是学校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从提高国家教育质量的高度,认识提高中小学校长素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笔者认为,校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加强以下"五项"修炼.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教育工作实践经验所得,参考一些校长的治校实践,笔者认为,校长要把学校办好,就必须做好“加“、“减“、“乘“、“除“法。  相似文献   

12.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发挥校长的职能,达到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校长必须懂得管理艺术:要科学"知人";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法约人、以理服人;要有领导智慧。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最高行政"官".我们既要确立校长是"官"的观念,做好校长的本职工作,又要研究探索其特殊性,转变"官"念,完善明显的不足之处,探讨治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校长不能事必躬亲,要将工作做得力求尽善尽美,便离不开"小报告".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开放式的学校管理要求校长要能"管"会"理",只有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才能,启动学校各管理要素的合理运作,实行科学管理,管理工作才能抓住根本.  相似文献   

16.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校长自身素质、管理理念、工作技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万人的学业;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职业校长的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校长要具有管理、经营、科研三大技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职业校长的管理能力应具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上,管理不再是单一的取向,而是既尊重教育规律,又尊重经济规律,把向管理要质量同向管理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1]因此,现代校长学会"一分钟管理"这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7.
学校的"土政策"是指学校在兼顾国家政策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和执行的局部性规则,它包含着对国家政策的服从和对自身的保护两种功能.大多数学校的"土政策"是"准原则性准灵活性的土政策",可分为替换性、选择性、象征性以及附加性四种类型.学校"土政策"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与校长个人的领导素养密切相联.校长行使权力的策略偏误和单位"土政策"本身存在的悖论,易使学校"土政策"陷入困境.要摆脱其困境,需在限制校长权力和避免单位制度弊端两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思想修养是我们党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其思想修养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甚至影响着教书育人、培养接班人的大事.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要肩负起学校的管理和领导的重任,就必须加强思想修养,自觉做到"六不为".  相似文献   

19.
吕赟  殷晓峰 《河北教育》2007,(10):31-31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好校长,自然要学会"照镜子",因为通过"照镜子",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学校的真实情况,如学校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教师有哪些真实的内心感受,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等等,也只有在了解这些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校长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自己所管理的学校成为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20.
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管理走向领导是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角色要求.新课程改革需要校长从"自在"走向"自为",成为有效能的领导.校长要想真正承担课程领导责任,必须从领导者自身、学校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因素三个方面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