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故居的枣树     
记不得孩提时代,是基于觉得黄裱纸样陈旧的老屋和过于狭窄的院落缺少绿色和生机,还是缘于"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教化幼稚地来了个"学而时习之",抑或是人类对文明滥觞的树木森林的图腾崇拜的因袭传承,每年初春和立夏,还有不少个秋季,我总要在院内的墙根儿和屋角儿处挖坑种树。树种不一,有杏树,桃树,枣树,还有最易种活的柳树。每次种树我是极投入的。简直是处于一种创作的陶醉。一中孕育生命  相似文献   

2.
这年夏天,老教授带着他的两个学生进溶洞考察。溶洞在当地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魔洞",曾经有胆儿大的人进去过,但都一去不复返。他们在漆黑的溶洞里走了14个小时,这时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晶溶洞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兴奋地奔了过去,尽情欣赏、抚摸着那些迷人的水晶。待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负责画路标的学生忽然惊叫道:"刚才我忘记刻箭头了!"他们再仔细看时,四周竟有上百个大小各异的洞口。那些洞口就像迷宫一样,洞洞相连,他们转了很久,始终没能找到退路。老教授在洞口前默默地搜寻着,突然他惊喜地喊道:"这儿有一个标志!"他们决定顺标志的方  相似文献   

3.
出门时突然下雨,因为没带雨具我只好躲在一家商店的房檐下避雨。雨越来越大,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就在我正发愁的时候,发现前面不远的大路上竟然有一把雨伞。我感到惊喜,又觉得意外:为什么会有一把伞放在路上呢?是别人不小心丢的还是那根本就是一把坏伞呢?在我犹豫是否要去捡的时候,有一对情侣模样的男女跑了过来,他们浑身已经淋透,冷得直发抖。在经过那把雨伞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奔跑的脚步慢了下来。我想,雨伞肯定会被他们捡走的。可是他们只是看了看那把雨伞,又狐疑地看了看我这边,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跑远了。雨还在下着,我也一直看着那把伞犹豫不决。这时又有一个中年妇女  相似文献   

4.
声音     
我说"菜鸟"本来是"新手"的意思,可他们教训我不能骂人;我说"我晕",他们就会摸我的头,以为我发烧了;我说爸爸真"大虾",是夸他厉害,可他会赶紧把腰板直起来,以为我在批评他驼背……——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说,父母经常听不懂他的话  相似文献   

5.
鲍志成  王艺 《文化交流》2012,(11):32-37
锦绣梨园群星璀璨"序曲一起,我的整个身心已经完全进入状态,当两个玉人儿相偎走向舞台中央时,我的心已经完全被她们所占据。因她们喜而喜,悲而悲,愤而愤,叹而叹,将全部的心绪、感情都倾注于台上,置身于我心中最美的世界。"这是一个戏迷发自内心的感受。9月6日晚,当"杨小青导演作品展演"在杭州剧院徐徐拉开大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担当开幕首演的越剧《陆游与唐  相似文献   

6.
正外籍教师伊凡坚持6年在温州大罗山捡垃圾,获选"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近日他返回澳大利亚老家,临行前留下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外教伊凡·戴维斯在过去6年里,每周六去瓯海区的大罗山捡垃圾,是市民眼中的"环保卫士""捡垃圾的洋雷锋"。2013年,他获选"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本刊2015年第10期作过报道)。日前,伊凡返回澳大利亚老家。离开温州前,他给本文作者之一徐齐发了一封  相似文献   

7.
我希望奥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我建议中国政府和媒体在对外传播上要"光而不耀",这是对外公关的关键因素,在今天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宣传自己的强大,中国的强大这一"客观事实"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中国就应该自律,在沉默中,踏踏实实积累"成果",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加藤嘉一  相似文献   

8.
正他花巨资收集本土书画名家作品。他说:让徐渭不再"漂泊流浪",抓紧时间请他"回家",是绍兴藏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每次见项志峰,只要说及明清书画收藏,他总是兴趣盎然。可又有谁知,他曾经是一位企业家。在企业界,项志峰干得风生水起、有口皆碑。"可为什么后来就连老总都不干了?"我觉得奇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笑呵呵地回答。2016年,当收藏达到一定规模时,项志峰辞去了企业高管职务,全身心投入明清书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功夫在诗外"。讲好中国故事,要超越"中国",超越"故事",超越"讲",关注他人,关注时代,关注世界。一是超越"讲"。正如需求创造供给的道理一样,要讲先问。要学会问,学会倾听,激发对方听我讲的兴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讲,更好地与对方互动。我们常常说国际舆论场"西强我弱",其实"为而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正如李光耀当年所言,只要我新加坡成功了,不怕你不承认我!中国的持续成功,使得各种中国崩溃论、威胁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日本早稻田大学赵新利由于研究方向为"中国对日宣传",我从2005年在《人民中国》杂志社学习时,就十分关注当时的《对外大传播》,几乎每期必读。而今,我虽身处海外,  相似文献   

11.
雨露 《文化交流》2016,(1):50-53
正作为中华民族和俄罗斯这两个伟大民族的杰出代表,鲁迅与列夫·托尔斯泰都是蜚声世界的文学大师。他们的人生有着将近30年的同时代岁月。两位文学大师的心灵、思想和作品,紧紧地连接着中俄两个民族的精神和命运。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我还年轻的话,我一定要去中国",可惜他未能成行。2015年10月13日,这位大文豪的心愿终于由他的玄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托尔  相似文献   

12.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原文是:夜郎王与汉使曰:"汉孰与我大?"这样",自大"的名声也就落在夜郎头上,一戴就是两千多年。然而,有关它的历史情况,知者并不多。"夜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至少在战国时期至西汉河平年间,的确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夜郎王"虽因说了"汉孰与我大"的话,以至贻笑近两千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在新疆念中学,记得应该是看《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比较两岸口头用语的文章,其中以幽默的口吻提到大陆骂人时通常会斥责对方是"饭桶",而台湾骂人时则往往会痛扁对方为"屎桶"——两岸同是骂人却有着"高下"之别。这让我这个当时的中学生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丝优越感:那遥远而偏僻的台湾岛似乎没有我们这边文明啊。  相似文献   

14.
适度自尊     
开学了,一个刚刚离开小学的小姑娘写了一篇作文给我。作文里说,她在路上看到一个外国人,正对着一个骑三轮车捡废品的老人拍照。于是她很气愤":身为一名南京人,一名中国人,我们丑陋的一面被裸露了出来,我感到很羞愧。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应该上去制止。"她甚至盯梢那个老外好长的路,终因"他人高马大"而未敢造次。  相似文献   

15.
在麦田守望者的首张专辑里,有一个奇妙的化装游戏--那著名的<我是列宁>被改了歌词,易容为<我是……?>,对照同样沸腾而单纯的两份歌词,你会发现"革命"已被"机会"置换,"英特纳雄耐尔"变成了"Inter奔腾处理器",人类纯真梦想过的"共产实现"如今改写为"摩登时代"与"数字未来",我也似乎不再是列宁……  相似文献   

16.
人生是可以以退为进的.在不经意间,便放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 那时,我在一家公司打工,工作之余爱给同事们看手相.我信口开河,一通胡侃乱掰之后,他们总能乐得"溃不成军",相互嬉闹打趣着,却并不放在心上,渲染气氛而已.而她总站在热闹之外,显得忧郁而孤寂.  相似文献   

17.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与互联网伴生的"Z世代",在全球约18.5亿人,人口占比达24%,无论是人群的规模数量,还是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声量,都已经站上了时代的"C位",是当前对外文化推广的重要对象,是我们在国际传播中需要团结和争取的重要人群。只有深入分析"Z世代"群体的人格特点,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与特征,才能更有效地制定相关策略,提升对外文化推广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8.
编辑手记     
一个崇尚张扬的时代,人人都想找个"大角儿",看电视也欣欣然当起了电视台的"人大代表",于是,《中国短信电视台》应运而生;人有了生命就得活,活得不好也得活着,谁让你命该如此?《活着就活着吧》道出了一个底层人无奈的心声;闲话是中国人酒席上最重要的一道菜,有一种闲话叫"段子",《闲话与段子》深刻揭示了"段子"的妙用,可谓一语中的;"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放弃了,可是我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他却根本不听我的",可怜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美国没有汽车就像是断了一条腿,行动绝对不方便。为了不使自己成为"残疾人",一到美国,我就用3个月考了个"本本"。有一天,我接到华盛顿一个同学的电话,说两名国内的同学来美国出差,当晚抵达加州,让我好好招待他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晚,我开车去酒店接了同学,然后驾车带他们出去闲逛,后来又到酒吧喝酒。我知道加州对酒后驾车的处罚非常厉害,所以我为同学要了啤酒,而我自己只要了果酒,就是国内那种汽酒,度数绝对不超过6度。我喝了两罐就不敢再喝了。从酒吧出来后,刚刚坐进汽车,就见对面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时,我开始四处应聘寻找工作。有一次,我来到了一家著名的网络公司应聘。到了网络公司之后,我才知道,他们招聘的不是网络管理员,而是专业的程序员。而我大学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虽然多少能编写一些程序语言,但是与他们的要求还有些偏差。但是想到既然来了,也就不妨硬着头皮试试。来应聘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学习专业编程出身的,排在他们的队伍里,我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直到轮到我面试的时候,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才走进门去。负责招聘的是这个公司的人事经理,一个看上去很俊朗睿智的人。他认真地浏览了一番我的简历,就开始很亲切地问我,我一一作答。当然,到最后的时刻,他终于问我:"你会不会用JAVA语言编程?"我咬咬牙,坚定地说:"我会!"他笑了笑,说:"那好,请你20天后到这里来参加笔试。"我高兴地点头出去了。走出网络公司,我的心情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