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联系学生熟知的事物、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联系社会热点话题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云娜 《学周刊C版》2010,(9):156-15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面向每一个儿童,以儿童经验和生活背景为基础,体现出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最后要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学习的外延也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将小学生的思想封闭在教室、学校里,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的内容,时时都有语文学习的机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如何挖掘语文知识的生活内涵,如何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等,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细心观察、独创思考,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生活中寻找语文资源。  相似文献   

5.
高云 《陕西教育》2009,(9):49-49
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语文的天地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通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从客观的角度构建语文教学观,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去动手体验,动脑学习。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充分反映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语文资源生活化的意识,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通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从客观的角度构建语文教学观,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教师应尽可能创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网络资源、传媒资源、广告资源等方面作阐述,以揭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内涵.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求我们进行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感知能力.语文教学中把握这些生活资源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贴近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延伸开去,充分调动并利用广阔天地中有利的因素……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材料"1。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给学生展现一个生活化的大语文世界,实现"学与用"的教育目标。一、利用多种艺术形式,服务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生活的外延即为语文的外延。语文教材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逐渐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眼下的语文课上得太杂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看上去是说语文课无所不包,内容十分丰富,教学题材十分鲜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形的课堂里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这无异于让巧妇去为无米之炊。况且,还有高考的大旗依然飘荡在语文老师眼前,如果过分地强调挖掘语文课的生活外延,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必将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61):36-37
"语文学习外延是生活",身边生活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域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都是语文资源。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开发和利用,为写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当作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都阐明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关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语文教学亲密接触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5.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16.
"自在,则无所不在"这是鹿牌威士忌的经典广告语.生活中的广告也是无所不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会闪入你的眼帘,闯进你的生活.广告是其创作者语文修养、文化底蕴、艺术灵感等的综合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资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这样的建议: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媒体的资源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精神.恰当挖掘广告中所蕴含的语文资源,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更多鲜活的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对广告语的分析、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与生活脱节等众多问题。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与语文是紧紧相通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适应生活,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是返璞归真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得丰富多彩与鲜活生动的学习资源的重要渠道。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其在融进自然、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精彩,定能使得学生跳出教师讲解和解读的桎梏,帮助其在回味总结中获得丰富感悟体验。从生活中挖掘鲜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环境中大声朗读与用心聆听,更能激活其内生动力与潜能。  相似文献   

19.
王桂香 《考试周刊》2011,(30):57-58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意思是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皆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作为经过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具有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课程实施者要跳出封闭的圈子,在课程资源相对缺乏时,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努力打通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整合涵盖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和语文材料,形成课程教学交互网络,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