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红霞 《文教资料》2014,(22):23-24
本文搜集了带“以”的成语近300条(主要来源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和汉典网),首先辨清其中“以”的词性,而后确定其具体用法。其次通过各类成语中“以”的用法反观文言中的“以”作为动词、介词、连词的特点及各种具体用法。这样不但能增进对相关成语的认识,而且能触类旁通地熟练掌握文言中“以”的用法,从而以成语作为沟通古今汉语的桥梁,既帮助学习文言,又有助于掌握现代汉语中的“以”族词语。  相似文献   

2.
一、名词的活用名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不作谓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处在谓语位置,则活用为动词。例如: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例1中的“蹄”用作一般动词,译为“踢”;例2中的“肉”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例3中的“宾客”是意动用法,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名词一般不能用来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出现在谓语前面,它要么是用作主语,要么就是活用为状语。例如:4.其一犬坐于前。(《狼》)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在语言中被广泛应用。成语中许多来自古代典籍文献和古诗文,因此,这类成语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历史痕迹。为了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本文就成语中保留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之、其、于、而”为例,作个简要分析与说明。一、“之”在成语中  相似文献   

4.
汉语成语是阅读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即要求“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也提出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而由于成语大多脱胎于文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含义和用法,必然常常显现于成语之中。因此,巧借成语,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也就理所当然了。巧借成语,有助于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之”本来是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文言成分,现在一般仅用在书面语风格的语言里。成语多是原装的文言,其中保留“之”字自不必说,更有仿成语的四字结构中常用“之”的情况,如仿成语“一念之差”造出“四口之家”,仿“瓜李之嫌”造出“影射之嫌”等等。有的文章,尤其是某些文史论文,书面语风味浓,“之”自然用得多一点。本文就从语法的角度谈谈现代汉语里“之”的常见用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有许多长期为人们习用、结构较固定、言简意赅的词组或短句,叫成语。构成成语的词,主要是实词,但也有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成语,保留有更多的虚词。象“之乎者也”、“何其相似乃尔”、“不宁唯是”,全由文言虚词构成。有的四字成语,三个字是虚词,如:“忘乎所以”、“如此而已”。也有些成语保留了文言的句式特点,如“不亦乐乎”、“唯利是图”、“何去何从”。因此,了解成语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对准确掌握成语的含义是颇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中文的“国粹”,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形式简约固定,其数量洋洋大观。本文就成语里的文言句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  相似文献   

8.
一、贪婪凶残的“蒙冤功臣” 一提起狼,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贪婪凶残”这个词,好像是为狼所专用的。但是客观地说,狼有狼的习性。在凯巴伯森林里,以鹿为食,是狼天然的生存方式,是大自然的安排。这本不是狼的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失去狼的日子里,凯巴伯森林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更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更加和谐美丽。  相似文献   

9.
词类活用是汉语中一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些语法功能 ,当然也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辨别实词是否活用 ,主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 ,如果句中的某一实词用它原来的词性的意义解释不通 ,就可能活用为另一类词了。如“一狼洞其中”的“洞” ,原作“窟窿”讲 ,名词 ,但在这里解释不通。该句的主语是名词“狼” ,“洞”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 ,陈述“狼”的动作 ,“洞”显然地活用作动词了 ,作“打洞”讲 ,这样就讲通了。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这种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在句…  相似文献   

10.
崔国明 《语文知识》2001,(10):36-3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就连有些词语的用法也正在突破原有的框框,向着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在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性、色彩、用法等都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有些词语时,往往打破其常规的用法而进行超常规使用,这就是词语的非常规用法,而且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果把这些词语的非常规用法概括起来,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名词当作谓语用在文言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如“范增数目项王”“二月草已芽”等,因为这是名词活用情况的一种;而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语法书都认为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或是形容词。但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主题解 读狼在中国人的眼里一直是个反面角色,凶狠而狡猾。这主要是因为它最初直到现在往往是威胁人生活的一种因素。狮子和老虎常常居于勇猛的王者姿态,而狼却很少赢得人们的赞许。汉语中有关狼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等。康海笔下的中山狼是负恩的、蒲松龄笔下的狼是狡黠的。而狼并非像人们认识的那样一无是处的坏。  相似文献   

12.
成语对照法     
文言文教学的成语对照法,是指用文言成语来印证文言词义或语法特点。它将记忆、思考和运用紧密结合,体现温故知新原则,是解决教与学、学与用关系的有效手段。对照形式举隅 1、指出成语语素(即文句中要解释的)的意义。如: ①楚楚可怜 (可怜体无比) (可爱) ②适得其反 (从下观之,适与地平) (恰巧) 2、用文句中的词造成语(词义不变)。如: ①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②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临其境) 3、写出与文句中加点词语有相同词法(或句法)特点的成语。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图穷匕见。见,同“现”,通假字) ②朝服衣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两个名词连用,若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一个名词用如动词) ③子墨衰(?)(礼贤下士。名词带  相似文献   

13.
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言现象?过去一般论著都归之于词类活用,认为“使动用法和以动用法都是词类的活用。”有些学者虽然发现它们与词类的一般活用有所不同,因而提醒人们注意,但仍旧归在词类活用中。近年来,随着古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用法并不是简单的词类活用,不是单纯的词法问题,而是述宾间的一种特殊语义关系,属句法问题。这种看法已经接近于这些用法的实质,惜其语焉而不详,笔者在此不揣简陋,试阐述理由及其实质如下,以就教于方家与同仁。 首先,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中有些并不包含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其中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都是这些词先活用为及物动词,然后与其宾语一道表达“使宾语怎么样”或“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的特殊语义,因此,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中包含了词类活用现象。如“汗牛充栋”、“不远千里”两成语中的“汗”、“远”,就是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它们分别带了宾语“牛”和“千里”,说明它们首先活用为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习英语,会经常碰到名词的数(number)的问题。一般的名词总有单数和复数之分,我们称之为“可数名词”;而表示抽象概念,或是难以明确分割的物质和集体的名词,我们称之为“不可数名词”。但有时候,英语的一些名词这样用是可数的,而那样用就是不可数的。因此,严格地就,我们对名词的“数”这一概念的掌握,不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而是名词的可数用法和不可数用法。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成语中名词的特殊活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为动词等现象屡见不鲜。许多成语是从文言文中遗留下来的,为了便于读者对这些成语的理解,笔者略谈谈成语中名词的特殊活用:名词活用为使动和意动词。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文言文既不能像旧时文人那样死记硬背,忽视掌握语言规律,也不能片面追求系统知识,轻视学习具体篇章,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文言虚词的学习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但同一个词在不同句中的作用不同,必须根据具体的句子加以理解。比如“而”字,在初中课本中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转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可是、却”。如《墨子·公输》一文中,“知而不争”中的“而”字就属于此类用法。二是表示顺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并且”。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为坛而盟”中的“而”就是这种用法。又如“之”字,常见…  相似文献   

17.
一、自学目的: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2、借鉴本文使用的比喻论证法。二、自学重点:1、掌握文言虚词“之、于”的几种用法及文言实词“修、朝、孰、间”的几种意义。2、了解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用法。3、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的特殊句式。4、学习本文运用设喻来讲明道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主题解读狼在中国人的眼里一直是个反面角色,凶狠而狡猾。这主要是因为它最初直到现在往往是威胁人生活的一种因素。狮子和老虎常常居于勇猛的王者姿态,而狼却很少赢得人们的赞许。汉语中有关狼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等。康海笔下的中山狼是负恩的、蒲松龄笔下的狼是狡黠的。而狼并非像人们认识的那样一无是处的坏。如果狼不对人构成威胁,人们并不是不想拥有它的凶猛(人何尝不想像狼一样勇猛无敌),甚至它那过于狡猾的诡计(客观地说,那不过是狼的生存智慧罢了)。狼的组织性、战术策略、团队精神以及自我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渐变而来,由于组成语言的的语音、语汇、语法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给我们现在学习古汉语带来很多困难。而语音、语汇、语法这三者以语法变化较为缓慢,由此,我们在了解掌握文言语法的时候,较为容易从现代汉语中找到文言语法的某些遗迹。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固定词组——成语,更是较多地保留着文言语法的某些特点,巧用成语来复习文言语法,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功效。这就是既加深了词语意义的理解,又复习了文言语法知识,还使学生了解到古今汉语的渊源关系。 文言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词类活用,这种现象在一些成语中仍保留下来。 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能乐在其中了。中华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很多文言词汇和句式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像“走马观花”、“温故知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是最生动鲜活的文言例证。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她历经岁月,可谓字字千金,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