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燕丽 《广西教育》2013,(6):37+42-37,42
青少年是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种教育影响下成长的,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应协调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影响自然也就最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家长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育人的成效,对学校教育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有力的支持者,亦是孩子学习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孩子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家长对孩子具有学校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不论家长的贫富、种族背景及受教育程度如何,只要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管理中,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能提高。反之孩子就很容易在学业方面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情况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美国社会中,学校是履行教育职能的主要机构,但不是唯一机构,家庭和社会也担负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学生的成长是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人把教育子女视为家长的职责,所以当孩子开始上学后,家长仍然会主动与学校合作,参与到孩子的教  相似文献   

5.
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有人说:教育+赞赏=教育的平方;也有人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勇于创造。而我想说:“不仅孩子,其实孩子的家长也需要鼓励,好家长是夸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是靠学校内的教育和班主任的力量是达不到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势在必行,要让家长主动走进校园,走进孩子的校园生活,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法,也才能使学校教育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艳 《山东教育》2008,(1):20-22
孩子,将老师和家长这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合作,老师在与家长的对话中,在真诚、平等的交流中,进发出教育的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9.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其原因是:一是部分家长顾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与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见难于统一,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无法判断家长们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难于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误,就是我们的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偏偏用主观意志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致使孩子对家庭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行为上往往与家长的教育反其道而行之。究其根源,是家长们没有真正弄清家庭教育的任务究竟是“成长”的教育,还是“成才”的教育。笔者有机会在全国各地做家庭教育报告,并接触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几十万人。通过面对面交流、对话、谈心、聊天以及书信交往、电话沟通等形式,对“成长”与“成才”教育进行了充分调研。  相似文献   

11.
龙瑞秋  俞江会 《师道》2006,(12):47-48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升和补充,在学生的全程教育和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其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基础作用。平日我们说的“环境育人”,不仅是指学校环境,也指家庭环境。孩子入校接受系统的文化和思想品行教育后,家庭教育仍举足轻重。若是学校  相似文献   

12.
张卫星 《辽宁教育》2013,(5X):74-75
<正>家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有力的支持者,亦是孩子学习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孩子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家长对孩子具有学校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不论家长的贫富、社会背景及受教育程度如何,只要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管理中,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能提高。反之,孩子就很容易在学业方面落在其他同学的后  相似文献   

13.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身先士卒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启蒙教育方面,就需要我们父母多多研究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本文笔者本身就是一个孩子的家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情况,探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怎么做,才会让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  相似文献   

14.
陶曼华 《宁夏教育》2008,(12):27-27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翠叶 《山东教育》2020,(3):118-118
教育是"影响"的事业,是"渗透"的事业,是"熏陶"的事业。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6.
现今的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一个教育误区,就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围着分数转,家长也围着分数转。其实分数并非孩子成长的支点,我们应把教育的主导放在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做事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7.
大多父母教育聋孩子时,不会像教育健听孩子那样严格。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致聋是自己的原因,对孩子一味溺爱;一些家长和孩子沟通有困难,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每天只有几句简单的日常对话。在这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认为父母奉献、自己索取乃理所当然,进而没有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8.
张萍 《成才之路》2013,(30):9-9
长期以来,教育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的成长成才只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认为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效。于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的首选。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宋阳波 《考试周刊》2013,(89):179-179
文章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离不开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家长素养的提高。如何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协调,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同样也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基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缺一不可。所以,为了让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广大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在家里接受的教育,而且还要密切注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进行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全人。殊不知,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且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家校合作,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每一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携手同行,完成教书、育人、培养完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