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核目标之一。高考试题信息分为显性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直接由地图语言(图例、符号等)直观地表示出来,而隐性信息则是隐藏在题干、选项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才能获取。但教学时,往往局限于"看图说话",只对图像中的一些显性信息进行介绍,而忽视对隐性信息获取方式的指导,导致学生存在思维缺陷,缺乏提取区域图中隐性信息的技能。在读取区域图中的信息时,容易遗漏解题所需依托的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2.
周小仁 《教师》2011,(34):104-104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表达工具之一。高考地理的要求是要达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能力,地理图表则是维系这四种能力的纽带,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图表类型包括很多:等值线图、示意图、统计图表、图像、分布图、地形图等。下面就常见地理图表进行解读探究。  相似文献   

3.
廖书庆 《中国考试》2004,(10):50-52
图文信息转换题是2004年全国各地地理高考命题中,用以表达地理现象、原理、过程、规律的一种主要题型。它从理解、应用、分析水平上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和对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是《考试大纲》中“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的体现。如何在复习中提高图文信息转换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一、仔细审题,获取和解读地理有效信息 (1)审材料。高考地理综合题中材料呈现最直接、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方式即图表,素有“无图不成题”之说。近几年高考综合题地理图象考题的设置和审图要求,一般分为以下几类(见表格)。  相似文献   

5.
一、审好题意 每一个综合题都有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审材料,确定信息的提取方向,就是要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一般来说,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都是解答问题的必要条件。认真审题,要不放过任何细节;确定有效信息与相关信息的联系方向;确定能力的考查方向,其次,解读地理图表,图表给出的信息可能没有文字给出的信息更加明确,但以图表给出的信息有一定的隐藏性。在对地理图表进行解读时,要将文字与图表文字、材料有机结合。第三,找出题干与设问问的连接点。阅读题干时,要时时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问题的信息,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6.
初中地理新教材图像丰富,有地图、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统计图、素描图等。它们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精度高,鲜明直观等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明确要求“学生需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与判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图表、数据、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关系,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是地理图表判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兴 《地理教育》2006,(3):39-39
1.认真审题近几年高考地理学科突出考查通过检索信息、应用信息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与能力。题中往往隐藏着多种信息,审题的过程就是检索信息的过程,从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分析题中条件,然后解决问题。2.充分用图从近几年高考发展的趋势看,地理图表的  相似文献   

9.
邵俊峰 《新高考》2006,(2):56-58
图文信息转换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用以表达地理现象、原理、过程、规律的一种主要题型。它从理解、应用、分析等层面上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是《考试大纲》要求“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的具体体现。同时,图文转换也是地理复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强化落实了教材内容,特别是对那些相对枯燥难理解的内容,通过互变、设疑,可帮助记忆、理解,激发兴趣,并使地理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10.
彭小柏  杨恒 《求学》2001,(5):50-50
“3 X方案”落实到地理学科,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②描述和概括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③熟练判读各种地图,在地图上填出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熟练运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相似文献   

1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具备从图像系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学生能否学好地理,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效掌握学习地理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能否学会阅读地图,用好地图,能够从地图中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此,笔者就多年地理教学经验,浅谈高考一轮复习中提高地理读图应用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郑勇 《中学文科》2006,(6):65-66
当前的教育要求从“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多种技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之得以全面发展。 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使用一般的政区图,而且要求教会学生阅读专用地图,总的来说,即教会学生看图、识图、运用图表、绘制图表等。图表教学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常有一种畏惧学习心理。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世界地理知识较难掌握,而另一方面是地理教学没有展现出地理学习的魅力,忽视了图表的作用。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是地理的“望远镜”,是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取代的。初中地理教材中不仅有各种类型的地图,还有各种各样的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以“图”为突破口,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以至会学地理的愿望和情感,将真正展现地理学习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朱光良 《教学月刊》2002,(10):22-24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工具。地图和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通过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分析和判读,我们可以了解、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地图和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历年来各类地理考试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点在2002年的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上又一次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10,(6):10-10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冯秀珍、吕妍教师回答: 一、“图”破难点 地理图表学习是地理课的一大特色。地理图表的种类很多,如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剖面图、景观图、示意图、分布图、光照图以及各种统计图表等,对它们的判读一直是地理教学和高考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图表,以提高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据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形象化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能够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演变过程、结构变化、分布规律。近年来,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类题型在高考中屡屡出现,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无论题型怎样变化,均旨在考查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  相似文献   

18.
地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近几年高考试题“图像化”的特征亦愈来愈鲜明。因此,加强读图训练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组成地理环境各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是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地理图表作为地理教学最直观、最重要的手段,是其他任何手段不能代替的,做好“时空转换”和“文图转换”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象分布和变化的认识,有利于对地理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信息的提取、判断、理解和正确表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对大量地理图表和数据进行制作、处理和使用,往往费时又繁琐,事倍而功半。因此,摆脱这一桎梏的束缚,也就成了广大地理教师梦寐以求的事了。如今,Microsoft Office中功能强大的Excel组件,尤其是它的数据分析、图表创建和数据地图等功能,不仅为各种地理图表的制作和分析以及CAI地理课件的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地理图表的制作、填绘以及对数据和图表的分析处理等教学活动中,掌握地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