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的意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敦煌发现了一大批唐五代俗文学作品的写本,包括变文、曲子词、白话等.这些写本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人们首先认识到它们对于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郑振铎(1938/1954:128)说:“敦煌石室的出现,使我们对于唐代的通俗文学研究有了极重要的收获.‘变文’的发现,固然是最重要的信息,使我们对于宋、元的通俗文学的发展的讨论上,有了肯定的结论,……同时并明白了后来的许多通俗作品的产生线索与原因.”又说(1938/1954:180):“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  相似文献   

2.
敦煌变文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变文新论陈海涛(兰州大学历史系)敦煌遗书中被人们称之为“变文”的俗文学作品,最先引起中外研究者的广泛注意,由此引发的争论也最为激烈。正如美国学者梅维恒所说:“我一接触变文这门学问,便吃惊地发现尽管变文极其重要,但几乎在有关变文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面对题名为“变”或“变文”的作品,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名实关系,这是敦煌文学尤其是敦煌俗文学研究界几十年来一直探讨,然而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变”字的基本意思是“变化”,但我们显然不能据此说明敦煌所出俗文学写本中原题“××变”或“××变文”的问题。比如我们不能说《舜子变》就是“舜子变化”,《汉将王陵变》就是“汉将王陵变化”,《大目犍连变文》就是“大目犍连变化文”等等。这就往往使人们从,“变”字的引申义或借用义上去考虑问题,从而作出多种似通非通、似可非可的解释。比如说“变文”是变佛经为通俗文,就解释不通与佛经无关的“变文”;说它是佛教术语,由印度传入,然而所有佛教术语、经典中均不见“变文”这个字眼和对音;说它是“变相”的解说文,则又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变相”,即使有个别  相似文献   

4.
背景链接 《孔子项讫相问书》是一篇唐代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说唱文学。“变”指“经变”,是佛教用语,最初是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俗讲,连说带唱,后来趋向于以故事为主题的方向发展,内容逐渐扩大,也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清末在敦煌石室里发现了一批唐、五代的俗文学写卷,即敦煌变文。  相似文献   

5.
"洗澡"等并列式复合词的动宾化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变文是唐代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文学形式,历史题材的敦煌变文话本对后来历史演义的影响是广泛而重要的。本文以《汉将王陵变》为切入点,通过对《史记》、《汉书》与《西汉演义》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溯源,我们可以看到王陵及陵母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并且由简至繁、由精炼的史实陈述演绎成生动曲折、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故事流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变文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不可忽略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敦煌变文是唐代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文学形式,历史题材的敦煌变文话本对后来历史演义的影响是广泛而重要的。本文以《汉将王陵变》为切入点,通过对《史记》、《汉书》与《西汉演义》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溯源,我们可以看到王陵及陵母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并且由简至繁、由精炼的史实陈述演绎成生动曲折、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故事流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变文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不可忽略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自敦煌遗书发现以来,敦煌文学整理研究的百年历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敦煌文学目录的整理研究,在敦煌文学文献目录和敦煌文学研究论著目录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二)敦煌变文的整理研究从《敦煌零拾》收录的“佛曲”三种,到《敦煌变文集校注》的出版,已取得惊人的进展,但对“变文”的释义、定性还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廓清。(三)敦煌诗歌、文赋、词曲的整理研究,已分别出版各种辑录丰富、勘校精良的录校本、校注本,而欲祛彼臆说,全其原书之旨,还有待进行全方法的、系统的研究。(四)敦煌文学的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俗文学”、“民间文学”的窄狭范围,逐步扩大到敦煌遗书内所有文学作品(包括雅和俗两个方面)均归属敦煌文学的研究内容,已为人们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背景链接 《孔子项记相问书》是一篇唐代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说唱文学。“变”指“经变”,是佛教用语,最初是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俗讲,连说带唱,后来趋向于以故事为主题的方向发展,内容逐渐扩大,也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清朱在敦煌石室里发现了一批唐、五代的俗文学写卷,即敦煌变丈。  相似文献   

9.
发现敦煌藏经洞百年来,基于敦煌出土文献的西北方音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基于对音材料、韵书、字书、经部文献、俗文学文献、变文愿文等各类敦煌出土文献的唐西北方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文章将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学界在研究方法等方面达成的共识,并进一步挖掘了敦煌出土文献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敦煌愿文社会交际称谓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愿文作为敦煌俗文学作品之一种 ,曾广泛流行于南北朝至宋初的敦煌地区 ,本文拟考察愿文中的社会交际称谓词 ,综合变文及相关文献 ,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轨迹 ,并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1899年在敦煌千佛洞出土了一批俗讲材料,俗称"敦煌变文".在这些变文中保存了当时人们所使用的大量的别字、异文,这些别字、异文对于考察唐五代时期的语音现象弥足珍贵.邵荣芬先生利用这些材料写了<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的西北方音>一文②,对于研究唐五代方音的人来说,是一篇颇具参考和指导价值的文章.本文受此文启发,乃对<庐山远公话>这一篇变文中的别字、异文作了详尽研讨,从语音角度加以分析,从而利用分析结果对唐五代时期的部分语音现象作了一个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
敦煌写本《孝子传》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写本《孝子传》及其相关问题曲金良对于敦煌遗书中的俗文学作品写本,学界七八十年末关注和研究较为集中者,是那些散韵相间的被笼统地称为变文者,因为这类作品,使我们不但认识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往从未知晓而在唐五代却已出现、且已繁盛发达的一种文学样式,从而扣接...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变文、话本、故事赋、俗曲等,属于俗文学即民间文学的范畴。它们的作者是社会底层的乡村“知识分子”和僧侣;它们的传唱者和宣传者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和僧侣,它们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作品和其他敦煌文献一样,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敦煌语词校释研究专著四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七、八年来,敦煌语词校释方面较有影响的四种专著问世,这四种专著是:新版《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敦煌文书校读研究》、《敦煌变文校注》。本文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之上,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敦煌俗文学中,有一类散文叙事的短篇小说式样的作品,特点是有说无唱,它们出自敦煌千佛洞,我们称它为敦煌民间话本。敦煌石室遗书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伟大文化财富,研究它深邃的内容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敦煌学,敦煌俗文学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而敦  相似文献   

16.
武晓玲 《家教指南》2003,(3):105-106
有人以为<敦煌变文校注>使敦煌变文研究接近完成.笔者再取原卷之复印件并参之以相关论文重新校读.发现有不少可商之处.本文仅<维摩诘经讲经文>不足之处指出13条.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文>的词汇很有特点,对于构建科学而系统的汉语词汇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择取其中表"抛弃"义的五个动词加以探讨,通过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类动词进行考察,井在此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8.
敦煌变文人称代词初探吴福祥本文以《敦煌变文集》(以下简作《变文》)为对象,考察敦煌变文人称代词的用法与功能,并结合唐五代其他文献,探讨这一时期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以期为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和初探性的意见。第一人称代词1.1《变文》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19.
敦煌变文的语言上承先秦两汉的文言用语,下启宋元的白话口语,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连接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一座桥梁,敦煌变文中丰富而多样的称谓,无疑是考察汉语称谓语发展的珍贵资料,对其特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挖掘,不仅在语言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弘扬传统道德、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是指唐宋以后,“五四”以前的汉语。这一段时间,书面上用文言写的作品是先秦文言的继续,属于古汉语范围;另外那些比较接近口语,反映当时语言实际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近代汉语作品,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依据。如唐代敦煌变文,宋元话本、语录,金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