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文凭计划"是二十一世纪初美国为提高其高中毕业生的学业能力而推行的高中教育改革方案.它是美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试图重建美国高中教育,将高中教育的现行标准与大学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衔接起来的努力成果.对"美国文凭计划"的发展过程、现状、目标、举措和特点的探讨,旨在为我国高中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其发展的基本方向由它背后潜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目前,在我国的高中教育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高考主义价值取向.致使我国高中教学以单纯应试为核心任务,高中教育完全成为高考的应试技术训练.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与高考主义价值取向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使我国高中教育健康地发展,就必须以...  相似文献   

3.
特殊高中是对美国纽约市9所公立选拔性高中的统称.卓越的教育成就使特殊高中声誉斐然,同时又因学生族裔比例失调受到有违教育公平的质疑,其争议的根源在于这些高中将入学考试作为唯一的招生标准.近年来,关于特殊高中入学考试的争议逐渐上升为纽约市政府计划废除这一考试的政策行动,却又因遭到以亚裔为代表群体的反对被暂时叫停.特殊高中入学考试的存废之争,本质上反映了精英主义取向和政治正确取向在教育机会与资源分配中的利益博弈.对于具有"特殊性"的特殊高中而言,质量优先兼顾公平应该成为其坚持的原则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中教育收费收入作为筹措高中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对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高中教育阶段实行差别收费制度,从而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争论.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利用价格歧视理论对高中教育收费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为高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高中机器人教育教学对象定位为兴趣特长生和智力超常生,其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兴趣学习小组.本文分别以Arduino单片机和Robocode坦克机器人的开发阐释了高中机器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仍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是高中教育的应然之责.许多国家的优质高中已经用实践证明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地位,大学先修课程等方式的广泛存在也表明在高中阶段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基大有可为.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和总结已有本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动高中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是高中教育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认识其必要性、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目前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探究突破困境的优化之道,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学校对时政教育的重视度,开发利用时事资源,为更好地在高中思政课中有机融入时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1.2%,表明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已从"数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督导部门要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为契机,以高质量的教育督导助推高中阶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高中阶段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的“蜂腰”部分.为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分离原有完全中学,扩大其高中部的办学规模,不失为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教育管理手段.然而,在初高中分离政策三令五申的背景下,1999年之后,初高中分而后合、名分实合的现象日渐广泛,如此之教育实践明显背离了政策初衷.初高中教育本来在功能定位和培养目标上截然不同,合在一起办学不仅混淆了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功能,而且有碍这两个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优质的完全中学通过分离其初中部,使得高中部的规模有了持续扩张的软硬件条件,最终导致超大规模高中(万人高中)的出现.严格把控初高中的功能定位,以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优质的中等教育为最终目的,应该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效落实初高中分离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性质和状态会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影响.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前促使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关系发生变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其自身所存在的单一化、等级化、封闭化、绝对化等问题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的兴起、民办教育的发展、教育国际化等要求这种关系发生变革.目前,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出现了从单向依赖走向双向互动、从合作到衔接、从刚性到弹性等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