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结合官渡-万源区间及万源路基紧邻既有线抗滑桩施工和检测实际,对抗滑桩施工工艺和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5,(8):48-51
泉乡变电站在场平施工开挖自然边坡时发生了滑坡,考虑滑坡对变电站的不利影响,需对边坡进行治理.本工程采用了Bishop法分析边坡稳定性,得到人工开挖边坡安全系数较小,经过综合分析确定选用抗滑桩的治理措施.变电站安全运行多年的实践验证了该治理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治理推力较大的滑坡工程中常采用双排抗滑桩,为厘清桩间距的变化对双排式钻孔抗滑桩位移、内力分布以及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的影响,从而为双排式钻孔抗滑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双排式钻孔抗滑桩的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其它条件不改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模型中桩间距,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表明,桩间距的变化,对双排式钻孔抗滑桩前后排桩的桩顶最大位移影响明显,桩身内力最大值位置基本不变,桩身内力的分布变化很小,而桩身内力最大值影响明显;桩间距取3 d~6 d时,既能前后排桩的土拱效应越明显,又能使前后排桩承担的滑坡推力比例差距较小,建议桩间距取3 d~6 d作为双排式钻孔抗滑桩设计参考范围.双排式钻孔抗滑桩具有施工安全、速度快、节省成本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抗滑桩在边坡稳定分析中,主要是确定其合理长度和间排距,针对合理长度这个问题,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抗滑桩受力和周围土体变形情况,研究发现当桩长到达某一值后,抗滑桩的最大剪力趋于定值、最大弯矩趋于定值,且周边土体位移减小到某值也不再减小;由剪力、弯矩趋于定值和土体位移不再减小得到的抗滑桩长度基本上一致,此值即为采用有限元法得到的抗滑桩长度,并且与实际工程采用的抗滑桩长度对比发现两者长度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通过讨论不同型式的抗滑桩治理某多滑带滑坡的应用,采用基于强度折减的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型式具有相同截面面积的抗滑桩支档下的多滑带滑坡安全系数及抗滑桩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截面面积的矩形桩和圆形桩治理下的滑坡安全系数,桩身内力相差不大,结合施工方便和经济方面的因素,建议采用矩形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其结果与实际工程所选用的相同。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杆(索)抗滑桩是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种抗滑支挡结构,但其计算理论仍不完善,故根据目前抗滑桩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锚杆(索)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某建筑物含厚层淤泥地基,采用抗滑桩加挡墙护坡不能解决坡体崩塌滑坡问题,改用堆载预压排淤再卸载回填的稳坡措施处理地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龙江水电站公路高边坡发生局部滑坡,为了确定滑坡和边坡的性质,进行了现场勘察,采用钻探和大型原位剪切试验等多种试验手段确定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然后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正常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均偏低,边坡经地表水渗入后或地震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经过多方研究决定采用分片区治理措施,滑坡区采用抗滑桩加预应力锚索的方案,西侧未发生滑坡区采用预应力锚索和边坡中部强腰加固方案,并设计了合理的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治理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机理和体系的变形特征特点,并且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内力的计算方法。具体结合边坡治理的一个工程应用,体现出显示这种抗滑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品字型抗滑桩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坡体布置桩顶有、无连梁品字型抗滑桩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桩排距、桩群中心距对桩顶位移的影响并对有连梁时的桩排距和桩群中心距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有连梁时的桩顶位移明显比无连梁时的位移小很多。排距小于6m时,随着桩排距的不断增大,抗滑桩桩顶位移不断减小;排距大于6m时,桩顶位移趋于平缓。合理桩排距宜为6~7m。随着桩群中心距的增大,桩顶位移呈现先增大后平稳再增大最后平稳的规律,桩群中心距宜为9m。  相似文献   

11.
以李家湾大型滑坡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锚索+抗滑桩”的综合处治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滑坡的数值模型并分析滑坡的塑性区、变形机理和特征,与支护后的坡体水平位移和塑性区云图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分析和治理大型滑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结果表明:(1)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大型滑坡的值模型,通过研究滑坡的塑性区和变形机理,数值模型结果与实际滑坡变形趋势及变形特征基本吻合;(2)未防护的边坡自坡顶至坡脚形成贯通的塑性区(潜在滑面),设置锚索-抗滑桩防护体系的坡体内未形成贯通塑性区,坡体位移趋于稳定,说明防护措施不但合理而且有效,同时为弥补工程经验不足而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支护大型深部位移滑坡,为工程设计设计依据及经验参考;(3)适当的降低设计人员时间和工作量,该方法可为以后大型滑坡动态设计提供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The bending behavior of double-row stabilizing pli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al time delay (CTD),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s of the front stabilizing pile and the rear stabilizing pi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CTD on the bending moments of double-row stabilizing piles an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CTD is proposed. The stabilizing pile is modeled as a cantilever pile embedded in the Winkler elastic foundation. A triangular distributed earth pressure is assumed on the pile segment in the sliding layer. The front stabilizing pile and the rear stabilizing pile are connected by a beam with pinned joint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bending moments on the front and the rear stabilizing piles are derived and the accuracy of bending moment solutions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tensile strain measured from the Hongyan landslide project, Taizhou, Zhejiang, China. It is concluded that CTD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ending moments of double-row stabilizing piles. An optimal CTD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n the front stabilizing pile is equal to that in the rear stabilizing pile, which is 1.4 months for the Hongyan landslide project.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级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预应力锚杆、抗滑桩、挡土墙等加固方案,以及结合加固工程的边坡防护技术,为不同的地质路段提供了设计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滑坡的基本特征,对其成因机理、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是地形地貌和物质组成,诱发主因是近期大量的降雨,属牵引式滑坡;在自然条件下,坡体是临界稳定的,只要有不利条件就会再次发生滑动,急需以加强排水为主进行防治处理,并在前缘修筑挡墙,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在破碎地层中开挖大断面水工隧洞遇到塌方时,不适宜采用传统的清渣法,应采用封堵,在塌方体中进行超前固结注浆、配合超前导管或锚杆固结注浆、直接开挖和结合辅助支撑的施工方案。使松散塌方堆积体固成一个整体,直接进行开挖成洞。  相似文献   

16.
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量小型水库枢纽工程由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及运行多年,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病险情况,主要表现为大坝坝坡稳定性不够及溢洪道过流能力不足。以七零水库枢纽工程为例,对水库枢纽病害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整治措施,探讨此类水库病险的处理思路,希望可以推广到其他病险水库整治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型桥梁的工程实践,对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工艺进行总结,介绍该技术的施工关键控制点和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