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和复合出版形式的出现,国内出版人也开始了与时俱进,诸多出版集团、出版社开始舍弃局部化信息系统,着手引进全套出版业务ERP系统.山东出版集团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基于WEB出版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和二期建设,在成功部署<平章出版ERP综合管理系统4.0>之余,深感数据准备和数据迁移的重要性,特撰文加以总结,希望对同行业单位实施出版ERP系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ERP信息管理系统对出版集团实施有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ERP项目建设为例,对其实施ERP项目的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足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3日,山东出版集团召开了第二批出版业务系统实施启动会。出版业务ERP系统是山东出版集团“基于Web的多媒体出版综合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招标确定由北京平章科技公司实施出版ERP系统,浪潮集团负责通用财务部分的建设,山东中创公司作为总集成负责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数据中心建设,并选定山东人民出版社和山东友谊出版社作为试点单位。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实施,两试点单位出版业务ERP系统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山东出版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山东出版集团走科技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试点单位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开始,中国铁道出版社进行了ERP建设的实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ERP信息管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建设ERP是适应时代发展、实现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对于要不要建设ERP,在出版社内部一直有不同的认识.为了慎重科学地决策,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已经实施ERP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对建设ERP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增彩  徐宁 《新闻世界》2010,(12):122-122
2009年是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年,出版社纷纷改事业编为企业制,全国的出版社分批进行改制,改制后的出版社分地域或者跨地区组建出版集团,以出版集团、时代集团以及凤凰集团为代表的出版集团纷纷上市,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试图在文化体制改革和组建出版集团这两个背景下,对出版集团如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走出去”、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收、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进行思考,以期给出版集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析出版集团国资经营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出版集团的产权关系 由于历史沿革,出版集团基本是行政管理关系的产物,绝大多数集团脱胎于原先政事/政企合一的出版局或总社.中国出版集团由新闻出版总署直属的出版社和新华书店总店等单位集结而成,各地方出版集团基本上就是出版总社(大人民)的翻版.在出版集团的旗下,一般都有一批出版社、印刷企业、发行企业和出版物资企业,而且这些子公司又分别办有一些子公司.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ERP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一流的出版集团全部采纳并实施了ERP系统,从产品制造、分销、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法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共有大大小小出版社6000多家,其中226家出版社年销售额超过100万欧元,2010年销售总额达70.33亿欧元,法国十大出版集团的销售额约占上述226家出版社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三。据法国《图书周刊》的2011年最新排名,法国前十家出版集团是:1.阿歇特出版集团(Hachette Livre),是法国拉加代尔集团的图书出版集团,图书出版销售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的4.8%,是世界第六大出版集团,在全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美国图书出版业已越来越向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往日的大型出版社被更大的跨国出版集团或是大财团并购,一方面是数以百计的小型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涌现出来.诚然,每年也有一些小型出版社因为经营困难而倒闭,但是更多的小型出版社在竞争非常充分的市场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有独立见解且相信自己才华的作家,在大出版集团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求得平衡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外出版集团规模的异同 1.外国出版集团多是大规模的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则是形式较为单一的专业出版集团。 集团规模经营是当代世界出版企业发展的总趋势。英国的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可以办出版社,因而竞争十分激烈,风险也较大。加之英国出版界的“出口型”特点,需要参与国际出版竞争。这就需要出版社有强大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做后盾。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他们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1.
高校出版社较地方出版社在许多方面有限制,但也有其优势。从一些出版信息中,我们得知国外大学出版社有一条走集团化道路的经验,在我国一些省、市也有尝试组建出版集团的。这些正在运营中的出版集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给予我国高校出版社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启示:打破条条块块界线,改变各自为政的状况,走高校出版社集团化发展道路。 高校出版社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优势,主要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年底,成立于1990年的俄罗斯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阿斯特出版集团收购了一家名为"ΑΒαΗΤα "的百科图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山东出版集团从2006年10月开始试用"中华出版人"数字网络化管理软件系统,集团对下属二级单位(主要是十家出版社)的管理完全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各个出版社图书的编、印、发、供等环节的管理和实施也都要依赖管理网络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集团化品牌战略进一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出版集团几乎包含了所有门类的专业出版社,市场领域过于宽泛。如果出版集团仍沿用原来行政隶属关系上的管理模式,强调出书结构上的完整性,任何门类都不愿放弃,则既不能形成市场优势,更难以塑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出版集团作为一种新的出版组织形式,应在建立之初就注意到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但我们的出版集团则在这方面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和不自觉性。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有最高管理层的指导和参与,才能使出版集团的品牌战略与出版集团的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企业文化相一致,使出版集团的结构、文化、人员和系统都适应和支持品牌的发展,形成品牌化出版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5.
“实施ERP找死,不实施ERP等死。”果真如此吗?2009年刚刚完成ERP建设的中国铁道出版社副社长刘忠民有着独特的感受,“必须背水一战”是他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最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中办发[2001]17号文件,为我国出版业和出版社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定了目标,指出了道路.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大社名社正在酝酿组建出版集团或准出版集团.在这种形势下,占出版社多数的中小出版社也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改革发展之路.中小出版社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式,已成为业内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业要求得大的发展,不能没有大的出版集团.但诚如出版界的老领导宋木文、刘杲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讲的,组建出版集团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必须重视中小出版社的发展,中小出版社仍将继续长期存在,并将在我国出版业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提醒我们,中小出版社的生存、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对小型出版社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捐赠单位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徽科技出版社 广东出版集团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海南日报 江苏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 云南科技出版社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广西桂林市新华书店 人民军医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在国内外出版社云集北京展览馆展示特色新书,积极寻找版权合作伙伴的时候,高等教育出版社却在9月18日,利用这难得的契机,将麦格劳-希尔、汤姆森、培生等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高层聚集一堂,探讨中国出版业走向国际的发展方向及战略等具有前瞻性的议题,并在晚上举行了ERP系统的上线仪式,正式宣告高教社ERP项同上线成功。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司长刘波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20.
近 20年来,围绕所有权转移的并购活动在英国频繁发生.这种商业并购活动,使得目前英国的出版业被包括 Pearson出版集团在内的10多家大型出版集团所控制.中小型专业出版社是英国出版业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出版业并购大潮中,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必须定位于某个微观出版市场,并在遵循一般出版规律的基础上,切实采取有别于大型出版社或大众类图书出版社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