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3.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拥有良好德行的人更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德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因而高中教育期间,也需要积极优化德育工作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德育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思考在高中德育工作实施“德育导师制”模式的必要性,最后对高中教师如何落实“德育导师制”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德育导师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对于德育导师制,首先要准确掌握何为德育导师制、为何实行德育导师制及如何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深刻内涵;其次要彰显德育导师制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的加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和教学与改革的互联互动等价值;最后在策略选择上应明确德育导师职责及合理确定导师、加强德育导师本职工作的培训和学习、制定对德育导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德育导师制"是近年来德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管理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德育导师制"是一种遵从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通过教师与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德育教育个别化教育模式,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修养、学习生活、职业素质等诸多方面进行个别辅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新形势下,探讨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德育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及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探析高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德育导师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改进,尤其是方法的改进更是迫在眉睫.德育导师制的产生对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完善德育功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丰富德育方法和改进德育方式.但在推行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德育导师制充分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后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陈强 《学周刊C版》2023,(11):118-120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以德施教,利在千秋。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而“德育导师制”思维在高中德育工作模式的优化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对高中德育工作的落实有极高促进意义。因而,文章基于“德育导师制”背景,论述探索高中德育实践策略与工作模式,以期使学校和教师正视“德育导师制”优点,用好“德育导师制”,切实完善高中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学生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大趋势。我校自2012年9月实施德育导师制以来,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我校的德育导师制因此成为中等职业院校实施德育导师制的一个有益尝试。本文结合本校的实施实践,从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具体运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学科德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高校实施学科德育有其学理、政策和现实依据。实施学科德育应加强学科德育的组织领导、做好学科德育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探索学科德育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通识教育、加强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7年第2期对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作了题为"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的专题报道,对"德育导师制"的涵义、操作策略及成效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时隔三年,随着"德育导师制"实践的日渐成熟,人们对"德育导师制"作用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教育实践要持久有效,理性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对"德育导师制"成效动因的分析,是一种"回头看",更是为了"向前走"。  相似文献   

11.
邓水仙 《政治课教学》2015,(Z1):107-109
近年来,德育导师制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在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推广,中职学校也不例外。《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指出,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  相似文献   

12.
德育导师制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顺利推广此项制度,首先,要弄清楚德育导师制的内涵,也就是准确把握好德育导师制是什么、德育导师制为什么要推行以及如何推行三个问题。其次,要用积极的视角去审视中学德育导师制带来的德育工作专业化、动态化以及规范化等积极现象,同时我们也要用审慎的视角来关注中学德育导师制带来的德育教师定位偏差、德育教育资源不足和德育工作缺乏创新等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德育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及关注个体教育的重要性,使导师制的实施成为必要,教师影响的权威性,示范性及教师资源的待利用潜力,使导师制的实施成为可能。导师制也必将在克服德育中的脱节现象,强化个体教育,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落实教书育人职能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德育能力,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师的德育能力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主要包括感知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教育机智等。  相似文献   

15.
高校育人导师制度,主要是指一种以成人为目的,给在校大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配备指导教师的制度。建立高校育人导师制的意义在于发挥学校德育的整体功能,化解育人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冯国首 《甘肃教育》2000,(12):10-11
德育工作的要素,有内外之分:外部要素主要是指德育环境,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而就学校内部而言,德育要素则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其中主要因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他们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便是德育的功能,即效果。由此可见,一个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即教育者)和学生(即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从教师的角度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灌输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言行;而学生,除了认同、接受、内化教师的管理、教育、灌输,约束自己的言行外…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必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小学德育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合理性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所谓德育能力 ,是指教师运用个人的努力和全部知识、经验和个人威望 ,把握、引导和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使之朝向德育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 ,一方面必须加强其师德的培训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德育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教师以下几方面的德育工作能力。一、培养德育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最多的是语言 ,它是教师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传播文明、启迪智慧、塑造心灵最基本的工具和桥梁 ,教师德育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所以 ,作为教师 ,德育语…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型德育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所谓生活型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时学生所讲的德育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为了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教师必须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以便在德育过程中正确而机智地加以选择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