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万绪波 《江西教育》2023,(15):12-13
国家在社会基层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体系、制度,注重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行为,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和教育缺乏持久性,并且存在对儿童心理变化的研究不够深入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季节性留守儿童在父母回归后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父母补偿性关爱的心理成因和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旨在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凸显在众人眼前的一个需要被高度重视的群体,本文通过综合归纳留守儿童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综合其在焦虑情况、人格方面、行为表现、人际交往以及其他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其中父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性别、学校以及社会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而针对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建立相关社会关爱体系以及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都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维护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语言运用符合语境;热爱游戏,善于游戏;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年龄特征明显;能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护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有赖于幼儿园实施良好的公民教育,而称职的幼儿园教师则是维护婴幼儿心理健康的保障。教师要结合日常工作,争取家长和全社会的支持,随时随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又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不能把教育问题与治疗问题相混淆。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身体的疾病,而且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与幼儿教育任务的认识有关,更重要的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的认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发展性幼儿心理教育,它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压力,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同时,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呵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辅助,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探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来寻找并确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警示点、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着力点以及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合力点。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396名大学新生作为被试,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PBI)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控制""母亲关爱"和"母亲鼓励"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爱""母亲鼓励"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控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有鉴于此,实践中可以通过父母教养方式有效预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少年轻父母一方或双双擞下自己的孩子外出,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欠缺,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及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学校的现实阐述了怎样加强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父母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却较少,加上学校里也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现象,导致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不健康问题。教师要通过创设外部环境、构建心理环境、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交往机会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促使儿童在快乐的童年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心理素质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广泛性和长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很关键的取决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情绪表现、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1.
3— 6岁是儿童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成才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幼儿的逆反心理可以通过爱心教育、探索周围世界的教育、交往教育、自卫自理教育、积极自我意识教育等各方面来加以纠正和引导 ,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新途径。开设健康课程、建立心理网站、开辟咨询途径、构建心理档案、提高师资素质等是在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此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建设体系,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咨询、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的德育方法相结合,才能真正走上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通途。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契机,也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注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已经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从大学生网络情结的解读、网络心理症侯群的分析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Minimal considera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i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Teachers have to overcome habits adopted with children's home viewing, and rationalize how television can be part of the curriculum before efficacy materializes. This does not appear to be happening with many infants'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television broadcasts do not seem to be used as an ongoing teaching element to stimulate experiences beyond children's normal school activities. The entire blame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teachers for they have been given little guidance on the use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during initial training or in subsequent in-service provisions, and in curriculum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herefore to collect and analyse carefully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on infants' school children and the conditions which appear to influence whether or not it is educationally effective, but this cannot be done until a satisfactory monitoring procedure i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一年龄段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通过对青岛市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中职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点放在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及加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起到了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目标,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作用,从而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住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以兼职为主,女性教师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十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不过,总体来看,还存在数量相对较少,质量相对较弱;实证研究较少,缺乏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研究等问题。要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系统化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及加强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