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台湾家谱的收藏情况,分析了台湾家谱的时代特点,姓氏特点与宗亲会的关系,比较了台湾新旧家谱的不同体例,指出了研究台湾家谱的意义,认为台湾家谱反映了中国人民开垦台湾的历史,反映了台湾人口变化和迁移,社区聚落的演变,与大陆的血缘关系以及台湾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陈孔立,名台湾问题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2004年他出版了专《观察台湾》。在2005年的新《台湾学导论》一书中,他首创“台湾学”体系,被业界称为台湾问题学术研究上的里程碑。年逾古稀的陈孔立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每天创作千字以上。  相似文献   

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要办好对台广播,就必须了解台湾情况,可是在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时期,我们编辑部了解台湾情况的渠道仅限于台湾报刊。为了能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台湾情况,及时掌握台湾同胞的心态,受周总理与留美台湾学生座谈的启示,我和对台广播部的同志开始尝试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接触台湾各阶层人士。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对台广播每一次改革都更有针对性,同时使我对台湾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0多年来,我接触的台湾同胞不下千人,从早期的台湾留美、留欧青年学生,起义归来的台湾…  相似文献   

4.
《岩松看台湾》从7月11日起在“东方时空”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由《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构成,每期约25分钟。《台湾印象》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主,带观众走进台湾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囊括了从北到南的台湾主要城市,涉及岛内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台湾人物》以专访岛内政治、文化、经济名人为主。两地媒体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做到了两岸“三通”,媒体先行。  相似文献   

5.
学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们,当他们写回忆治学经验的文章时,每每提到从“书海中探宝”,从“书林中觅珍”。而书海航行,有赖指针;书林之门,需钥开启。指针启钥者何?书名也。比如:一位读者要研究台湾问题,他从中文书名目录里可以查到首二字标“台湾”的书名有《台湾府志》、《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台北要览》、《台湾之狱》等八十余种图书。连横著始湾通史》卷二十四为《艺文志》,著录台湾方志五十种、台湾人士著作四十种、宦游人士著作八十种、合计一百三十五种。从台湾人士的传记及著述的书名中还可以查到拥延平王台湾海国…  相似文献   

6.
郭琪 《中国档案》2023,(9):82-83
<正>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难民在台湾遇难为理由侵略台湾,与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在获得赔款之后撤出台湾。此后,清政府越发重视台湾,推行积极治台的政策。光绪元年(1875),丁日昌接任福建巡抚,为治理台湾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便有修建铁路一项。丁日昌首倡办“轮路”丁日昌年轻时曾在曾国藩、李鸿章身边任事,不仅熟谙洋务,在海防建设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识,尤其对作为东南海防屏障的台湾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潘璇 《大观周刊》2006,(45):88-88
热闹的现代都市台北、美丽而高大的阿里山、个性的花莲海滩……这一个个美丽的景色打动着我们的心。台湾的地理、旅游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在这个宝岛上,无论是大海、峡谷、高山等自然风景,还是台北、高雄这些聚焦了时尚与现代感的发达都市,都散发一种特别的美丽。随着近日首个台湾直飞昆明旅游包机航线的开通,台湾,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名。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过台湾游的刀叶娜以及在台湾当地生活的李国华先生,请他们和大家一同分享有关台湾旅游的感受,这些也许会成为今后你去台湾旅游不可或缺的宝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07,(5S):29-29
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改选 第八届理监事上任,世界书香日台北游行悦读,台湾龙盟开发环保新造纸技术,台湾书店业者逆势而上,澳门出版知识丛书公开征稿揭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苹果日报》于2003年4月在台湾创刊以来,对台湾报业和印刷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苹果日报》来看台湾报业的现况,是一个有趣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刘铭传(1836-1896年),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肥西人。1884年奉旨赴台湾督办军务,抗击法国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1891年6月因病离开台湾。刘铭传在抚台的6年时间里,锐意改革,推行新政,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力主“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以一隅之设为全国树立典范”①,使台湾百废俱兴。  相似文献   

11.
台湾报业在“报禁”①解除前,与政治的关系密切而暧昧,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董事长都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之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而两报从创办伊始,也都因为与当局关系良好,得以扩展规模,形成报团,并垄断了台湾报业。1988年,“报禁”解除后,虽然台湾报纸种数在一年之内从31家暴增至100多家,但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垄断地位依旧屹立不摇。至1992年,自由时报企图打破两大报的垄断②,获得良好成效,该报于1996年宣称发行量突破100万份,成为台湾三大报之一。至此,台湾的报业形态似乎大势已定,三大报团垄断台湾报业…  相似文献   

12.
台湾摄影界简述胡颖去年岁末,今年年初,我参加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组织的北京摄影家代表团(共11人)赴台湾进行为期十天的文化交流、采风创作活动.现将台湾摄影界的一些情况作概述如下:一、新闻摄影台湾共有300余位摄影记者,主要分布在报纸和期刊。台湾两大报系...  相似文献   

13.
台湾人看不看CCTV?别讲笑话了,台湾有台视、中视、华视那么多电视台,干嘛看CCTV?再说,台湾能收到CCTV吗(7以上是在听到“台湾人看CCTV”时多数人的反应。然而,一项调查表明在台湾不但可以看到CCTV,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喜欢上了央视的节目。  相似文献   

14.
面对保护版权冲击的台湾翻译出版业曹洪东过去几十年中,除文学类书籍外,台湾出版的书大部分是国外书籍的中译本,我们在大陆也可以看到不少台湾出版的翻译书,台湾的出版公司简直可以称之为“译文出版社”了。对欧美先进国家来说,“著作权”中的翻译权早已是有价商品,...  相似文献   

15.
介绍台湾报业之前.先提供一些台湾的基本资料,有助于对台湾媒体发展模式的了解。台湾省本岛面积3.6179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为23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台湾音像出版业印象──中国音像代表团赴台考察札记郭中华,柳富全应台湾滚石唱片公司邀请,中国音像代表团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考察,对台湾的音像出版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动荡奔放的音像市场90年代的台湾音像市场,呈现出一种世纪末的动荡和奔放色彩。一、...  相似文献   

17.
台湾图书馆零讯黄安国(中图公司广州分公司)1台湾图书馆学校课程正修订中Ⅱ自台湾有关部门宣布各大学院系课程可自行设计后,台湾图书馆学会教育委员会和中华图书馆资讯学教育学会课程及教学研究委员会,邀请相关人员进行了研讨。经初步会议后决定成立小组,就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以报业的发展为目标。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于翌年创办台湾最早的报纸《台湾新报》算起。迄今100年的历史变迁中,其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即日据时期(1896-1944)、调适时期(1945-1954)、报禁时期(1955-1987)、商业化自由竟争时期(1988-至今)。台湾报业自1987年7月当局解除"戒严"开放报禁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92年经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登记的报纸有280多家,总发行量500万份左右。目前,台湾的主要报纸有《中国时报》、《联合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19.
台湾教育研究领域的信息网络-TA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教育研究领域的信息网络──TANet丁申桃(北京师范大学)我受台湾师范大学科研单位的邀请,1994年8月初赴台进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其间对台湾图书情报工作现状特别是现代化的信息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体现台湾信息工作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台湾学术网...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6,(3):60-61
亲眼看见阿里山、日月潭 登我国台湾宝岛,看阿里山,游日月潭……2006,台湾游不再是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