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国功  苗旭艳 《出版科学》2016,24(1):118-124
抗战情境下播迁中的知识分子在各地新创文化学术刊物进行文化抗战,推动着战前主要生成于都市的主流文化学术思想向周边扩散。从思想谱系的角度来看,战时创办于江西的《文史季刊》与现代文化学术名刊《学衡》在编辑人员、刊物风格、文化精神等方面高度重叠、一脉相承,反映出抗战状态下边缘/主流、乡间/都市、战时/平时等深层的文化互动关系。对抗战时期文化内迁途中新办刊物进行个案式研究,对当下深化抗战出版史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07,(7):39-39,49
今年3月3日,我接到丹阳市计经委退休干部袁杏秀的电话,说她家有抗战时陈毅和她爸爸(金坛人袁永祥)在一起的照片。她看到报纸报道我是抗战文史研究者,愿意将这张照片扫描一下寄给我。陈毅在苏南、苏中抗战八年,我未听说有金坛人士与他在一起的照片,今天听到这一消息,令我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3.
顾颉刚不仅是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办刊名家。“九一八”事变后,作为学者的顾颉刚开始投身于文化救亡事业,主持通俗读物编刊社,出版了一系列通俗读物,开启民智,影响甚大。抗战爆发后,顾颉刚主编《文史》半月刊杂志和《中国名人传》,发扬民族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办通俗读物的理念、实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地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福州市档案馆提前谋划,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寻访抗战老兵”红色档案征集活动。在文史爱好者的热心帮助下,我们联系到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何顺从、朱子昭、庄元芳3位90多岁高龄的福建漳州籍老兵,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谈,以口述档案和声像档案记录下老兵们的红色记忆和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5.
去年读到《“中国宪兵”,六百人击退两万日军》一文,其内容颇具刺激性,也颇不可思议,它与抗战档案史料中有关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记载大有出入,严重失实。这篇文章先后刊登于多家刊物,又被多家报纸及网络反复转载。作者署名“谢海云”或“文史”,姑以“文史”先生称之。由于文章炒得很热闹,很红火,以至平日爱玩电脑游戏、  相似文献   

6.
解放后的文史工具书使用法教学,发端于刘叶秋的《字典和词典》等书。近几年来,出版了大批中文工具书介绍方面的书籍,如张旭光的《文史工具书评介》,王明根等的《文史工具书源流和使用》,刘裕昆编著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怎样查社会科学的图书资料》,等等。这些书主要的结构框架是对工具书的知识和使用法的介绍。比如:查找专书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举国震荡,大片国土相继沦丧,国内掀起救亡图存的热潮。中国军民通过多种途径,投身于抗战救亡事业。镌写石刻标语成为其宣传抗战的重要手段之一,抗战石刻成了中华民族苦难和抗争的历史见证。抗战石刻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其内容主要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怀、鼓舞军民斗志、团结国共抗日、记述抗战史实、缅怀抗战英烈和欢呼抗战胜利等。抗战石刻是重要的抗战史料,挖掘其显性和隐性价值有利于推动抗战史研究,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8.
宋谌 《北京档案》2023,(2):46-50
抗战家书是指写于1931-1945年的、内容与抗战有关的私人书信,具有私密性、真实性、广泛性、双遗产性、唯一性和实物载体多样性等特点。抗战家书的史料价值体现在证史和补史两个维度:作为历史的载体,抗战家书能够生动再现时局图景,表露战时社会思想;因其书写者具有多元性,可以从多角度诠释抗战史,在补充史传缺失方面拥有独特价值。抗战家书作为一种档案史料,可极大丰富并扩展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视野,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民族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馆以抗战文艺为主题,举办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该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组成,再现了抗战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学艺术为武器,唤起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激励广大民众参加抗战的轰轰烈烈的抗战文艺  相似文献   

10.
海外抗战档案文献主要集中典藏于中国台湾地区和美、英、日、俄罗斯等国家的不同机构;它们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语种多元、载体多样等特征.其中,台湾地区的“国史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及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是海外抗战文献重点典藏机构;它们典藏的中、英、日文抗战版档案、报纸、杂志、日记、手稿、纪录片、地图等文献,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抗日是龙云一生的重要功绩。他始终坚持抗日立场,先后派出40万大军参与前线抗战,部署滇南抗战,支持滇西抗战,修筑滇缅公路,加紧支援前线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还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秘密加入民主同盟,促成了昆明民主堡垒的形成。抗战时期,龙云作为爱国将领是当之无愧的。我曾在一篇论文《龙云与云南抗战》中,明确提出,抗战时期,龙云作为爱国将领是当之无愧的;在汪精卫经昆明出逃叛国过程中,龙云是清  相似文献   

12.
王春瑜 《传媒》2003,(5):44-44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不要懂点中国历史?按常识说,答案应当是明摆着的。我在少年时代就爱好文史,成年后,更在名牌大学专攻历史近九年,比抗战的时间还要长一些,当然熟悉中外圣贤强调历史重要性的经典言论。但是,那些教导,都不及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个早春的夜晚,我在扬州听一位老前辈的一席话,对我的震撼之深。他叫孙达伍,30年代毕业于大夏大学,后入党,抗战时期曾任建阳县(今建湖县)民主政权的文教科长,解放战争时期,曾率领全县民工大队,支援淮海战役。我  相似文献   

13.
沈阳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地,更是东北民众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地方,由此形成的现存于沈阳的抗战遗址、遗迹百余处,无不见证了沈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对沈阳抗战遗址的划分,不仅是对沈阳抗战文化内容丰富的完整再现,更是对其特点鲜明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黄娟 《重庆档案》2005,(4):35-35
8月15日,由成都市档案局(馆)、成都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和四川省档案局(馆)联合举办的妖府抗战壮哥欠》档案资料展正式开展。四川省档案局局长李仕根、市政府副市长赵小维、市政协副主席赵惠民、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宗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孟棋等领导出席了开展仪式。开展仪式由市档案局(馆)长赵德喜主持。展览引起了在蓉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郑振铎在材料匮乏、资金短缺、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等重重困难条件下,怀着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感,于1947~1951年间编辑印行了皇皇巨著<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填补了出版空白,受到关注,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校雠通义》二书,他本人是非常重视的,曾直言不讳地说:“乎日持论,关文史者,不言则已,言出于口,便如天造地设之不可摇动。”(《义答朱少  相似文献   

17.
"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开始。可是,蒋介石仍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军事上不断骚扰我八路军、新四军;在舆论上颠倒黑白,千方百计封锁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功绩。为粉碎蒋介石的舆论封锁,唤醒国统区的广大人民起来抗战,中国共产党决定在湖南创办一份宣传抗日的报纸。在长沙创办报纸 1938年1月,田汉、廖沫沙与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徐特立商议,将报纸的名称定为《抗战日报》。社址设在长沙皇仓坪的一座电影院楼上,计划内容和形式大体与上海的《救亡日报》相似,是作为《救亡日报》的姊妹报出版的。1月28日,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日,《抗战日报》也于那天正式创刊。在创刊号上田汉亲自撰文,纪念淞沪抗战,其中还特别写到参加过淞沪抗战,时任湖  相似文献   

18.
张国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史学者.他早年涉足政坛为政颇有佳誉,然其一生博学多才,精通经史,于学术研究孜孜以求,毫不懈怠,取得了显著佳绩.这主要表现为:经学研究与金石文献整理、方志学研究以及史学著述诸方面.在学术研究上,张氏广搜博采、严谨考辨,对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及文史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吴永贵 《出版科学》2008,16(2):76-78
本文论述了抗战爆发后我国出版业退守于内地,是适应战时环境所作的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也是出版文化人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所在。并指出抗战期间出版业的迁徙,呈现着据点分散不一、机构游移频繁的特点。重庆和桂林,因为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成为大后方出版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城市。  相似文献   

20.
抗战文献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完整记录,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民国文献的基本内涵为基础,进而提出抗战文献的基本内涵;以国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抗战文献为基础,进而对国内和海外抗战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